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韩信简介和生平事迹(韩信简介,韩信的典故,韩信之死)

20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09 21:04:11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但后来遭到汉高祖刘邦的疑忌,最后以谋反罪处死。《史记·淮阴侯列传》专门记录韩信的生平。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刘邦初始也没把他当将才使用,只任命他为连敖。在他当连敖的时候,犯了错误,要斩首正法,在临刑前韩信仰天长叹:“难道汉王不想得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杀壮士呢?”滕公夏侯婴当时是监斩官,听韩信说出这话,再看韩信,觉得这个人不同寻常,于是把他放了。跟他谈了一番话,更觉得这是奇才,就把他推荐给刘邦,刘邦让韩信当了治粟都尉,但仍未发现韩信的才能。韩信见刘邦不肯重用,决意离汉营而去。丞相萧何素知韩信之才,闻讯即刻骑马月夜苦追,将他劝回,由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

萧何去追韩信时,刘邦开始以为萧何跑了,大为愤怒,如失去了左右手。当萧何追回韩信后,两天后去拜见刘邦,刘邦问他:“为何逃跑?”萧何回答到“为了追回韩信。”刘邦怒道:“众将逃跑了好几十个人,你都没有去追,偏偏去追个韩信,骗谁呢?”萧何答道:“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你若想一辈子就当个汉中王,不需要重用韩信;若想争夺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刘邦答道:“我也想向东发展以图中原,怎么能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待一辈子?”萧何答道:“王雄心夺得天下,能重用韩信,韩信即留下;不能用,韩信终究要跑的。”刘邦答道:“我拜他为将军怎么样?”萧何说:“虽为将,信必不留。”刘邦说:“拜为大将。”萧何说:“很好。”于是刘邦欲召信拜之。萧何又说:“你平时傲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离开的原因。你既然想拜韩信为大将,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才行。”刘邦答应了。众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能当大将军。等到拜大将时,得知是韩信,都大为惊讶。

韩信胯下受辱的典故:

韩信为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然而他却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家。当时下乡南昌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子,邀为门客,但不为其妻所容,“食时信往,不为具食”,韩信愤然离去,“钓于城下”,但所获不能果腹。一漂母见韩信饥饿,便把自己带来的饭分给他吃,一连数十日。韩信十分感激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漂母听了非常生气,“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闻之,深感惭愧。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想侮辱韩信,说:“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史记·淮阴侯列传》)并当众侮辱他说:“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注视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裆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怯懦之人。

韩信之死

韩信帮助刘邦打江山,追赶项羽,追到荥阳时,按兵不走了。刘邦不知怎么回事,去问萧何,萧何说:“他这是讨封哩。”刘邦立时就封韩信为“三齐王”,就是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还封他“五不死”,就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韩信这才去追赶项羽,把项羽打败,为刘邦打下了江山。

刘邦坐了江山后,怕韩信势力大,压了自家的天下,就想杀死韩信,可是自己亲口封了韩信“三齐王”、“五不死”,怎么杀他呢?他想了个杀韩信的办法告诉了吕后。

吕后召韩信进宫,对韩信说:“你犯下了谋反罪,君王叫我杀你。”韩信说:“那不行,君王封我五不死的,这事我得当面和君王说说。”吕后说:“哼哼,你见不着君王了,你看看你来在了什么地方?”韩信一看周围阴森森的,往上看顶棚遮得严严的看不见一丝天,往下看地上铺着毯子,看不见一点点地,又见不了君王,心里不由叫苦。没等韩信分辨,吕后又说:“君王封你’五不死’,我们都按君王的意思办了。我知道你还要说:没有捆你的绳,没有杀你的刀,这些我们都不用。”说完,一挥手,两旁几十名宫女个个手拿棒锤,一拥而上,团团围住,一阵乱打,把韩信活活打死了。

相关文章

武则天的负面与正面影响

武则天又名武曌,14岁入宫,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俗气一点说就是小老婆,后成为太宗儿子李治的老婆, 小妈变老婆, 仅这点后世就难以接受。 武则天有识人之明,如重用名臣魏元忠,娄师德,狄仁杰,张柬之等,在历史上开启武状元的先例 ,有政治智慧眼光…… 与李治一起打理朝政,沿续了贞观的光与热,直到高宗李治前

2025-04-27 02:45:04

乐衷于“星探”事业,却被司马迁高度赞美的信陵君往事

魏公子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里,才德最高,名声最响的。他屈尊求贤,“窃符”救赵的事迹,甚为人称道。司马迁最喜爱此公子,因而特别为他立了《公子列传》。司马迁想要赞美信陵君,以至于把他的名字当歌来唱。那我们就来看看信陵君的劳模事迹吧!信陵君叫无忌,以宽厚仁爱出名。他养的食客多达三千,所以诸侯国都因为公子的

2025-04-27 02:38:50

武则天开创的武举制度,不仅是巩固权利,对后世影响也更大!

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留下了无数精彩的故事,其中不乏那些敢为人先,打破常规的传奇篇章,提起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人们总会想起她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政治生涯,而她所创立的武举制度,更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试想一下,在那个崇尚文治,以儒家经典为尊的时代,一个女子,一位皇帝,却破天荒地设立

2025-04-27 02:02:39

浅析武则天对女性的贡献:平权思想、女性地位及女性权益的争取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其统治期间被称为“则天大盛”。她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和广泛影响的思想家。武则天在她的统治期间,提出了平权思想,促进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并为女性权益的争取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旨在探讨武则天对平权思想、女性地位和女性权益的争取所做出的贡献

2025-04-27 01:51:06

信陵君两次大败秦军,为自己赢得巨大的威望,最终却郁郁而终

战国时有四位公子比较著名,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信陵君了,就连汉高祖刘邦都对他仰慕不已。除去他广招门客,礼贤下士之外,应该就归功于他曾两次击败秦国,其中第一次就是他听从门客侯嬴的建议,窃取魏王的兵符带魏军救援赵国,最终赵国才得以幸存。1.留居赵国信陵君带着窃取的兵符和朱亥去了魏军所在的邺城,然后让晋

2025-04-27 01:43:1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