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若不是英年早逝,中国古代的诗歌将再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被称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生可以说是极具传奇。6岁便能作诗,9岁读隋唐儒家大师颜师古注释的汉书,竟指出其中一大堆错误。14岁时上书当朝宰相,一针见血的指出当时政务的矛盾,宰相看后直呼:此子真乃神童也,立马向皇帝举荐了王勃,而在16岁的时候,王勃科试及第,被授为朝散郎,而此时的王勃已然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命官。
话说王勃准备南下去看望自己父亲,路过洪州,正巧遇到当地的都督阎公邀请了众多文人雅士,一起庆祝滕王阁落成。众多才子聚集,必然要吟诗作赋,形成诗集。而当时的阎公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特地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了一篇序文,希望女婿的才学能技惊四座。恰好王勃文学才能很出名,便派人也请了他过来参加。
很快,宴会没多久,阎都督就假心假意让大家帮忙写序,而宾客们都知道他的用意,忙推辞说写不出,可王勃不知道啊,年轻气盛的他只知道做文学,哪懂得人情世故啊?他想到人家这么热情款待,就写一篇呗,于是毫不客气地挥笔泼墨了起来。
这阎都督气得不行,可又没办法生气,于是就跑回房间休息了。不过另外他也很是好奇,这个即兴创作的小青年到底行不行?说不定真没女婿好,岂不是更开心了?于是便派人去看,把王勃写的内容随时禀报过来。
当属下报到前面几句时,阎都督笑了笑,心想也不过如此,可当后面的句子越来越有感觉后,他心有点慌了,直到属下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后,阎都督大惊失色,忙站起来拍案叫绝,此时的他,已经被王勃这即兴而作的佳句所折服,哪还管什么气不气啊,赶忙也跑去与众人观摩欣赏。
最后,王勃凭借着超实力的发挥,愣是把一个讨厌他的人变成了粉丝,而阎都督也没提女婿准备的序,直接就用了王勃的《滕王阁序》。
短短773个字,就有24个原创词语流传下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等,这是何等的千古绝唱。
后来《滕王阁序》被传唱到了都城长安,当唐高宗也拜读到此序时,不禁也是兴奋了起来,并且感言,除了绝佳的长篇序文外,最后结尾的八句诗更是画龙点睛,一点不逊色与前面序文的气势和才能。甚至他哈连连后悔自己当初因为《斗鸡檄文》而罢斥了王勃,连忙命人去找王勃,想要让王勃再次回京城做官。然而,此时的王勃已经在南海溺水而死,唐高宗愣了半天后,才连叹三声:“可惜!可惜!可惜!”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