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彭雪枫将军简介(南征北战 以身殉国)

15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9-23 14:00:22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我们一定发扬彭雪枫将军的革命精神,一心向党、发奋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日前,在河南省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一群前来参观的中学生面向彭雪枫将军像,庄严宣誓。

彭雪枫:南征北战 以身殉国

彭雪枫像新华社发

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以身殉国……纪念馆内,一个个感人故事、一幅幅珍贵图片,记录着“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彭雪枫将军光辉的一生。

彭雪枫,1907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大革命时期,在党的影响教育下,他接受了马列主义。1925年6月,彭雪枫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9月,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1930年5月被派到苏区,先后任江西省军区政委、红军大学政委等职。

1932年9月上旬,红三军团师长郭炳生企图挟所属第五团叛变投敌。时任师政委的彭雪枫仅带随行武装潜行北上追了5天,将全体指战员带回来与主力会合,被中央军委授予“红星奖章”。

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彭雪枫调任中革军委第一局(作战局)局长,协助朱德、周恩来等进行军事指挥。

在中央红军一渡赤水中,彭雪枫派出掩护部队,掩护中央纵队过河;二渡赤水时,他率领缩编后的红十三团,与兄弟部队一起,在二郎滩背水作战,为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创造了条件。

攻打娄山关时,彭雪枫率领红十三团担任正面主攻任务,与兄弟部队一起取得战斗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士气。之后,又率部向遵义方向猛追,与兄弟部队全歼守军,重占遵义。后来,他在彭德怀等率领下占领老鸦山,取得了遵义战役的胜利。

1936年9月,毛泽东亲点彭雪枫担任“特使”,力促国共合作,“逼蒋抗日”,为我党争取在战略大环境中的有利局势。1936年11月,他第二次接受毛泽东重托,与阎锡山进行谈判,表达了联合抗日的真诚愿望。

西安事变爆发后,彭雪枫向阎锡山转达中共中央与毛泽东的抗战主张,促使其态度从反对到中立,再从中立转到“共维大局”的立场上来,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以及其他各势力的联合抗战做出了卓越贡献。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彭雪枫被任命为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少将参谋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为八路军后来开赴抗日最前线铺平道路。

1938年1月下旬,彭雪枫再次肩负毛泽东赋予的“开展豫西敌后游击战”的新使命,走上了运筹中原抗战的第一线。1939年2月,在开辟豫皖苏边抗日敌后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下,彭雪枫率领部队挺进敌后,取得一次次胜利。

1944年8月,彭雪枫执行中央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指挥所部进行西进战役。盘踞在河南夏邑东八里庄的敌人负隅顽抗,彭雪枫亲自指挥战斗,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37岁。

彭雪枫同志英勇捐躯的噩耗传到延安,整个延安城沉浸在极度悲痛之中。

1984年,是彭雪枫殉国40周年,将军的家乡——河南省镇平县修建了彭雪枫纪念馆。如今,前来纪念馆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日均接待量达3500人。

(新华社郑州5月20日电记者翟濯)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1日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