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满20岁的萧红从黑龙江一座叫“呼兰”的小县城里逃了出来,之后十几年的飘零辗转,作品文字上的表现越发成熟和精彩,生活却一直没有起色,身边的男人变换了一个又一个,心却永远无法托付。
曾有人称她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或许对于她而言,这一生如鲠在喉的飘荡人生是永远的缺憾。
1911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的萧红,本名张廼莹,家世在当地称得上地主阶层,殷实的家庭按理来说要给萧红带来不错的童年,却没有。
母亲在1919年感染霍乱去世,父亲接着续娶了继母。原本不亲近的父女关系已令萧红惴惴不安,这时的父亲,脾气阴晴不定,总将许多小事放大,有时打碎一个杯子也要将她大骂一场。
学业上萧红正在继续,她爱好绘画和文学,1927年她进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就读,曾在校刊上用“悄吟”笔名写过抒情诗。次年哈尔滨市学生进行反日游行示威活动,萧红曾参加并主动担任宣传员。
1929年,萧红的祖父去世,给她巨大的打击,之后她对家庭再无留恋。她在14岁时曾被父亲许配给省防军第一路帮统汪廷兰的次子汪恩甲,那时的女子大多接受家庭的安排,之后顺利地嫁进夫家相夫教子。这样的人生显然不再是接受了现代教育的萧红会选择的。
她毅然离家,逃婚北平,进入女师大附中读书。可惜这不是自由的开始,震怒的父亲逼迫萧红回到呼兰,然后将其软禁。再逃离到哈尔滨的萧红只好投靠正在哈尔滨读大学汪恩甲,与他同居。但那时的汪家已经不可能同意他们俩在一起了,失去经济支持的汪在萧红怀孕时不辞而别。
预产期将近,被汪恩甲留在东兴顺旅馆因无房租充当人质的萧红只好向哈尔滨《国际协报》的副刊编辑裴馨园求救,萧军多次受裴所派去旅馆给萧红送书刊。这时,萧红萧军正式结识。
在哈尔滨生下的小孩因无力养育送给他人,这时萧军一直守在身边,当时医院不肯收人,没有钱交住院费,是他逼迫医生救人。出院后,两人开始共同生活。萧红开始创作,用的学生时代的笔名“悄吟”,写了第一篇小说《弃儿》,发表后她继续创作了很多小说,散文,以此踏上至少成就她一生的文学征程。
1933年她和萧军,以及其他的朋友,如舒群,白朗等人还为抗日揭露日伪政府统治下的黑暗真相,自费联合出版了《跋涉》小说散文集。这引起了东北的轰动,也收到了很多读者的好评,这对萧红的文学创作无疑是鼓励。
而这时的生活水平却难以启齿,因为《跋涉》的影响他们被特务追捕,只好逃离哈尔滨来到青岛,过程中经常食不果腹,生活窘迫。但正因为有生存困难的巨大难题,两人的关系倒是亲密无间,很多问题都被掩藏在现实状况之下。
萧红萧军
在青岛时,他们与上海的鲁迅取得联系,转而来到上海。得遇萧军和师从鲁迅大概是萧红这短暂的一生中两处亮点,鲁迅和萧军一样欣赏萧红的才华,并在关键之处给予帮助,文学和生活皆是如此。1934年他们抵达上海,不久萧红便正式用“萧红”的笔名出版了长篇小说《生死场》,鲁迅为其作序,在中国左翼文学中崭露头角。
萧军也开始在文坛中拥有一定地位,生活境况不断改善,但现实就是共苦易同甘难。两人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多,萧红不懂得温润如水,萧军不懂得与其他的女人保持距离,感情出现裂痕。萧红痛走他乡,东渡日本,为求解脱。
而萧军却无意追回,他在晚年时还曾表示,自己当初并没有将萧红当作最终的归宿,“她单纯、淳厚、倔犟,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不知离开人世多年的萧红如果得知这一答案是否能平淡接受。
到日本不久,便得知恩师鲁迅的逝去,难过至极的她回国拜谒鲁迅的墓。回到上海的她又与萧军的重归于好。1937年的上海已经受到日军的攻击,他们为避战乱撤到武汉定居,萧红依旧不断地创作,作品主题是支持抗战。
之后她与萧军分手,转而和东北籍作家端木蕻良结婚,1938年萧红生下一子,不幸夭折。他们从武汉到重庆,再到香港,无处安身,紧接着香港又沦陷了。在撤离过程中,端木离开萧红,独自逃亡。
似乎永远独自面对战乱的萧红曾说:“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赶路似的…..”
而这段时间,萧红依旧在坚持创作,《呼兰河传》便是这段时间创造出来的,成为她文学作品中的巅峰之作。而她的身体却越来越吃不消了,1942年被送往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因庸医误诊为喉瘤而错动喉管,手术导致她无法进食,日渐消瘦。在端木和好友骆宾基将萧红转入玛丽医院后不久后,玛丽医院又被日军接管,她只好被转送红十字会的临时医院,第二天便去世了。
短暂的三十一年岁月始终,甚至来不及感受到人生中的欢愉时刻。临死之前,她在纸片上还写着:“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但毫无办法,命运就是这样的不由人,在一刻未停的战乱环境下,何人不是挣扎在生存的边缘。
如果人生如字,光阴不过一张纸,或许拮据,绝望,颠沛流离也就一笔带过了。生长在东北黑土大地之上的萧红,作品中除了女性天生的细腻,还有对生命的感悟,对困苦人民的感同身受。直率的性格令她常常以一种童心在看待世界,这种不同于他人的表达方式在后期越显成熟,坚韧从而强大。
然而现实永远是越不出的牢笼,萧红虽然过着文字和人生脱轨的飘荡人生,至少在历史中留下了属于她的一笔。至今大家对她的文学评价依旧很高,而这样的女性在历史长河中实在不多。
文/枕猫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一、从女皇到“太后”,武则天的华丽转身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名字几乎成了权力和智慧的代名词。在705年的那个冬天,一场由张柬之等人发动的神龙政变,却让她不得不从权力的巅峰退下来,将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显。你以为她会因此黯然神伤,或者愤愤不平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武则天虽然失去了皇
2025-04-30 00:35:34魏无忌出生日期不详,老爹是魏昭王,前辈孟尝君就曾在其父手下打工。魏昭王去世后,哥哥魏圉(yǔ)继承王位,史称魏安釐(xī)王,魏无忌是货真价实的皇室贵胄。战国后期,各诸侯国之间竞争已进入白热化,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魏无忌为了魏国的将来,积极招揽天下英才。太史公在《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魏无忌仁爱宽厚
2025-04-30 00:25:1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