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柳公权简介和代表作品(书法大家之柳公权)

14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4 10:34:19    

唐朝书法大家辈出,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时期之一。初唐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盛唐有张旭、颜真卿、怀素诸人;中晚唐则有柳公权、沈传师诸大家。

这其中,柳公权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登上又一峰巅。后世将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有“颜筋柳骨”的美誉,成为历代书艺的楷模。

柳公权像(图自《唐代名臣像册》)

— 状元及第 —

在古代,读书人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进士及第,取得做官的资格。然而,科举难度相较于当今高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人穷尽一生都无法跻身金榜。

这些对于柳公权来说,是个例外。

出生于官宦世家的柳公权,家庭条件非常不错。其父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兄长柳公绰当过兵部尚书,是中唐名臣。

柳公权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相传十二岁便能作辞赋,妥妥的“学霸”一枚。808年,三十岁的柳公权参加科举,不但进士及第,而且还以第一名的成绩荣登榜首,也就是状元及第。

且不论日后书法成就如何,光“状元”的身份足以让柳公权名留千史。

就这样,柳公权同父兄一样,开始了自己超长的仕途生涯,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朝。

其中,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时期,柳公权长期在宫中担任侍书之职。皇帝的宠幸、生活的优裕并不能给柳公权带来欢乐,他内心有无法排遣的苦闷与隐隐的羞愧。

柳公权酷爱书法艺术,却不想以此作为自己全部的生活,建功立业的进取雄心时时跃动在胸间。而侍书一职,其地位仅与“工祝”一类相等。

因此,柳公权的哥哥柳公绰写信给宰相李宗阂求情:“我的弟弟苦心钻研文章书法,先朝只任他为侍书,这种职务和占卜小吏没有什么区别,我也以此为耻,请给他调换一个闲散职位。”

由此可见,柳公权是非常渴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

图自图虫网

— 以笔为谏 —

柳公权从小接受《柳氏家训》关于“德行”的教导,终身以德行为根株。他于人生、书艺都具儒家风范,其“笔谏”成为后世士大夫的一种“典范”。

那时,唐穆宗在一座寺院里看到了柳公权写的字,心里十分喜爱,很想见上一面谈论谈论书法。正巧,柳公权从自己做官的地方夏州(今陕西北部)来朝廷办事。唐穆宗听说柳公权来了,就把他留在朝廷里做了右拾遗(负责提建议的官)。

一天,唐穆宗和柳公权在一起谈论书法,唐穆宗向柳公权请教说:“你的字写得笔法端正、刚劲有力,可我却写不了那么好,怎样用笔才能把字写好呢?”听了唐穆宗的问话,柳公权心想:早就听说皇上整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何不借这个机会劝劝他呢?

于是,柳公权对唐穆宗说:“写字,先要握正笔。用笔的要诀在于心,只有心正了,笔才能正。”听了柳公权的话,唐穆宗知道他是借讲笔法在规劝自己,不由得脸红了起来。

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柳公权以书喻政,由此及彼,巧妙地进谏。从此“心正笔正”说一直流传至后世。宋代苏轼在诗中写到:“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 楷书大家 —

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学习颜真卿,融汇自己的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

柳公权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自唐代元和年间以后,柳公权声誉日高,唐文宗曾称赞其书法连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当时,王公大臣们为家里已故老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的手笔,就会被人认为不孝。藩属国或外国人来中原纳贡,都会额外准备一笔钱购买柳公权书法。

柳公权现存的作品中,《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九疑山赋》《陆士衡演连珠》等都是非常好的名帖佳作,被称为学习“柳体”必临贴。

《金刚经局部》

《金刚经》刻于唐长庆四年四月,系柳公权四十七岁时所作,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原石早佚,1908年在敦煌石窟发现唐拓孤本,一字未损,极为稀罕,现藏法国巴黎博物院。

《金刚经》为柳公权早期作品,字不大但用笔灵巧劲健,虽多有与“颜书”同法之处,但明显地摒弃了“蚕头雁尾”的用笔之法,而多融入魏晋及初唐楷意,并掺之以北碑的骨力洞达。

《玄秘塔碑》局部

《玄秘塔碑》为纪念大达法师之事迹而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字画清晰完好。该碑结体紧密,笔法锐利,筋骨外露,阳刚十足,字迹如刀刻一般,且笔画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特点显著。

如果说《玄秘塔碑》为柳公权书法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柳体”书法的完全成熟,那么《神策军碑》则是柳公权书法人生中最大的辉煌,其晚年之作无出其右者。

《神策军碑》局部

因是奉旨书写,故柳公权的书写《神策军碑》时特别郑重,竭尽全力,所书之字端庄森严,较之早两年书写的《玄秘塔碑》更为苍劲精练。

公元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其在书法艺术的改革和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唐代书法发展进行总结,也为整个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来源:公权书法研究会 禅林网

本文部分图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联系zhangcheng@jmtad.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相关文章

大义灭亲的典故:卫大夫石碏

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石厚说:“我父亲当年在朝廷里人人敬佩,主公要是把他老人家请出来,与共国政,您的君位也就稳了。”州吁想着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支持他,或许比打仗有用,就命石厚取白璧一双,白粟五百钟,请石碏入朝议事,石碏

2024-11-23 10:16:23

风流千古“钗头凤”——爱国诗人陆游侠骨柔情的一面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秋谁堪仲伯间。岁月如流,功名似梦。一片豪情雄心,化做无限感伤悲愤。一代文豪陆游,一生宦海浮沉,天资慷慨,独以为国复仇雪耻为己任。早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一首“钗头凤”成为一时佳话,千古

2024-11-23 09:46:52

陆游:终其一生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再读陆游这首词最早见于语文课本,当时对它的了解仅限于: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心情。究竟是何志未酬呢?当时老师大抵是讲过的,但是记忆已模糊不清了。再次翻看这首词已是相隔数十年了。在了解过南宋历史之后,似乎可以感受到陆游当时的心情了。‬坎坷的应试之路陆游

2024-11-23 09:17:40

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三年的韬光养晦最终问鼎中原

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五霸,个个都是称霸一方的存在,其实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在这样一个群雄争霸的战乱时期,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却三年不理朝政,日日笙歌,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绝对的实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那么楚庄王是如何完成逆袭的呢?蓄势待发楚庄王作为楚穆王的儿子,在楚穆王离世后,楚庄王继承父业成为

2024-11-23 09:02:40

哲学小故事:楚庄王:做人应懂得韬光养晦,隐藏锋芒

[在一次宴会上,楚庄王命令他所宠爱的美人给群臣和式士们敬酒。傍晚时分,一阵狂风把灯烛吹灭了,大厅里一片漆黑,黑暗中不知是谁用手拽住了美人的衣袖。美人急中生智把那人系帽子的带子扯断,然后来到楚庄王的身边,向他哭诉了被人调戏的经过,并说那个人的帽带被扯断,只要点上灯烛就可以查出此人是谁。楚庄王安慰了美人

2024-11-23 08:47:4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