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班超简介及生平事迹(继张骞后,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再通西域,征服西域五十多国封定远侯)

18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4 15:00:26    

【文/寒柏陇卧子】注:如需转载,请事先告知,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原创文章,全网删帖保护;如遇抄袭侵权,必将追究责任。

自从西汉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逐渐摆脱匈奴的羁绊,纷纷加强了同汉朝政治、文化和经济的联系。可是到了西汉末年,由于王莽政权措施的不当,又断绝了与西域的交通。

继之而起的东汉政权,因局面初创而无暇西顾,使得匈奴又趁机控制了西域各国,并且造成了对汉朝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

投笔一掷,志在从戎

时间到了东汉,有一个怀着爱国热忱的读书人,把再通西域作为自己的志向,并最终建立了丰功伟业,他的名字叫作班超。

班超、字仲升,公元32年(汉建武八年)生,是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地区)人。他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和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尤其哥哥班固还是《汉书》的主要作者。

班固和班超兄弟俩,少年时代就很有志气抱负,两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所景仰的人物:哥哥班固想学做著《史记》的司马迁,而弟弟班超则愿效法通西域的张骞。

因此,班超的文章学问虽不如他哥哥班固那么精深,却也阅读了不少书籍,还练就了一副好口才。班超的性格也是十分豪爽豁达,非常能吃苦耐劳,不像当时大多数读书人那么谨小慎微、讲究边幅。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当时在京都洛阳任小官的班固把母亲和兄弟从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接了过去一起居住。

由于家境贫寒,班超经常要替官府抄写书籍,用来挣点钱贴补家用供养母亲。可是他抄着抄着,眼前老是浮现出匈奴骑兵骚扰边境的烟尘,耳边仿佛听到了边关百姓呼儿喊娘的哭声……

有一天,班超是再也坐不住,再也抄不下去了!他霍地一下站起来,把手中的笔朝地下一掷,感叹道:“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立功塞外、报效国家,岂能老死在笔砚间!”

当时与他一起抄写书籍的人,全都被班超突然扔笔的举动给吓了一跳,再一听班超的叹息,都不由得笑了起来。有的人还说:“这世道能吃口饱饭就算不错了,还说什么大话啊!”

班超见此情景,摇了摇头,轻轻自语道:“小人怎么能懂得壮士的远大志向呢?”投笔的班超,志在从戎,发愿有机会一定要为国家做点什么。

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汉明帝派大将窦固率兵进攻匈奴。班超也随军出征,一路上奋勇杀敌,得到了窦固的赏识。

不久后,窦固派班超和另一名文官,带领三十六位随从去往西域联络各国,以巩固取得的胜利。这个任务与张骞当年受命于汉武帝的使命很相似,班超欣然接受了任务,带领着一行共三十八人义无反顾的出发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班超在出使之前,就对西域各国的情况作过分析研究。他知道西域各国民众都强烈希望依靠汉朝摆脱匈奴的统治,可是各国统治者的态度却不一样。

这些国家的统治阶层,有的虽有愿望,但却慑于匈奴威力而不敢靠拢汉朝;有的犹豫摇摆,观望汉朝与匈奴哪个更强大,就投靠哪个;也有的已成为匈奴的附庸,公然与汉朝为敌。

对于这些不同情况的国家,必须采取不同的策略,才能团结他们,从而斩断匈奴的臂膀,反制匈奴的进扰。

班超一行人首先到达的鄯善(今新疆鄯善东南),就是一个愿意与汉朝和好交往,但却对匈奴感到畏惧的西域国家。

鄯善王对于从汉朝来的使者,起初态度很恭敬,招待也很周到。可是没过几天,班超就发觉这个鄯善王对他们不那么友好了。

班超一分析,事情已经很明显,准是有匈奴的使者也到来了,鄯善王是举棋不定,这才冷落了汉使。

为了确证情况,班超便问伺候他们的鄯善侍者:“匈奴使者来了几天?多少人?现在住在哪里?”鄯善侍者以为班超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也不好隐瞒,便把匈奴使者的人数和住地都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

班超听了后,先命人将侍者先关了起来,再将手下的三十七名随从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道:“我们是汉朝的使者,到西域来为的是立功报国。如今匈奴来了一百多人,鄯善王就这么怠慢我们,要是他把我们绑了送给匈奴,那大家还有活路吗?”

随从们一听,那可不行,纷纷说道:“大家处境这么危险,不管生死,都听您的命令。”

“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目光炯炯,慷慨而道:“既然大家都听我的,如今只有趁着黑夜去袭击匈奴营帐。他们没有防备,也不知道我是有多少人,突袭之下一定会慌乱。只要杀了匈奴使者,鄯善王就不敢轻视汉朝了。大丈夫立功报国,就在这一遭!”

△《纪录片中国》班超剧照

当天夜里,班超率领众人悄悄赶到匈奴使者居住的营帐。

班超先是安排十个人带上战鼓埋伏在营帐后面,约定一见到火光便立即擂响战鼓、大喊杀声;其余的人包围营帐,把住帐门,弯弓搭箭不让匈奴活着出来。

布置停当,班超就命人跑到营帐西面顺风处放起火来。火光一起,埋伏在后面的人马上擂响战鼓、杀声震天。匈奴人从睡梦中被惊醒,迷迷糊糊的不知外面有多少兵马,一个个裸身赤足地往外冲,不料才一露头,就被把住帐门的汉朝官兵一通疾射、纷纷毙命。

为首的匈奴使臣带着一些骠悍的匈奴骑兵冒死冲出营帐,班超一跃而上与敌兵格斗,亲手杀了三个,并斩下匈奴使臣的首级,他手下随从也斩了三个多个。其余在营帐中的近百个匈奴人,不是被乱箭射死,就是和营帐一起烧成了炭灰。

天亮以后,班超叫人请来了鄯善王,出示了匈奴使臣的首级。鄯善王看后很是惊慌,班超反而是和颜悦色地说明情况,并恳言抚慰他同汉朝交好。

鄯善王当下也在思量,他想汉朝使者手下只有三十几个人,但竟然把一百多个匈奴人全部消灭,这难道不是因为他们代表着强大的汉朝吗?

思前想后,鄯善王下定决心,当场表示愿意把儿子送到洛阳作为担保,承诺从今以后一定与汉朝交好、互通往来。

再通西域,征服各国

汉明帝得知班超出使鄯善立了大功,便派他再到其余西域国家进行联络沟通。于是班超仍带着手下的三十七名随从载上礼物继续西行,又来到了于阗(今新疆和田)。

这个于阗比起鄯善,更加受到匈奴的控制,匈奴派有使臣常驻在这里,监视着于阗的一举一动。因此,班超一行人到了这里,压根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

于阗听到汉使来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便请巫师指示神的旨意。巫师好一通装神弄鬼,最后神叨叨的说:“天神发怒了,斥问大王怎能与汉朝通好!汉使队伍里有一匹黄黑色的马,赶紧向他们要来杀了,以祭神谢罪,方可免灾!”

于阗王听了,也是慌的不行,就派人去向班超要马。班超早已洞悉于阗王观风向两边倒的心理,他不动声色对来人说:“可以是可以,但我们有好几匹相同毛色的马,就不知巫师究竟要哪一匹马,请他亲自来挑吧!”

这个不怀好意的巫师果然来了,班超却问也问,直接就把他杀了。随后班超便提着巫师那颗血淋淋的脑袋去见于阗王,责问他为何对汉朝派来的使者如此不友好。

于阗王先前曾闻班超在鄯善是如何的英勇无畏,如今又亲眼看到此人果然是胆略过人、敢做敢为,不禁心惊胆战连忙赔礼谢罪,并下令杀了匈奴派驻的使臣,诚心与汉朝通好。

班超虽是文人出身,但却十分机智果敢,他用这两次果断的处置行动解除了匈奴对鄯善和于阗的直接威胁。接下来,班超便调集军队以这两国为根据地,安抚疏勒(今新疆疏勒),联络乌孙(今新疆温宿以北,伊宁以南),争取到徘徊于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康居(今新疆北部和俄罗斯中亚细亚一带)、车师(今新疆吐鲁番、昌吉、奇台一带)、拘弥(今新疆和田附近)等西域多国与汉朝的通好交往。

可是匈奴对在那些西域国家失去控制势力却是很不甘心的,于是就纠合了与汉朝敌对的龟兹(今新疆库车、沙雅两地之间)和焉耆(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区)等国,一起发兵围攻汉朝军队。

公元87年(章和元年),班超联合于阗等国的军队,与兵为超过自己一倍的龟兹等国的联军开战。

班超假装打败分两路退兵,并故意让抓到的敌军俘虏逃回去通报消息。龟兹王不知是计,也分兵两路拦截汉军的归路。班超于是迅速集中兵力,一举攻破敌军的营垒,追斩敌军五千余人。自此一役,汉朝军队又是威震西域。

公元90年(永元二年),班超遭到了月氏国远征军七万人的围攻。部下将领自知力量单薄,不免有些惊慌,班超却看出敌军远道而来,输运粮草十分困难,便下令固守不战。

果不其然,不久后月氏大军粮早俱尽,不得不派使者向龟兹求救。班超收到情报,派人秘密拦击杀了使者,月氏无计可施只得请罪求和。第二年,龟兹也投降了。

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

班超用巩固通好和征服平定的手段,使西域诸国与汉朝交好,让汉朝边境得以安宁。他为了汉朝的强盛与安宁,在西域整整驻守了三十一年之久。

东汉朝廷为了表彰班超的功绩,先让他任西域都护,后封为定远侯。班超驻守西域数十年,直到他六十九岁时因为经常发作胸痛病,才向朝廷请求由次子班勇代替,自己回到洛阳休养。

公元102年(永元十四年)9月,班超因病重去世。次子班勇继承父志,先后平定了后来背叛汉朝的车师等六国,并率军进击匈奴取得大胜。

班超父子经过长期的苦心经营和艰苦斗争,终于恢复和发展了汉朝与西域五十多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联系,在历史上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最后,对于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再通西域的历史和故事,大家都有些什么样的看法呢?或者你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认识可以分享?欢迎朋友们留言分享及交流,将自己的思考,通过网络平台,嵌入历史的天空。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则删。

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本人其他相关文章。【张骞为何要出使西域?历史上连结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是他开通的吗? 】

本人专注于文化历史、读书心得、文玩收藏、邮票钱币、诗词对联及书法绘画等方面。关注@寒柏陇卧子,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纪录片中国#

相关文章

风流千古“钗头凤”——爱国诗人陆游侠骨柔情的一面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秋谁堪仲伯间。岁月如流,功名似梦。一片豪情雄心,化做无限感伤悲愤。一代文豪陆游,一生宦海浮沉,天资慷慨,独以为国复仇雪耻为己任。早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一首“钗头凤”成为一时佳话,千古

2024-11-23 09:46:52

陆游:终其一生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再读陆游这首词最早见于语文课本,当时对它的了解仅限于: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心情。究竟是何志未酬呢?当时老师大抵是讲过的,但是记忆已模糊不清了。再次翻看这首词已是相隔数十年了。在了解过南宋历史之后,似乎可以感受到陆游当时的心情了。‬坎坷的应试之路陆游

2024-11-23 09:17:40

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三年的韬光养晦最终问鼎中原

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五霸,个个都是称霸一方的存在,其实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在这样一个群雄争霸的战乱时期,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却三年不理朝政,日日笙歌,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绝对的实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那么楚庄王是如何完成逆袭的呢?蓄势待发楚庄王作为楚穆王的儿子,在楚穆王离世后,楚庄王继承父业成为

2024-11-23 09:02:40

哲学小故事:楚庄王:做人应懂得韬光养晦,隐藏锋芒

[在一次宴会上,楚庄王命令他所宠爱的美人给群臣和式士们敬酒。傍晚时分,一阵狂风把灯烛吹灭了,大厅里一片漆黑,黑暗中不知是谁用手拽住了美人的衣袖。美人急中生智把那人系帽子的带子扯断,然后来到楚庄王的身边,向他哭诉了被人调戏的经过,并说那个人的帽带被扯断,只要点上灯烛就可以查出此人是谁。楚庄王安慰了美人

2024-11-23 08:47:48

聪明樊姬高台梳妆劝谏楚庄王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一只很奇怪的鸟,三年不鸣不飞,只知道沉湎于凡鸟类的生活。人们看到这只鸟都觉得很奇怪——是鸟总是要飞的,为什么它总是、这么缄默呢?于是便有大臣上奏君王,皇帝听了十分感动,便说:“此鸟不凡,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就是成语“一鸣惊人”的来历。而这个“不飞不鸣”以至于“一鸣惊人”

2024-11-23 08:33:0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