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在小说和电影《红岩》中,有三个反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三个反派都有历史原型:徐鹏飞是保密局西南特区少将区长徐远举,沈养斋是保密局西南特区副区长兼少将督察主任周养浩,严醉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保密局西南特区云南站少将站长、中将游击司令沈醉。
《红岩》中这三个反派还有一个称呼,叫做“军统三剑客”,他们在云南起义时先后被抓起来关进了昆明钱局街陆军监狱,一开始相对无言默默流泪,一会儿又破涕为笑怀互相庆贺:“大难不死,终于团圆。”
“军统三剑客”被抓后吓得哭鼻子,可不是半壶老酒杜撰,而是沈醉回忆录的白纸黑字描述:“一年后,我们三人先后从昆明被押解到了重庆,关押我们三人的地方,正是一年多前我们囚禁和屠杀革命人士的白公馆,历史真是这样无情吗?不!是公正!”
这三个将军级特务一开始还相互安慰、祝贺,过了几天,徐远举和周养浩知道自己是被沈醉“留下来、交出去”的,画风马上就变了:徐远举冷嘲热讽,周养浩抡起板凳,要不是宋希濂手疾眼快挡了一下,沈醉就没机会写出那么多回忆录了——周养浩绰号“书生杀手”,他那一板凳可不是闹着玩的。
被抓之后,这三人在一起呆了十多年,岁月消除了仇恨,却没有改变他们的性格:徐远举依然暴躁,周养浩依然狡猾,沈醉的性格,半壶老酒不敢妄议,因为此人后来恢复了起义将领身份,还写了大量极具史料价值的回忆录,本文中的所有黑体字,均出自沈醉的回忆录。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军统三剑客”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1960年11月28日,沈醉羁押十年后,被第二批特赦;周养浩一直等到1975年3月19日,才跟黄维、文强等人最后一批被释放;暴躁的徐远举没有等到特赦那一天,他1973年1月22日就直接把自己气得爆了血管。
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有两个聪明人,一个是曾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山东省保安司令、山东军管区司令的王耀武,另一个就是沈醉了。
很多资料都说沈醉是军统少将,这是有些不准确的,在沈醉被抓之前,已经拿到了老蒋给他的委任状:“原国防部驻云南专员办公室晋升为云南区专员公署,国防部云南区游击司令部晋升为总司令部,晋升沈醉为中将,委任其为公署主任兼总司令。”
沈醉一直说自己是少将而非中将,自然有他的想法:很多少将和校官并没有进入战犯管理所,有的直接释放,有的去了军校讲课,但是中将和上将基本都会被当做战犯对待。
沈醉人如其名,审时度势和以醒为醉的功夫都很到家。羁押于各地的高级战犯于1956年汇聚到功德林不久,沈醉就混得如鱼得水,见啥人说啥话,跟很多人都交上了朋友,黄维眼高于顶,只肯跟沈醉多聊几句,王陵基、杜聿明、王耀武等人跟沈醉几乎是无话不谈。宋希濂被特赦后往功德林送了四包糖果,其中一包就是给沈醉的。
沈醉文笔很好,所写的资料也生动有趣,一度被认为可以第一批就获得特赦。第一批特赦名单出来而沈醉榜上无名,他心中十分失落还有些愤懑,杜聿明握着他的手提醒:“老弟,你今天还不符合特赦的标准,好好再争取一下吧,我在外面等候见你……请记住时间,你还不满十年嘛!”
杜聿明一语惊醒梦中人,沈醉一算就明白了:“我是1949年12月9日被扣押在昆明五华山卢汉的办公室,后来又在陆军监狱优待室住了几个月才送进牢房的,严格说起来,还没有改造十年期满。”
第一批特赦人员中的曾扩情为了安慰沈醉,还想把自己心爱的《唐诗三百首》当做临别赠礼,杜聿明一把抢去扔还:“让这本书陪着你出去吧!”
杜聿明考虑很周详、做事很周到,他不让曾扩情送书给沈醉,也是在祝愿沈醉也不会长期呆在功德林。
沈醉遇事总是能“想得开”,他可不像徐远举和周养浩那样第一批榜上无名就怪话连篇,而是埋下头来继续笔耕、改造,果然就在1960年11月28日的第二批特赦名单上,出现了“保密局云南站少将站长”沈醉的名字。
沈醉被特赦那一天,代表未特赦人员发言的,是他的老朋友徐远举,这在当时是一个好消息,因为首批特赦的时候,代表未获赦人员发言的,就是第二批被特赦的庞镜塘。
会后,沈醉和徐远举激动地拥抱:“他祝贺我获得新生,我预祝他第三批得到特赦。”
前面咱们说过,徐远举是个暴脾气,做事也比较情绪化,第一批特赦时,就是他和徐远举怪话最多,这次由他当发言代表,又让他十分兴奋,结果第三批特赦名单上,还是没有他的名字。
在第三批特赦名单上只有一个特务,那就是保密局经理处少将处长郭旭——此人当特务的时候,基本是负责做买卖,跟破获《挺进报》而受到毛人凤赏识的徐远举有很大差别。
徐远举一夸就笑,一批就跳,但是有一点他做得还算不错,在那特殊的十年里,从来不写诬陷别人的材料。
原本徐远举也是可能早一点被特赦的,但是他赶上了那十年,1966年以后特赦停止,徐远举似乎也就没啥盼头了。
特赦无望的徐远举变得更加暴躁,1973年1月21日终于出事了:“徐远举在缝纫组劳动期间,因工作马虎,经他手缝制的衣服,经检验都不合格,让他返工,他不肯。和他私交较深的文强、黄康永表示愿意帮他一把,劝他不要斗气。他不但不听,还去跟检验的人大闹了一场,当晚又在房内用冷水冲洗,刚出卫生间即晕倒在床上,虽经医院抢救,但因脑血管破裂而无法救治,所以第二天早上就去世了。”
沈醉对徐远举的死亡表示了惋惜,却只字不提周养浩的结局,这是因为周养浩实在是阴险狡诈、心狠手辣,他在1975年被特赦,实在是有些太便宜了——他根本就没有真正改变,对过去的罪恶也没有认真反省。
1949年徐远举被抓后惊恐得“不时用袖子轻轻揩擦从鹰嘴尖鼻流出的清水”,周养浩却在琢磨怎么弄死沈醉。
后面发生的事情,半壶老酒前几天写过:周养浩就这样一直伪装到1975年,躲过了所有风浪,在特赦后获准去他想去的地方。
我们可以想见,如果周养浩被老蒋小蒋批准上岛,肯定会翻脸无情,对沈醉等人大肆攻击。
周养浩之所以没机会攻击沈醉和功德林管理人员,是因为当时老蒋已经奄奄一息,毛人凤烂得骨头渣子都没了,那些特务新贵根本就不收留这个已经六十五岁老掉牙的“前辈”。
被旧主子拒之门外,周养浩只好飘零海外,从此消失在人们视线之外——他就是想骂人,也没人屑于听了。
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通达世情的沈醉晚年幸福,不但著述极丰,还恢复了起义将领身份,在耄耋之年享受着副部级待遇,气死在战犯管理所的徐远举和客死他乡的周养浩,要是能知道沈醉有如此美满的晚年,会不会气冒眼睛?
武曌(zhào)即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被选入宫中,成为唐太宗才人,被赐号“武媚”。唐太宗去世之后,武则天二度入宫获封昭仪。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人材的选拔,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
2025-04-22 03:26:38第一、任用宰相最多唐朝能称为宰相的官职很多,左右仆射及门下、尚书、中书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由此造成了唐朝的宰相数量总体上要超过其他朝代。譬如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而宰相就任用了二十五位,不过这个数字比起武则天来就是大巫见小巫了。武则天珍惜人才是出了名的,除了大兴科举之外,还鼓励地方各级官员推荐
2025-04-22 02:23:05公元前257年,秦国军队包围赵国首都邯郸,赵国灭亡在即。赵国平原君赵胜之妻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姐姐,凭此关系,赵胜多次写信请求魏国援救赵国。魏安釐王起初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结果秦昭王得到消息后派人恐吓魏安釐王说:“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秦昭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秦国
2025-04-22 00:59:45历史上无论是杀伐果断的吕后,还是说垂帘听政操作朝堂的妖后慈禧。她们都实实在在算得上是以女性身份,去影响了一代朝局。可不管她们如何权势滔天,书上记载的女皇也仅仅只有一个——武后武则天。那么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的女武皇。其本人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所在,能让她从尼姑庵中逆袭翻身,最终稳坐皇位
2025-04-22 00:32:58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一位人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历代对这位人物的评价都是极其矛盾的,有人说它好的一面,有人说他坏的一面我们就来看看它究竟怎么样?武则天呢?这位皇帝,我个人来看,还是一位不错的皇帝,有作为,对比中国那么多男性统治者,废物皇帝毫无作为的,强不要强太多呀在内政这方
2025-04-22 00:22:2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