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武松简介资料(打虎英雄武松,快意恩仇,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呢)

14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7 11:44:16    

打虎英雄武松,快意恩仇,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呢

文/@成长新视点

武松,绰号行者,他是水浒里完美人物之一,他的性格是急侠仗义、嫉恶如仇,敢作敢当、智勇刚强,黑白分明、知恩图报。武松是正义的化身,代表的是社会正能量,做的是利国利民的豪杰之举。

武松

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社会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在水浒里,施耐庵对他的着墨最多,共有10个章回叙述他的故事。

第一、急侠仗义、嫉恶如仇。

急侠仗义、嫉恶如仇,这是武松的天性,也是他最为人称颂的一面。一个人立在社会上,就要崇尚侠义之风,不畏凶恶败类,敢于惩恶扬善。

在宋朝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官场黑暗,恶霸横行,土匪强盗多如牛毛,普通老百姓没有活的希望,就需要武松这样的人出来惩奸除恶,匡扶正义,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武松打虎

这个方面的故事,突出表现在公和私两个案例。

一是于公方面,是他在回清河县的路上,见酒家“三碗不过冈”,连喝十八碗酒,于景阳冈乘醉打死猛虎,为当地老百姓除了一害。下山时巧遇猎户,一同来到阳谷县县衙,并将赏银全赠与了众位猎户。这样的侠义之人,谁不尊敬,谁不喜欢。

二是于私方面,是他在阳谷县担任都头后,巧遇兄长武大郎,嫂子潘金莲看上了武松的英武豪侠之气,试图勾引他,被拒绝。之后,潘金莲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

武松怒杀西门庆

西门庆,这个人本是阳谷县的一霸,平时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也是罪有应得。武松打死了真老虎,杀死了社会上的毒瘤假老虎西门庆。老百姓尊称他是打虎英雄,不只是赞扬他的武艺高强,更是赞美他不恋钱财的高贵品格

第二、敢作敢当、智勇刚强。

敢作敢当、智勇刚强,是武松非常珍贵的一个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的人,他们在惩奸除恶的时候,就想到了后果会是什么,不给别人添乱,敢于承担一切后果,这是担当和责任的一种突出表现。

不像有的人,也能干一些惩奸除恶的事情,但他们却不愿意承担后果。好听一点,说是不留痕迹;难听一点,是怕担责任。一些沽名钓誉的行侠仗义之人,图得是一时痛快,但是后患怎么处理,他们是不管的。

武松气杀潘金莲

武松在杀死潘金莲和西门庆之后,主动到阳谷县县衙自首。他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不让官府为难,短时间内就会结案;二是规避其他老百姓有蒙冤之虞,假如找不到真凶,有可能找替罪羊,那苦的就是别人。

武松的这种做事风格,才是铁铮铮的男子汉。做人,干一件事,不是完了就拍屁股走人了事,而是杜绝一切后患,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黑白分明、知恩图报。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能黑白不分,私心贪婪。武松的性格里面,第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黑白分明、知恩图报。

他知恩图报的故事,不是盲目的,是有分寸的、有合理认知的,是建立在黑白分明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科学的、理智的、符合社会公德良俗的行为。

武松与施恩

这个方面的表现,最精彩的篇章就是“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的故事。去孟州的途中,武松路过十字坡酒店,识破了母夜叉孙二娘的蒙汗药酒,并与其大打出手。危急时刻菜园子张青赶到,解了二人,夫妻与武松也交成了好朋友 。

武松在孟州牢城营,受到金眼彪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以及张团练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并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我们看到,武松报恩并不是盲目的,随性而为,而是一种理性的行动。蒋门神和张团练,都是罪大恶极之人,这样的人,不除掉他,会坑害更多的人。开始,武松并没有痛下杀手,只是警告而已,希望他们有所收敛。是在他们对自己痛下杀手时,被迫做出的反抗和正当防卫!

武松醉打蒋门神

结语:

为人有担当,做事有智慧。武松的故事,绝大多数讲述的是打黑除恶、匡扶正义,这种英雄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

弘扬正能量,捍卫社会的清风正气,武松打的就是各种祸害社会和人民的老虎!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