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张洁简介及代表作(怀念,也是不能忘记的)

16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8 13:36:13    

【文坛述往】

作者:韩小蕙

张洁

不知为什么今夏的雨水这么多,天雷滚滚,老是让我想起天堂里的张洁,她重新开启的新生活,各方面都好极了吧?转眼间她已离去半年多了,但我仍纠结在2月7日一大早,惊悉她已在美国病逝的那一瞬间,当时只觉得眼前一黑,周围电闪雷鸣,泪飞顿作倾盆雨!就在那一周前的春节前夕,我还给她发了电邮,却一直未收到回复。我心中隐隐有所不安,因为以前每次发电邮过去,都是很快就能收到她的回信。上次通电邮是在2021年的“十一”,我发去节日问候,她马上就回了一封短信,全文如下:

小蕙,接到你的信真高兴,已经很久没有你的消息。接到你的信后,知道你一切都好,放心了。

我还好,就是太老了,走路都摇摇晃晃了。

不过女儿已经把我接到他们家来了,全家对我都很关爱。女婿还经常给我做饭吃,孙子、孙女也都照顾我,可惜他们都工作了,不经常回来。想想上帝还是公平的,我一辈子受苦受难,却给了我这样一个安逸的晚年。

你要多多保重,世界变得如此麻烦啊!

想念!

张洁

唉,我非常后悔没重视其中的一句话——“我还好,就是太老了,走路都摇摇晃晃了。”当时我不以为意,还对她说:“你哪里老了,人家马识途马老107岁了,还在写书,你比他年轻太多啦!”现在我才明白,张洁当时已经是重病在身了,但一辈子生性要强的她,绝口不跟人提起自己生病。张洁就是这样的人,她看似外表柔弱,其实内心刚强无比,承受力堪比钢铁!

我跟张洁认识于1986年,那是她以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不久,我任职的单位光明日报社派我采访她,从而有了36年的亲密交往史。在她的病房里、家里,在画展上、会场上……点点滴滴,一幕一幕,全都浮现眼前,我亲爱的老师——生前,张洁不允许我这样称呼她,她也不喜欢腻腻歪歪的“姐姐妹妹”之类,只让我直呼她的名字——竟然就这样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像一个美丽的精灵,回到了她的森林深处!

最让我的心刀剜一样痛楚的是她的去国。曾经,在北京和平门市文联的红顶楼,张洁把她的家布置得多么温馨且有艺术气息,钢琴上摆满了她获得的各种最重要的奖牌。张洁从不炫耀她的成就,以至于只有很少人知道早在1989年,她就获得了意大利马拉帕蒂国际文学奖,这个奖一年只授予一位作家,博尔赫斯、索尔·贝娄等都是其得主。后来张洁又获得了意大利骑士勋章,以及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多国文学奖。1992年张洁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这是至高的荣誉,因为这院士全世界只有75人,不增加名额,去世一人才增补一人,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只有她和巴金。张洁是我国第一位获得长篇、中篇、短篇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也是唯一一位两度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真正的巾帼强过须眉呵。

张洁当然很珍惜这些荣誉,但她最看重的,还是自己的作品。我亲眼看见她用写诗歌和散文的方式写长篇小说,也就是说,一句话、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地“炼”,再三再四地修改。《沉重的翅膀》大改了4次,以至于累得因心脏病住了院;《无字》写了12年,12个春花秋月夏暑寒冬!两度获茅奖以后,她也未放下笔,为了又一个长篇,她竟不顾年事已高,浑身病痛,只身去了远隔千山万水的秘鲁,到古老部落里寻觅人类文明的源头与真相,这是冒了生命危险的,行前她非常清楚,自己也许回不来了,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上了路……

张洁实在是太优秀了,白纸黑字,为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文学珍宝,够我们的孩子、孙子、子子孙孙阅读与研读。她是中华民族走到当代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女作家,其灼灼的艺术光芒永不会熄灭——每念及此,我心痛,喘不上气来,我坚信她的骨灰终有一天会回到故里,不然老天爷也会看不下去的。

前面说过,张洁就是不许我们喊她“老师”,只准直呼“张洁”,并结结实实地砌了一堵墙,挡住我们的任何“反抗”。这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给我造成了相当的不适应,你说,北京人是多么讲究长幼尊卑礼节的群体,从小在这种氛围里长大的我,怎么也做不到直呼“张洁”呀。但在她的本真、不装、不自我感觉良好、不毫无理由地傲视别人的一派纯粹面前,我,还有几位女作家闺蜜,都被这堵墙撞得头破血流。我们只好从命,大家一起互相努着劲儿,喊出她的名字。以后,随着情感的递进,最后竟也渐渐变得行云流水般自然和顺畅了。

张洁的文学水平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处于最前端,这是大家都公认的,她的作品也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至今,《无字》《方舟》《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拣麦穗》等作品,依然活在读者心中。张洁在文学的标准上对自己的要求是极高的,我曾感叹她用写散文的态度写长篇小说,她写给我们《光明日报》副刊的稿子也是这样,每篇来稿都是经典,几乎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用改。她对文学真是呕心沥血,给所有作家和文学写作者立起了一个标杆,更是我自己终生学习的榜样!

还有一点,我个人最推崇和要学习张洁的,是她对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张洁始终是站在新时期文学潮头的作家,这一代作家对这片土地爱得无比深沉,经历了十年浩劫的大破坏之后,内心都明镜高悬,希望用自己的笔把国家变得更好。所以,他们都有着非常强烈的文学执念,他们的作品不沉溺于风花雪月,不汲汲于个人名利场,而是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文明力量的生长。张洁虽然是女性作家,但可堪称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怀念,也是不能忘记的。张洁,魂兮归来!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2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杀晋鄙,救邯郸,招贤纳士大败秦军,信陵君之死!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

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为何刘邦如此敬佩他?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

信陵君盗虎符救赵之后,为何沉迷酒色而死?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

魏无忌有没有妻子和孩子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怎么死的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