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琦君散文》,连续看了两三遍,不是去记里面的词语,是喜欢那种娓娓道来,温暖舒适的感觉。
琦君的文风清淡有味,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喧嚣的世界,属于安静的世界。就算写看戏,热闹得不亦乐乎,用得是丝竹悠扬,写得是外公带着去吃好吃的,听了些什么内容。
琦君的母亲就像桂花。她有一位好母亲。童年给予了琦君太多美好的事物了,这边散文集中大多写得都是母亲。母亲揺桂花,做桂花卤,摘桂花枝供佛,喝桂花茶。母亲特别爱喝桂花茶,无论再忙都要喝,喝了桂花茶,心自清明。
母亲没有架子,身为大师长的大太太,早起给长工们做早饭。母亲很善良,每年会包很多粽子,发送给贫苦人。
琦君遇到一个被后妈虐待的可怜的小姑娘,想把她接到家里,可是小姑娘拒绝了,拒绝原因不得而知,琦君回去告诉母亲,母亲叹一口气,“诶,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世上的苦人太多了。”道出了那种无法帮助穷苦人的无力感,心底的无可奈何!
面对不接果子的枇杷树,有人建议不要了罢,母亲不愿意,她说她就喜欢枇杷树,看着枇杷树葱葱郁郁的,很欢喜。
因为,母亲心里有一个琉璃世界,很多都能够忍过去,她的精神世界从未倒塌过。
恩师情难忘。琦君成长道路上,有母亲温暖的照耀,也有恩师的指导。
夏承焘,瞿师在琦君的学习道路上有很大的帮助。他们耐心细致,不是用大道理说服人,而是靠自己的真本事。特别是瞿师告诉她,书不要放在案头,要放在心头。要有几本反复阅读的书。
很多时候,我读书贪多,没有记住,并且也没有几本反复阅读的书,自己在读书上还是一事无成,估计就是这个原因吧。
从琦君的散文窥见她的人生轨迹,大部分是幸福的,慈爱的母亲,威严的父亲,严格的老师,这是很多人遇不到的。毕竟她是官家大小姐。琦君能取得很大的文学成就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
我现在有一点不好,我太相信命理了。我觉得一切都是天注定,自己只能在老天安排的轨道里生活,无可奈何。比如我看到琦君有这样好的物质条件,我脑袋就会去猜她的八字是不是印为用,是不是有木呀之类的,严重干扰判断力。
不知道有没有和我这样的人?过于信命。
正因为如此,写心得也写偏了。。。。
回来!回来!回来!
读别人的故事,就是在和别人交谈呀!
你看 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围绕在娘亲身边,听娘亲讲故事,看娘亲做饭,上学老是看表,怜悯小姑娘,要去看庙会等等,快乐的童年!
长大后,求学路上有恩师指点,文采斐然,有名有利,不过也有颠簸流离,定居台湾,文章长存。低调的她,就像桂花一样,不繁奢,却香远。
说不出好坏,说不出成败。定义不一样,人生评价不一样,不能说普通人就不好,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小草普通,很多人也普通
不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充实自己的生活,天天向上就是美好的!都有花一样的人生!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中国的屈原,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古巴的何塞马蒂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以纪念他们对人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直到今天,屈原的很多诗句仍熠熠生辉,激励我们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
2025-08-15 00:39:22河南,瓦岗寨。一盏油灯在静静地燃烧着,照亮简陋房间里的草莽气息,裴仁基低着头在来回踱步,好像还没适应身份的转变。昨天是隋王朝的高级干部,今天变成农民军的堂口老大,身体在跳槽之后来去自如,内心却时不时地前后对比。去!把罗士信、秦叔宝、程咬金喊来!一众部将说说笑笑走进来,他们有些本是被收编的义军,加入瓦
2025-08-15 00:01:48裴矩何人?他是隋及唐初的重臣,论及才干,他精明练达,智勇兼具,常常有超拔同侪的地方。来源:《新华日报》可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裴矩还是那个裴矩,但他的机巧才干不是用来成就功业,而是全花在取媚杨广的喜好上了。筹边大将竟成为献媚的佞臣。隋炀帝要迁都洛阳,裴矩被任命为建造府省的总办。他知道皇上迁都心切,遂督促
2025-08-14 01:41:05李渊,著名官二代兼富二代,祖上显赫的可以说是不要不要的。他们李氏一门的祖先,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皇帝李暠,自带真龙天子基因,那是相当有排面。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虎哥是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的太尉,也就是当时西魏王朝的最高军事长官。李渊的父亲,叫做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李渊父系一门显赫,他母亲那
2025-08-14 01:22:09《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