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作为隋唐时期一个重要人物,他对这个时期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可以说是李密发动的一些事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历史上对李密的评论也褒贬不一,我们可以透过他生平一些事情来好好了解他。
李密于公元582年出生,公元619年逝世,一生当中此起彼伏,颇多曲折。李密字玄邃,出身于贵族,从小就长在西安,在这种环境下成长,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高傲的性格。李密的家族可谓是四世三公,祖辈都在朝为官,曾祖父曾经是西魏八柱国将军之一的李弼,祖父李曜曾是北周的邢国公,父亲李宽为隋朝的上柱国,封蒲山郡公,到了李密这一代,李密承袭父爵,为侍从官。李密小时候就志向远大,并且擅长谋略、文武双全,常常乐善好施,以救世济民为己任。李密自小生活在父母亲的庇荫下,衣食不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看见天下还有没饭吃的和亲朋好友百姓,于是散发家产救济亲朋,而且李密还喜欢交好朋友,他收养门客,礼贤下士,待他们像自家人一样。李密最大的一个爱好除了习武应该就是读书了,尤其喜欢多兵书,达到了痴迷的地步,这为他在以后的战场上出谋划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这个爱好他辞去了宫中侍卫的官职,拜在国子助教包恺门下,专心读书,李密虽然师承较晚,但是他的学识远在包恺其他弟子之上。
越国公杨素途经李密隐居之处,看见李密在勤奋读书,便上前问候,互相留下了姓名,杨素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杨玄感,杨玄感见有如此一人与自己志同道合,便登门拜访,二人从此结下莫逆之交。公元613年,由于杨广的暴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他深知隋朝已经走向了灭亡,这个时候正是造反的好时机,便和杨玄感起兵反隋。杨玄感要他在军中主持谋划工作,李密也不负所托,先后向杨玄感献上、中、下三计,而杨玄感恰恰选了最下策的计划,导
致落得兵败人亡,李密也被俘,不久在押送的途中逃跑了。在逃亡的路上,差点丢掉性命,正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终于让他找到了瓦岗寨。这是瓦岗寨的首领是翟让,他听说李密是杨玄感的逃亡部将,所以对他一直有所防备,李密也不是个简单的人,他利用翟让身边的人王伯当用献谋略的方法解除翟让的防备,很快就得到了翟让的信任,并予以重用,对李密来说,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使他在历史上大放光彩,被后世所知。
在李密的建议下,瓦岗军攻打下了荥阳郡城,随后又接连拿下几座城池,军中士气大增,李密也成为众多将领中的英雄。但是李密志不在此,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站稳脚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要谋求更大发展。其中有两件事大大提升了李密在军中的地位,一件事是大败张须陀,一件是攻克粮仓兴洛仓,切断了隋军的粮食供应,此外李密还开放粮仓,救济百姓,收获人心,瓦岗军的仁义之师的名声传遍中原,青壮年真的踊跃参军,没几天发展到近百万人。这件事对李密的意义也十分重大,李密的名声如日中天,翟让也是心服口服,他干脆推李密为主,把第一把交椅让给了李密,由于手下众多弟兄们的拥戴,甚至是附近一带百姓的拥护,李密就被称为魏公,年号“永平”。这个称呼最多是王的级别,而没有达到皇帝的等级,所以李密是没有做过皇帝的。李密当上魏公后不久,在攻打洛阳的过程中失利,又因为和翟让闹不合,还把其杀掉,此事让李密绝对的掌握了军中大权,然而这对于瓦岗军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打击,瓦岗军的实力日益衰弱,在他想往更高的地方走去的时候,此时的李密骄傲自满,不再体恤将士,很多将领都疏离他,使得瓦岗军军心涣散,导致瓦岗军的惨败。李密秘密逃到长安投奔李渊,密归唐,李渊大喜,但李密不甘居于人下,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满,决定反唐,最终被盛彦师所杀害,结束其一生。
根据《旧唐书》记载,袁天罡曾周游天下,偶遇杨夫人,见她家贵气冲天,于是好奇提出要看她孩子的面相。当杨夫人抱出尚在襁褓的武则天时,袁天罡给予了高度评价:“龙睛凤颈,贵之极也。”说完这话,他又捋着胡子摇了摇头,轻声在杨夫人耳边说:“若是女孩,将来必为天子。”武则天长大后,居然一语成谶。她虽然称帝之路历经
2025-04-29 01:27:15“巾帼英才扭乾坤, 一代女皇绝古今。”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英雄人物和君主王爵。众所周知,在那个封建传统的社会背景之下,能够担任重任并且走上登上皇位的只有古代的男子。而且,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女子的权力往往都是被剥夺和压迫的。更别说能有机会出人头地。绝大多数的女子都依附男人生活。然而,一直到了
2025-04-29 01:20:05在追逐皇帝的宝座的残酷角逐中,武则天为了确保她登上这一至高无上的位置,不仅要应对朝中的异党,还需处理叛乱带来的混乱。她铁腕而果断地清除异己,将权谋之手伸向了李氏宗室,一场残酷而不可避免的权谋之战正式展开。恐怖政策武则天深知政权的不稳定性,于是她将目光转向了李氏宗室。在权谋的旋涡中,她冷酷地痛下杀手,
2025-04-29 01:18:48秦庄襄王二年,上将军蒙骜率领30多万秦军大举东进,终败于信陵君斡旋下的六国合纵。然而胜秦之后,本该风光无限的信陵君却再次被罢,郁郁而终。秦庄襄王就在秦军战败的此年冬天,被贬黜的行人府长官王绾便带着丞相吕不韦的殷殷嘱托出使魏国了。王绾此行的目的很明确,编造谣言,用间魏国君臣,陷害信陵君,为秦国日后东出
2025-04-29 00:44:00战国传奇:信陵君微服访贤士,魏如姬舍身救信陵斯时,赵国有一处士毛公,隐居于博徒;有一处士薛公,隐居于卖酒之家。信陵君素闻其贤名,派朱亥授命访之,二人匿不肯见。忽一日,信陵君跟踪二人,知毛公在薛公之家,不用车马,单派朱亥一人跟随,微服徒步,假作买酒之人,直造其所,与二人相见。二人刚据垆共饮,信陵君遂直
2025-04-29 00:06:0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