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可以说是北洋三杰中最大的实权派。袁世凯生前和段祺瑞多有不合,却又不得不用他。
袁世凯临死前托孤寄命的一共有4个人,段祺瑞,王士珍,张振芳,徐世昌,还有“太子”袁克定。袁临死前口中只说出约法两个字,约法有新有旧。旧约法规定,总统不能履行职权时,应由副总统继任。袁世凯自己弄的新约法规定,关于总统的继任者应由现任总统提名三个人,写在名单上藏之金匮石屋,待总统死后取出来,在三位候选人中,决出一人继任总统,袁世凯写下的三个人的名字是黎元洪,徐世昌和段祺瑞。据说段祺瑞这个名字原来写的是袁克定,但是袁临死前眼看大势已去,众叛亲离,知道自己死后,众人不可能拥立他的儿子,所以瞒着袁克定偷偷改成了段祺瑞。
这是袁世凯去世以后几位大佬推举总统时候,徐世昌说的原话:
袁大总统逝世,举国悲痛,然国不可一日无主,否则国家就会大乱。世昌与故总统相交数十年,素来无意名位,得相城缪爱,忝列金匮名单之中,实在惶恐。世昌在此向诸位声明,世昌无心总统大位。依我之愚见,黎副总统继任大总统之位是再合适不过了。
相反,如果力捧段祺瑞做总统,就可能引起北洋内部其他势力,尤其是冯国璋的反对,这搞不好就会导致北洋内斗,引发内战。徐世昌为了北洋整体利益,故而推荐比较弱势的黎元洪出来当这个傀儡。
当时护国军和北洋军还在对立,护国军方面坚持根据旧约法由副总统黎元洪继任。而根据新的约法,黎的名字也写在第1位。段祺瑞虽是北洋正统,大权独揽,却也难在法理上找到说辞。
在实际情况来看,袁世凯死后,他培植的北洋军阀也面临分裂的危险。这个时候如果段出来当总统,实际上对维护北洋派的团结也是不利的,容易引起内斗。而黎元洪性格软弱,人称黎菩萨,以副总统的名义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没有实权。如果黎元洪做了总统,因为其没有北洋背景,北洋军人便会马上视其为异己,对黎有所防备。因为他是外人,他当了总统反而有利于北洋的团结。所以拥护黎元洪当总统,对段祺瑞来说,也是把北洋派笼络在自己周围的一种手段。拥护黎元洪来做总统,护国军也会同意,也避免了北洋派成为众矢之的,同时黎虽然声望比较高,却没有任何实权,方便作为傀儡操控。
虽是如此,但段祺瑞心里也是非常不甘。他从清末官爵比黎元洪就高很多,从心里比较鄙视黎。这在一件小事中可以看得出来:顾命大臣们商议定了由黎来接任总统之后,段祺瑞叫张国淦一起去拜访黎元洪。进入客厅后,段祺瑞向黎三鞠躬,黎欠身答礼后段便落座一直不开口,三人六目相对,呆坐了大半个小时以后,段才起身告辞,黎元洪一头雾水。这充分说明了,段不得不抬举黎当总统,但是内心又对此事反感无奈的复杂心情。
袁世凯采用的总统制,总统集大权于一身。而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实际上采用的是责任内阁制,段祺瑞作为内阁总理,拥有实权。黎元洪就职之后,没有实际力量,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决定权,只能是在定好的事情上签字盖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不合,也有其历史原因。黎元洪做湖北都督时,袁世凯几乎是以绑票的形式,把黎元洪从湖北押送到北京,从此以后被软禁在北京,做了政治俘虏,抓他过来的人他的人就是段祺瑞。袁死后,段祺瑞去见黎,又是一言不发,简直是对其羞辱。但一直认为是他自己抬举黎做总统,事实如果不是段祺瑞出面拥黎,北洋派的军人也不可能拥黎做大位。黎元洪接任总统后,段祺瑞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黎段一直不合,势同水火。所有段推举主张的事情,不管有没有道理,黎一般都会反对。最后推退冯国璋,就是不给段当总统。
有句话叫做“虎毒不食子”,为什么石碏会杀死自己的儿子呢?今天让我们来仔细品读一下《左传》之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春秋时期,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的妹妹为妻,名叫庄姜。庄姜长得很美,卫国人特地为她作了一首诗叫《硕人》。但是庄姜没有生孩子,后来卫庄公又娶了一个陈国女子,名叫厉妫。厉妫生下一子孝伯,可惜孝伯又夭
2024-11-23 10:45:31历史上的陆游,是个非常长寿的诗人,85岁!可你别以为他生活顺遂才如此长寿,他的一生,非常不得意!心有所爱,却不能长相守,又被迫娶了别人;胸怀壮志,却仕途坎坷,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让我们推开这扇历史的门,看看陆游漫长却悲哀的生平。陆游这长寿的一生,很是悲催。但简单来说,基本用三首诗就可以概括
2024-11-23 10:31:26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石厚说:“我父亲当年在朝廷里人人敬佩,主公要是把他老人家请出来,与共国政,您的君位也就稳了。”州吁想着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支持他,或许比打仗有用,就命石厚取白璧一双,白粟五百钟,请石碏入朝议事,石碏
2024-11-23 10:16:2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秋谁堪仲伯间。岁月如流,功名似梦。一片豪情雄心,化做无限感伤悲愤。一代文豪陆游,一生宦海浮沉,天资慷慨,独以为国复仇雪耻为己任。早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一首“钗头凤”成为一时佳话,千古
2024-11-23 09:46:52再读陆游这首词最早见于语文课本,当时对它的了解仅限于: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心情。究竟是何志未酬呢?当时老师大抵是讲过的,但是记忆已模糊不清了。再次翻看这首词已是相隔数十年了。在了解过南宋历史之后,似乎可以感受到陆游当时的心情了。坎坷的应试之路陆游
2024-11-23 09:17:40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