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可以说是北洋三杰中最大的实权派。袁世凯生前和段祺瑞多有不合,却又不得不用他。
袁世凯临死前托孤寄命的一共有4个人,段祺瑞,王士珍,张振芳,徐世昌,还有“太子”袁克定。袁临死前口中只说出约法两个字,约法有新有旧。旧约法规定,总统不能履行职权时,应由副总统继任。袁世凯自己弄的新约法规定,关于总统的继任者应由现任总统提名三个人,写在名单上藏之金匮石屋,待总统死后取出来,在三位候选人中,决出一人继任总统,袁世凯写下的三个人的名字是黎元洪,徐世昌和段祺瑞。据说段祺瑞这个名字原来写的是袁克定,但是袁临死前眼看大势已去,众叛亲离,知道自己死后,众人不可能拥立他的儿子,所以瞒着袁克定偷偷改成了段祺瑞。
这是袁世凯去世以后几位大佬推举总统时候,徐世昌说的原话:
袁大总统逝世,举国悲痛,然国不可一日无主,否则国家就会大乱。世昌与故总统相交数十年,素来无意名位,得相城缪爱,忝列金匮名单之中,实在惶恐。世昌在此向诸位声明,世昌无心总统大位。依我之愚见,黎副总统继任大总统之位是再合适不过了。
相反,如果力捧段祺瑞做总统,就可能引起北洋内部其他势力,尤其是冯国璋的反对,这搞不好就会导致北洋内斗,引发内战。徐世昌为了北洋整体利益,故而推荐比较弱势的黎元洪出来当这个傀儡。
当时护国军和北洋军还在对立,护国军方面坚持根据旧约法由副总统黎元洪继任。而根据新的约法,黎的名字也写在第1位。段祺瑞虽是北洋正统,大权独揽,却也难在法理上找到说辞。
在实际情况来看,袁世凯死后,他培植的北洋军阀也面临分裂的危险。这个时候如果段出来当总统,实际上对维护北洋派的团结也是不利的,容易引起内斗。而黎元洪性格软弱,人称黎菩萨,以副总统的名义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没有实权。如果黎元洪做了总统,因为其没有北洋背景,北洋军人便会马上视其为异己,对黎有所防备。因为他是外人,他当了总统反而有利于北洋的团结。所以拥护黎元洪当总统,对段祺瑞来说,也是把北洋派笼络在自己周围的一种手段。拥护黎元洪来做总统,护国军也会同意,也避免了北洋派成为众矢之的,同时黎虽然声望比较高,却没有任何实权,方便作为傀儡操控。
虽是如此,但段祺瑞心里也是非常不甘。他从清末官爵比黎元洪就高很多,从心里比较鄙视黎。这在一件小事中可以看得出来:顾命大臣们商议定了由黎来接任总统之后,段祺瑞叫张国淦一起去拜访黎元洪。进入客厅后,段祺瑞向黎三鞠躬,黎欠身答礼后段便落座一直不开口,三人六目相对,呆坐了大半个小时以后,段才起身告辞,黎元洪一头雾水。这充分说明了,段不得不抬举黎当总统,但是内心又对此事反感无奈的复杂心情。
袁世凯采用的总统制,总统集大权于一身。而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实际上采用的是责任内阁制,段祺瑞作为内阁总理,拥有实权。黎元洪就职之后,没有实际力量,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决定权,只能是在定好的事情上签字盖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不合,也有其历史原因。黎元洪做湖北都督时,袁世凯几乎是以绑票的形式,把黎元洪从湖北押送到北京,从此以后被软禁在北京,做了政治俘虏,抓他过来的人他的人就是段祺瑞。袁死后,段祺瑞去见黎,又是一言不发,简直是对其羞辱。但一直认为是他自己抬举黎做总统,事实如果不是段祺瑞出面拥黎,北洋派的军人也不可能拥黎做大位。黎元洪接任总统后,段祺瑞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黎段一直不合,势同水火。所有段推举主张的事情,不管有没有道理,黎一般都会反对。最后推退冯国璋,就是不给段当总统。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