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是152年前出生的人,年代久远,如今的年轻人对他可能知之甚少,但在民国年间,他的大名让人如雷贯耳,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师级人物。历史上更多把他定性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其实,他本质上更是个一流的大学问家,也是个一等的真性情之人。
民国大师章太炎
能当得上“大师”这个称谓的,那就一定要在某个领域里取得举世公认的卓绝成就,成为该领域泰山北斗级的人物。章太炎就无愧于“大师”这个称号。
章太炎被誉为“一代儒宗”,儒学代表作有《儒术新论》《订孔》等。此外,他还涉猎极广,在经学、哲学、文学、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非凡造诣。《章太炎全集》被称作“中国文化百科全书”。
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如果对章太炎能被称为“大师”还心存疑惑,那么,我们不妨看看章太炎的学生都是些什么人物吧!“五四运动”后北大的诸多名教授都出自章太炎门下,比如,黄侃、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鲁迅)和周作人、沈兼士等。
鲁迅是章太炎的学生,而且鲁迅本人在民国年间也已经成为一位大师级人物,但在章太炎眼里,他最得意的弟子却不是鲁迅。章太炎曾经仿效太平天国把他最得意的五个学生封为“五王”:天王黄侃,东王汪东,西王朱希祖,南王钱玄同,北王吴承仕。
1918年,27岁的北大教授胡适讲授《中国哲学史》,就大量借鉴和沿用了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下卷“诸子学”中的观点,章太炎对胡适在中国哲学史方面的研究不怎么认可,可胡适对章太炎的学问却极为推崇,认为章太炎的古文是中国“五十年来第一”。
黄侃是章太炎最得意的五大弟子之首,他的拜师经历很有戏剧性,也颇能体现章太炎一流学问家和一等真性情的风范。
黄侃20岁左右在日本留学时,刚好住在章太炎家楼上,一天晚上黄侃尿急,懒得下楼,就干脆站在窗边,扒下裤子就直接把一泡滚烫的尿酣畅淋漓地射向窗外。这一壮举恰好被章太炎发觉,气得破口大骂。
黄侃听到有人骂他,当仁不让回骂,两人在骂人方面遣词造句都是绝顶高手,感觉棋逢对手,于是,两人展开生平绝学让骂战升级,骂着骂着,黄侃越来越意识对方绝非等闲之辈,赶紧下楼打听,才知道对方竟然是赫赫大名的章太炎,好学的黄侃二话不说当即跪下磕头,拜章太炎为师。
章太炎的得意弟子黄侃
章太炎的学问精妙高深,但最大的特点就是比较晦涩难懂,就从他给4个女儿取的名字就知道他的学问有多高深晦涩了。
长女章㸚(音“lǐ”), 二女章叕(音“zhuó”), 三女章㠭(“展”的古字,音“zhǎn”),四女章㗊(雷的古字,音“ji”)。
这4个女儿的名字,放到现在来看,如果不是曾经特意百度过读音,就是大学教授估计都没几个人能读得出来。乍一看,给女儿取这样的名字似乎很拉风,实际上却把女儿给害惨了。据说,女儿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一直无人问津。
章太炎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直到有人指点他才弄明白,原来祸根就出在自己给女儿们取的名字上面,小伙子们没人认识这几个字,害怕和章家人接触了丢没学问的脸,大家都只好敬而远之。
章太炎也好玩,他闹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之后,马上隆重召开新闻发布会,特意向众人解释女儿的名字,经他这么一折腾,还别说,他的女儿们很快都成功地嫁了出去。
但凡天才式的学问家,都有一项超乎常人的拿手绝活,那就是惊为天人的记忆力,尤其是那些国学大师,更是乐此不疲地向世人展示他们的这种拿手绝活,章太炎也不例外。
一次章太炎调侃同事李书,说,你以“书”为名,那你读过多少书?李书说自己20岁才启蒙,读书不多。章太炎说,我6岁启蒙,到20岁时就读完了书。
李书本想刁难一下口气这么大的章太炎,就举出几段自己记得比较熟悉的经书来考问章太炎,不料章太炎不仅脱口而出,一字不差,甚至能准确告诉李书,这段话是哪部书的第几页第几段。惊得李书目瞪口呆。
袁世凯
章太炎是民国时期人尽皆知的“真性情”,他的真性情体现在爱憎分明,对于他看不惯的人和事,就要破口大骂,也不管这人权力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只要他看不惯,他照骂不误。其中为有名的例子就是章太炎骂袁世凯,要知道,骂袁世凯,这可是件冒着生命危险的事情啊!
袁世凯命人刺杀宋教仁,章太炎转而开始反袁,多次发表宣言声讨袁世凯。袁世凯差人诱骗章太炎进京,不料,章太炎进京后不但没见到袁世凯,反被袁世凯派人给监视起来。于是,章太炎干脆闯进总统府找袁世凯,袁世凯避而不见,章太炎就在会客室里使劲儿地问候了袁世凯的十八代祖宗。
这样骂袁世凯,章太炎还觉得不解恨,干脆在会客室里打砸一番,把茶具、花瓶都砸了个稀巴烂。于是,章太炎很快就被袁世凯派人关进龙泉寺给软禁了。在软禁期间,章太炎更是每日执着地骂袁世凯,把用不同字体写了“袁贼”的纸烧掉,嘴里大喊,袁贼烧死了!
不过,袁世凯倒也挺大度,章太炎在软禁期间不但毫发无损,袁世凯还供给他500大洋一月的生活费,派了一班人负责他的生活起居,这让章太炎的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悠哉,唯一的不便之处就是被软禁了,没什么自由。
对权贵人士这样的“真性情”,对普通人,章太炎也是这样的“真性情”。有一回,章太炎和朋友一起去一家茶楼喝茶。当他们进了茶楼的时候,只见两个穿着、长相都看上去比较斯文的人在喝茶、嗑瓜子、聊天。
章太炎和朋友进来后,径直坐在那两个正在聊天的斯文人身边,章太炎看到桌上有瓜子,也不管对方是否乐意,直接抓起瓜子就嗑起来,跟个没事的人似的继续和朋友聊天,把身边那两个斯文人看作无物。
这两个斯文人心里虽然不高兴,但也没发作出来,继续聊天。他们聊到了“使功不如使过”,却不知这句话出自何处,其中一个还怀疑这是西洋典故。这时,这两个斯文人突然听到有人砰的一下拍案而起,原来,章太炎听到他们谈话,忍不住拍桌子骂他们,竟然连《后汉书》里这个典故都没读过,竟然有脸在这里高谈阔论!
那两人本就对章太炎不打招呼就吃他们瓜子的无礼举动窝了一肚子的火,当下反唇相讥,反击说章太炎像土匪一样抓起别人的瓜子就往自己嘴里扔,一点读书人的基本礼节都不懂!章太炎一听,更火了,二话不说扑上来就和他们厮打起来。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