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很多人研究苏联的历史,既研究他的成功经验,也研究苏联的失败。不过更多的放在苏联崩溃上。而苏联崩溃的原因,现在基本定位在戈尔巴乔夫的瞎改革,最终把苏共的执政地位取消,这就造成了严重问题。所以戈尔巴乔夫承担苏联崩溃的主要责任,也没毛病。
但戈尔巴乔夫可不是平白无故就下定这样大的决心,能把苏联搞垮,要知道这可是他的祖国,除非这个人脑子不正常。但脑子有毛病,也不可能被选为苏联元首。因此,有两个原因可以断定戈尔巴乔夫为什么这样做。一是他骨子里已经扎下搞垮苏联的决心。二是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三是受到外力的影响。
研究戈尔巴乔夫的会发现,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的那一套,与赫鲁晓夫当时的改革差不多,就是赫氏的改革的翻版。而且戈尔巴乔夫受赫鲁晓夫影响最大。
赫鲁晓夫执政时,他的一系列改革,让苏联人思想放开,特别是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的时候,把苏联及华约组织国家的民众思想全搞乱了。出人意料的是戈尔巴乔夫却赞同赫鲁晓夫的做法,不过戈尔巴乔夫不想公开表达而已。即使他掌权后,也不敢公开表示赞同赫鲁晓夫的改革,不过他却把赫鲁晓夫的改革那一套,拿来继续用,只是老酒换新瓶,没什么新意,但戈尔巴乔夫却又加入西方因素,不断触动苏联的根基,最终苏共失去执政地位,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
所以从这些逻辑原因来看,赫鲁晓夫才是最初给苏联崩溃埋雷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看看赫鲁晓夫的做法就明白了。
赫鲁晓夫是斯大林培养的人,赫鲁晓夫之所以被斯大林重用,主要原因还是赫鲁晓夫会说话,能忽悠。他不断吹捧斯大林,但实际上呢,他内心对斯大林极其反感。
因为斯大林铁腕执政,当时很多人对斯大林又怕又恨,有些人害怕一时出错,被斯大林收拾。但斯大林这样做,也是为了苏联发展,巩固其统治。
那时很多人害怕斯大林,对其言听计从。1939年3月,苏共18大时,赫鲁晓夫在发言中,对斯大林一通忽悠,把斯大林吹捧了32次。
1952年,在苏共19大上,赫鲁晓夫再次吹捧斯大林,用尽了美言。
1954年,斯大林病逝一周年后,当时斯大林的人还掌握权力,像马林科夫、贝利亚还在。赫鲁晓夫依然吹捧斯大林,把说成“导师”、“天才”等,让人听了都肉麻。
但苏共二十大时,赫鲁晓夫彻底掌权,他炮制了《秘密报告》,把斯大林一通臭骂,把斯大林贬损到一无是处,骂他是“强盗”、“混蛋”、“白痴”、“独裁者”等,把最恶毒的表述都用在斯大林身上。
赫鲁晓夫还否认历史,认为斯大林卫国战争中没有警惕,战争爆发后,慌慌张张,无所适从,瞎指挥。
苏联22大后,赫鲁晓夫竟然做出一个惊人的动作,下令把斯大林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并火化,不让他享有与列宁同等的地位。
赫鲁晓夫丑化、否定、贬损斯大林后,给苏联党内和苏联群众中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民众一直把斯大林当成国家偶像,也见证了斯大林带领打赢卫国战争,实现强大。现在赫鲁晓夫让他们否定斯大林,一时间很多人无法接受。但那些青年学生却接受了。
赫鲁晓夫否定苏联历史,否定丑化斯大林,让西方看到了机会。西方国家迅速以此为突破口,也加入抹黑丑化斯大林中,杜撰了很多斯大林的笑话和段子,而且把斯大林描述成一个魔鬼,苏联社会思想更为混乱,民众不知所从。一些曾被斯大林流放的民众家庭,对批判斯大更是欢呼雀跃。此时戈尔巴乔夫等人,正是在这种否定斯大林的意识形态变化中,形成了新的价值观。
而戈尔巴乔夫的祖父曾因战争年代私藏粮食被劳教过,他小时就听到家人对斯大林的不满。现在又赶上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戈尔巴乔夫就成为赫鲁晓夫的支持者,而且头脑里已经深扎了这种被西方洗过的意识形态。
所以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他不仅进一步否定斯大林,甚至否定列宁,否定整个苏联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了苏共执政地位,苏联必然崩溃。
其实人无完人,谁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斯大林作为苏联历史上重要的领导人,也是苏联的开创者之一,他为苏联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当然斯大林也不是完人,他当然有错。
因为苏联建立本身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一种新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问题,犯错也是难免的。但从苏联整个发展成就来看,斯大林功大于过,至少他带领苏联实现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加,成为一个可以与美国比拼的超级大国,这一点连丘吉尔都认可斯大林。
现在有人认为,苏联崩溃与当时斯大林高压统治有关,其实这样说是不了解苏联历史的。苏联历史上发展证明,苏联模式虽然有其局限性,但直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依然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而且苏联的经济总量超过欧洲经济总量。苏联在科学技术上领先全球,就连美国都不得不佩服苏联。
苏联在与美国竞争中,重工业发达,轻工业不行,但并不妨碍苏联发展。而苏联是经过5任领导人才崩溃,如果再从斯大林身上找原因,显然是对斯大林的不公。
有人说斯大林是“暴君”,认为他当时下手太狠,但从苏联历史上资料中,你会发现,斯大林为巩固统治而下手的人并没有多少,而是后来把所有事件及灾难死亡人数,都往斯大林上身靠,甚至把一些真正犯罪也洗成白的,把一些因为灾害而死亡的人也安在斯大林身上,这就让人对斯大林更加痛恨,再加上西方推波助澜,让民众对斯大林痛恨更为强烈,这种仇恨也推动了苏联崩溃。
从苏联崩溃的原因看,其实从赫鲁晓夫时期就埋下“雷”,这个雷早晚要引爆,什么时候引爆只是迟早的事。因为他们把斯大林打倒了,让苏联发展失去了根基,就相当于你盖楼,不断往上盖,却破坏了地基。地基如果被破坏,早晚大楼要塌的。
我国之所以稳定发展,与苏联走了截然不同的路。我们制度与苏联一样,但我们比苏联传承的好,一代又一代传承,并没有一代否认一代的问题,这就保证国家发展平稳前行。
从苏联崩溃的教训看,赫鲁晓夫最早破坏了苏联根基,让苏联失去了传承。而赫鲁晓夫这种做法带有私人恩怨,把个人对斯大林不满带到了执政中,这就造成了不可逆转的错误。
诚然,二战时,斯大林铁腕对下属很严厉,而且赫鲁晓夫儿子参加二战,但被俘投降德军。后来被救出来后,被送到军事法庭审判,之后被处死。这让赫鲁晓夫产生了不满,从而把不满累积成怨恨,进而全面否定斯大林。但赫鲁晓夫或许没想到,斯大林儿子在战争中被俘,最后死于集中营。在战争的特殊时期,作为高层领导,必须要有大义灭亲以及甘愿牺牲奉献的风格,否则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人。而斯大林做到了,赫鲁晓夫也做到了,但他最终掩盖了仇恨,成为两面人。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