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丁悚简介介绍作品(看展览|从艺术家丁悚的“社交摄影”,看他的民国朋友圈)

19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23 08:14:52    

丁悚(1891—1969)是民国时期上海视觉文化发生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是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商业文化的先驱与实践者,也是丰富多彩的上海都市文化的引领者。

2023年1月1日,“慕琴生涯——丁悚诞辰一百三十周年文献艺术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开幕,展览展示了丁悚一生中多样的艺术创作。在艺术上,丁悚是个多面手。他少小先习洋画,再攻水墨,后又投身商业美术,画技名震沪上。举凡民国时代的各种视觉表达与传达样式,他无不与事。摄影也是其中之一。当早年民国的新兴城市中产人士流行摄影时,丁悚早已是摄影的行家里手了。因痴迷摄影,丁悚加入由郎静山、陈万里等创办的中华摄影学社,推动了中国现代摄影的发展。

康有为。摄于1921年

祁佛青和夫人。摄于20世纪20年代

晏摩氏女校学生。摄于1926年

左竹修(辛酉剧社社员)。摄于1929年

丁一英(丁悚之女)。摄于20世纪20年代

丁一英(丁悚之女)。刊于《文华》,1930年第6期

丁悚与孙子孙女外孙女的合影。摄于1962年

本次展览中的一个独立展厅,所有展品均由照片构成,呈现出丁悚丰富多彩的人生和社交生活,他所拍摄的一些肖像照片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的民国朋友圈。1930年代,丁悚爱上歌舞表演和流行乐曲,与黎锦晖、王人美、周璇、薛玲仙、严华等明月社诸子往来密切。热衷摄影的丁悚总是随身携带相机,为友人拍照留影。而朋友们也经常以照片馈赠,这些珍贵照片被丁悚悉数纳入相册珍藏。这些照片主要拍摄于上世纪10年代至30年代。她们大方得体,轻盈放松,展现了民国时期人们的服饰、气质与精神面貌。“爷爷大概有13本相册被保留下来,照片里的人的故事大多已经被遗忘,仅有的资料多为后人查资料所得。”丁悚的孙子丁夏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道。

潘雪艳。刊于《紫罗兰》,1928年[第3卷 第16期 第4页]

名伶潘雪艳。摄于1928年

名伶潘雪艳。摄于1928年

雪艳琴。刊于《金刚钻》,1930年11月15日

丁悚去世的时候,丁夏只有7岁。尽管对于爷爷的记忆已经很淡了,但丁夏看到照片依然忆起了一些事。“爷爷的朋友特别多,他们以前会去半淞园,康脑脱路(今康定路)上的徐园,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还有上方花园(常熟路华亭路)拍照,他在给月份牌取景的时候拍了不少照片。从1925年下半年到1969年,丁悚一直在顺昌路居住。他曾在顺昌路上面的上海美专任教,由于办学的缘故,他也在去郊区写生的过程中拍照。当时,出了徐家汇就算是郊区了,所以照片里你看到许多农田为背景的都是在‘郊区’拍的。”丁夏说。

陆蕴玉女士(严独鹤夫人)

陆蕴玉女士(严独鹤夫人)。摄于1928年

盛守白女士(美专学生,粱中铭夫人)

盛守白(左)、雪艳琴。刊于《时事新画》1930年11月15日

舞女媛媛,摄于1936年

舞女媛媛,摄于1936年

蔡致和女士。摄于1929年,刊于《红玫瑰》1929年第5卷第32期

“爷爷的照片都是自己放自己印的,我自己也拍照,发现自己拍的影调和他的照片不能比。他拍的照片清晰度细腻度都很好。一点不输如今的图像质量。可能与相机有关。”丁夏说。根据画面构图和人物大小,以及透视关系,丁悚应当是使用了适合拍摄人像的中焦距段镜头,焦外虚化与人物表现十分迷人,有一种电影镜头的感觉。时光过去了100年过去了,一个轮回,这恰恰是这十多年来摄影人愈发追求的“空气感”,焦外“迷离感”。其次,他的很多照片都是在散射光的天气下拍摄完成,对于人的肤质,衣服质地,光比控制相对容易控制。

郑十云女士(陈定山夫人)

郑十云女士(陈定山夫人)。摄于1937年

潘雪艳。刊于《上海漫画》杂志第29期1928年11月3日

潘雪艳。刊于《上海漫画》杂志第29期1928年11月3日

除了相机镜头的使用和拍摄时间的选择,丁悚也对某些照片人物的摆姿进行了设计。从照片里,我们不难看出摄影师丁悚的真诚以及他与被摄对象之间的某种默契,她们的打扮、姿势、面部的表情,乃至自我表现,或自然流露出的举止,无不透露出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和亲密感。这也是照片迷人的关键所在。

丁悚的才华使得他在上海美专初创时期就应刘海粟之邀在美专任教,任教时期也相当的长,还曾一度出任美专教务长。作为摄影家的丁悚创作手法全面、创作观念新颖,他的摄影作品常散见于当时的各种报刊,其中既有艺术摄影(包括人体摄影和画意摄影),也有属于报道性质的时装摄影和社交摄影(名人名媛的肖像照片)。本展览策展人顾铮先生认为,他的“社交摄影”对于今天了解当时一些活跃于社交场合人物的辨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也是一种视觉文献。

《画室里的春光》的人体摄影,1934年第5期的《青青电影》中发表

由于工作上与上海美专的关系,丁悚摄影的创作面向也很开阔,其中涉及到与人体绘画有关的人体摄影。在1934年第5期的《青青电影》中丁悚发表了题为《画室里的春光》的人体摄影作品。“这张照片也许可以和《上海画报》报头的美专写生联系起来考虑”,顾铮就此分析,“我们无法确认这张照片是何时、在什么情景下拍摄,但是照片中模特背后的幕布、她脚边的笔筒以及画笔,包括《画室里的春光》这个名字,在一定程度上也许和美专人体写生课是不是有联系?”

沧海一粟,本文选取丁悚若干张摄影作品,一窥他的摄影艺术和视觉文献性。展览现场通过五个单元767件作品和文献,还原作为教育家、艺术家和都市文化引领者——丁悚的极为丰富的艺术人生,依此学界将对海派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获得更多资源,观众也将一睹二十世纪早期上海城市海派文化发展的盛况。

展览:“慕琴生涯——丁悚诞辰一百三十周年文献艺术展”

展览地址:刘海粟美术馆一、二号展厅及序厅(延安西路1609号)

展出时间: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2月15日

相关文章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三国东吴:威权震主,自致颠覆的五位权臣

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

杨朱、墨子都是什么主张?为何孟子批他们“无君无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

齐国名臣邹忌,到底是辅佐齐威王称霸的贤臣,还是嫉贤妒能的奸臣

01韬光养晦,邹忌等待好时机故事要从齐桓公田午十八年(前357)说起,那一年齐桓公逝世,他的儿子田因齐即位,史称齐威王。大家会好奇齐国不是姜太公的封地吗,怎么会变成姓田的呢?因为这里有段比较复杂的权力更迭,那就简单交代一下,陈国公子灭国后,逃到了齐国,改为田姓,不断实行仁政,一步步攫取姜氏的权力。等

2025-09-03 03:02:33

邹忌:我不但讽齐王纳谏,还赶跑了田忌和孙膑

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把邹忌描写成一位善于自省而又清醒的人,看起来着实是齐国的贤臣。成语“田忌赛马”的主人公田忌和孙膑,是齐国两位很有才能的人。在当时的齐国,邹忌相当于是丞相;田忌是宗室,在孙膑的帮助下善于军事,田忌和邹忌,也就是一将一相。我们能在田忌和邹忌身上看到传说中的将相和吗?事实上,邹忌不

2025-09-02 01:16:3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