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悚(1891—1969)是民国时期上海视觉文化发生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是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商业文化的先驱与实践者,也是丰富多彩的上海都市文化的引领者。
2023年1月1日,“慕琴生涯——丁悚诞辰一百三十周年文献艺术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开幕,展览展示了丁悚一生中多样的艺术创作。在艺术上,丁悚是个多面手。他少小先习洋画,再攻水墨,后又投身商业美术,画技名震沪上。举凡民国时代的各种视觉表达与传达样式,他无不与事。摄影也是其中之一。当早年民国的新兴城市中产人士流行摄影时,丁悚早已是摄影的行家里手了。因痴迷摄影,丁悚加入由郎静山、陈万里等创办的中华摄影学社,推动了中国现代摄影的发展。
康有为。摄于1921年
祁佛青和夫人。摄于20世纪20年代
晏摩氏女校学生。摄于1926年
左竹修(辛酉剧社社员)。摄于1929年
丁一英(丁悚之女)。摄于20世纪20年代
丁一英(丁悚之女)。刊于《文华》,1930年第6期
丁悚与孙子孙女外孙女的合影。摄于1962年
本次展览中的一个独立展厅,所有展品均由照片构成,呈现出丁悚丰富多彩的人生和社交生活,他所拍摄的一些肖像照片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的民国朋友圈。1930年代,丁悚爱上歌舞表演和流行乐曲,与黎锦晖、王人美、周璇、薛玲仙、严华等明月社诸子往来密切。热衷摄影的丁悚总是随身携带相机,为友人拍照留影。而朋友们也经常以照片馈赠,这些珍贵照片被丁悚悉数纳入相册珍藏。这些照片主要拍摄于上世纪10年代至30年代。她们大方得体,轻盈放松,展现了民国时期人们的服饰、气质与精神面貌。“爷爷大概有13本相册被保留下来,照片里的人的故事大多已经被遗忘,仅有的资料多为后人查资料所得。”丁悚的孙子丁夏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道。
潘雪艳。刊于《紫罗兰》,1928年[第3卷 第16期 第4页]
名伶潘雪艳。摄于1928年
名伶潘雪艳。摄于1928年
雪艳琴。刊于《金刚钻》,1930年11月15日
丁悚去世的时候,丁夏只有7岁。尽管对于爷爷的记忆已经很淡了,但丁夏看到照片依然忆起了一些事。“爷爷的朋友特别多,他们以前会去半淞园,康脑脱路(今康定路)上的徐园,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还有上方花园(常熟路华亭路)拍照,他在给月份牌取景的时候拍了不少照片。从1925年下半年到1969年,丁悚一直在顺昌路居住。他曾在顺昌路上面的上海美专任教,由于办学的缘故,他也在去郊区写生的过程中拍照。当时,出了徐家汇就算是郊区了,所以照片里你看到许多农田为背景的都是在‘郊区’拍的。”丁夏说。
陆蕴玉女士(严独鹤夫人)
陆蕴玉女士(严独鹤夫人)。摄于1928年
盛守白女士(美专学生,粱中铭夫人)
盛守白(左)、雪艳琴。刊于《时事新画》1930年11月15日
舞女媛媛,摄于1936年
舞女媛媛,摄于1936年
蔡致和女士。摄于1929年,刊于《红玫瑰》1929年第5卷第32期
“爷爷的照片都是自己放自己印的,我自己也拍照,发现自己拍的影调和他的照片不能比。他拍的照片清晰度细腻度都很好。一点不输如今的图像质量。可能与相机有关。”丁夏说。根据画面构图和人物大小,以及透视关系,丁悚应当是使用了适合拍摄人像的中焦距段镜头,焦外虚化与人物表现十分迷人,有一种电影镜头的感觉。时光过去了100年过去了,一个轮回,这恰恰是这十多年来摄影人愈发追求的“空气感”,焦外“迷离感”。其次,他的很多照片都是在散射光的天气下拍摄完成,对于人的肤质,衣服质地,光比控制相对容易控制。
郑十云女士(陈定山夫人)
郑十云女士(陈定山夫人)。摄于1937年
潘雪艳。刊于《上海漫画》杂志第29期1928年11月3日
潘雪艳。刊于《上海漫画》杂志第29期1928年11月3日
除了相机镜头的使用和拍摄时间的选择,丁悚也对某些照片人物的摆姿进行了设计。从照片里,我们不难看出摄影师丁悚的真诚以及他与被摄对象之间的某种默契,她们的打扮、姿势、面部的表情,乃至自我表现,或自然流露出的举止,无不透露出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和亲密感。这也是照片迷人的关键所在。
丁悚的才华使得他在上海美专初创时期就应刘海粟之邀在美专任教,任教时期也相当的长,还曾一度出任美专教务长。作为摄影家的丁悚创作手法全面、创作观念新颖,他的摄影作品常散见于当时的各种报刊,其中既有艺术摄影(包括人体摄影和画意摄影),也有属于报道性质的时装摄影和社交摄影(名人名媛的肖像照片)。本展览策展人顾铮先生认为,他的“社交摄影”对于今天了解当时一些活跃于社交场合人物的辨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也是一种视觉文献。
《画室里的春光》的人体摄影,1934年第5期的《青青电影》中发表
由于工作上与上海美专的关系,丁悚摄影的创作面向也很开阔,其中涉及到与人体绘画有关的人体摄影。在1934年第5期的《青青电影》中丁悚发表了题为《画室里的春光》的人体摄影作品。“这张照片也许可以和《上海画报》报头的美专写生联系起来考虑”,顾铮就此分析,“我们无法确认这张照片是何时、在什么情景下拍摄,但是照片中模特背后的幕布、她脚边的笔筒以及画笔,包括《画室里的春光》这个名字,在一定程度上也许和美专人体写生课是不是有联系?”
沧海一粟,本文选取丁悚若干张摄影作品,一窥他的摄影艺术和视觉文献性。展览现场通过五个单元767件作品和文献,还原作为教育家、艺术家和都市文化引领者——丁悚的极为丰富的艺术人生,依此学界将对海派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获得更多资源,观众也将一睹二十世纪早期上海城市海派文化发展的盛况。
展览:“慕琴生涯——丁悚诞辰一百三十周年文献艺术展”
展览地址:刘海粟美术馆一、二号展厅及序厅(延安西路1609号)
展出时间: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2月15日
在信陵君魏无忌近乎传奇一般的事迹中,魏安釐王对其的猜忌几乎可以说是从始至终。在《魏公子列传》中,史家开篇就记有魏王因信陵君在赵廷的信息源而产生猜忌的情况,这种猜忌一直延续到了魏安釐王晚期,魏王在秦国散播的谣言下持续对信陵君持猜忌态度,一直到两人于同年逝世。这种说法甚至延续到了西汉初年,在魏国遗民口中
2025-05-04 02:10:04战国末期,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中,为何魏国魏无忌信陵君影响力最大?首先,信陵君,礼贤下士,广收天下人才,名声显达于诸侯,天下人才归附者多。其次,信陵君魏无忌才能出众。信陵君魏无忌派出门客,收集各国情报,对秦国一统天下,灭六国,深刻了解。所以,主张联纵抗秦,
2025-05-04 01:46:39李世民,生于公元五九八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卒于六四九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他的父亲李渊,隋朝末年官居太原留守。李世民少有大志,才智过人。他看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反隋的烈火四处燃起,多次劝说父亲起兵夺取隋朝的江山。李世民对李渊说:“现在主上无道,百姓困穷,天下大乱。大人如果拘守小节
2025-05-03 01:23:28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信陵君,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本名魏无忌,是魏召王的小儿子。魏召王去世后,魏安釐王即位,他封魏无忌为信陵君。信陵君和魏安釐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话说有一天,信陵君和魏安釐王在下棋。突然传来警报:赵国军队入侵边界。魏王赶紧放下棋子,打算找大臣来商议。信陵君却告诉魏王是赵王在边境打猎,
2025-05-03 00:43:12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心狠手辣的“坏人”,有人则认为她是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杰出女性。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位传奇女性,看看她到底是“坏人”还是智者。先来说说很多人认为武则天是“坏人”的理由。在那些反对她的人眼中,武则天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孩子。比如
2025-05-02 01:05:1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