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兰花这种神奇的花卉,自从面世就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的目光,在中国十大名花之中,它排名首位,无论是飘逸的叶姿和无与伦比的王者兰香,在所有花卉中找不出能与之相媲美者。
在漫长的岁月中,兰花逐渐形成了稳定的交易市场,全国爱兰人士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呈指数级增长,各地兰协、大型兰园、兰花基地也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给人们引种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国兰市场的健康发展。就拿本地兰花市场来说,一般每三天一个交易日,附近几个县的爱兰人士汇聚一堂,欣赏着各自收藏的精品兰花,现场交易更是数不胜数。
今天我们不谈市场,也不谈名品,着重说一说名人名兰背后的故事,希望给即将从事兰花行业的从兰者一点警示和参考。
说起春剑中透艺名品:天骄,我想四川、云南、贵州的资深兰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15年最高成交价49万一苗的价格风靡四川兰家,带动了春剑艺草市场的活跃。然而对天骄背后的发掘者和守护者却很少有人知道,正是因为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才让这颗传世精品永远流传了下来,他的名字叫莫岱祥,本地兰友亲切称呼他为莫老爷子。
莫老是都江堰市人,从青年时代就痴迷兰花,在兰花领域已经深耕四五十年,识兰水平更是一流。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和青年人能打成一片,也常常帮助年轻人免费鉴别兰花,以及种养兰花和引种兰花,在附近几个县的声誉极好。在川兰高端名品中,经他发掘和命名的就高达十余,如春兰名品紫阳素。
说到天骄的收藏,莫老说完全是当时的运气,记得那是在1998年的秋天,当时都江堰职业挖兰人王大勇准备上山采集兰花,青城山林、汶川、大邑都已去过,这次选择的采集地点就定在了崇州市三郎镇境内。三郎镇群峰环绕,层峦叠嶂,本地职业挖兰人不多,而且越往九龙沟深山,原始森林更多,之前有人在这里挖到过送春中透和春兰黑素。但由于此地经常有熊和野猪出没,曾经也出现过熊伤人事件,因此不少挖兰人都不愿去冒这个险,纵然此地挖到好草的几率很高。
都江堰离三郎镇也就是30公里左右,王大勇骑着摩托车没多久就赶到了,他将摩托车寄放在村民家中,带上食物和水就上山了,他希望在这里待上一个星期,然后走遍附近几个山脉的堂口,主要根据山脉的走势以及水流的方向来寻找兰花。
在山上寻找了一段时间后,也确实在几个堂口找到了不少春兰、春剑龙根苗,其中有不少还是叶型草,他只带回了十几颗看上去可能会出好花的赌草就回来了。之后几天,他一直在附近山脉寻找,后来也找到了五六颗边草,有春兰也有春剑。在第七天的时候,他搜寻兰花来到了一个叫昌家庙的地方。
该地在以前是个庙宇,但由于年久失修,庙宇已经完全荒废,房梁也已经倒塌,院坝里的杂草也有一人多高,附近的松树林长势非常茂盛,里面也没有什么杂草,枯枝朽木非常多。从职业挖兰人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地方很容易寻到好兰花。于是他就拿上口袋前去寻找,在寻找了几个小时之后,终于在一处崖壁旁边的朽木中找到了一颗两苗带龙根的雪白大中透。当时的激动心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用他的话说,挖兰数十年,这样雪白的艺草还是第一次遇到。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该兰挖了出来,并且连忙下山用农户的座机给都江堰的莫岱祥打了电话。
莫老听完详细挖草经过后,叫他赶快回来。当天夜里,王大勇就带着草来到了莫老家中,莫老看到此花,顿时大吃一惊,从已被虫啃掉的老草看,这是一颗进化大中透草,但没有想到第二代出来,艺就已经达到巅峰。王大勇也直接说出了他愿意将该草转让的想法,因为他毕竟是职业挖兰人,不是兰花收藏家,家里几口人等着买米下锅呢。
莫老也非常厚待朋友,当即决定出两万元将这两苗草拿下,要知道,那是在1998年,2万元可以说是一笔巨款,而且比当时市场价位高出许多。
后来,莫老就专心培育此花,时间到了2006年,该花在莫老手里有了三十苗左右,此时的国兰市场迎来了第二次巅峰时刻,不少人上门希望分种此花,但都被莫老以量少为由拒绝。其实,他当时的想法是要栽到一百苗才出售。但由于是纯自然栽培,还要再花上几年的功夫。2008年后,国兰市场风云突变,很多名品变得无人问津,但莫老依然无动于衷,依然对这颗兰花以极好的呵护,不管是植料还是环境,都用当时最好的。
2013年的时候,沉寂几年的兰市又开始热闹起来,不少人又开始转行玩起了兰花。此时莫老手里,该花已经有了120苗左右。附近几个县的资深兰友也如愿引得此种,价格依然是一万元一苗,买卖双方都非常高兴,也说莫老值得尊敬,没有因为是自己培育的独家新种而漫天要价。
到了2015年的时候,云南艺草市场极其活跃,不少云南大佬们组团来四川搜集春剑中透,以便带回云南很赚一笔,在对比了众多艺草后,莫老的这颗艺草成为了他们引种的首要目标,因为它的中透艺向极其稳定。价格也随着买草人数的变多而水涨船高,云南大佬甚至出到了49万一苗收购,记得云南大佬李某龙收购了三苗苗,然后转手一出,就获利了上百万元。
此后几年,莫老在这个品种上每年都有一定量的出售,有人给他算过一笔账,该品卖了这么多年,目前已经获利2000多万元,而且还有那么多种苗。不过从他的为人处世来说,简直无可挑剔,正所谓德能配位,在兰花行当里面也是如此。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