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韦神北大个人资料(北大“韦神”家庭背景揭秘: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是这样教育他的)

19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24 18:16:37    

一个孩子的成长成才不仅仅要靠学校,父母的教育也至关重要。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倾注了心血、教育方式是怎样的…这些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成才。北大的韦东奕人称“韦神”,他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家庭教育熏陶。那么“韦神”到底拥有怎样的家庭背景?他的父母对他又是怎样的教育方式?让我们一起来揭晓。

首先,让我们一起看一下“韦神”的简历,据公开资料显示:

韦东奕,1991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浙江东阳人,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韦东奕于2007年升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08年高一时参加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满分获得金牌 ;2009年高二时参加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满分获得金牌;2010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就读;2014年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硕博连读;2018年博士毕业后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助理教授 ;2021年获得达摩院青橙奖。

韦东奕各种奖项在高中时拿到手软,更是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毕业后更是留校任教。即使俞敏洪也是两次高考失败,第三次考上北京大学。那么韦东奕的父母到底是做什么职业的?他的父母又是如何教育韦东奕的?

韦东奕的爷爷毕业于师范大学;韦东奕的父亲韦忠礼是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校级拔尖人才。韦东奕的母亲俞蓁是山东建筑大学的老师。韦东奕的家庭背景真可谓书香门第,有其父必有其子。尽管都在高校任教,待遇不错,但他们依旧住的毛坯房,过得非常清贫,他们一家人穿着都非常朴素。正因如此,他们才能把心思全部放在做学问上。

除了家庭背景的耳濡目染,其实韦东奕父母的教育观念还是非常关键的。很多父母本着“都是为你好”的借口让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但韦东奕的父母选择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一种“民主型”教育,而非“权威型”教育;那么何为“权威性”教育?在“权威性”教育中,父母会认为我是你的爸妈,我说什么你就必须做什么,必须按照父母的期待成长,因为我都是为你好。比起“民主型”教育,“权威型”教育是非常可怕的。

在我看来,正是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自身的天赋和努力才成就了“韦神”。在任教期间也是潜心钻研学业,很少上网,因此他对“帮6个博士解开4个月未解之题”的谣言毫不知情。

韦东奕之所以能成为“韦神”,我想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有较好的家庭教育,假如韦东奕的父母和伤仲永的父母一样,那么我想成就不了一代“韦神”。所以,各位家长朋友也要深入学习家庭教育,成为“民主型”家长,那样才能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出真正的天才。

那么对于“韦神”的成长,你有怎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

从佞臣到诤臣——细说“裴矩现象”

裴矩何人?他是隋及唐初的重臣,论及才干,他精明练达,智勇兼具,常常有超拔同侪的地方。来源:《新华日报》可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裴矩还是那个裴矩,但他的机巧才干不是用来成就功业,而是全花在取媚杨广的喜好上了。筹边大将竟成为献媚的佞臣。隋炀帝要迁都洛阳,裴矩被任命为建造府省的总办。他知道皇上迁都心切,遂督促

2025-08-14 01:41:05

李渊,到底冤不冤?

李渊,著名官二代兼富二代,祖上显赫的可以说是不要不要的。他们李氏一门的祖先,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皇帝李暠,自带真龙天子基因,那是相当有排面。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虎哥是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的太尉,也就是当时西魏王朝的最高军事长官。李渊的父亲,叫做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李渊父系一门显赫,他母亲那

2025-08-14 01:22:09

申不害变法短暂强大了韩国,更开创了帝王权术的先河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

完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迹

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它源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 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使者蔺相如何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从秦国手中保全了和氏壁,并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的传奇经历。2. 和氏璧又称和氏之壁,是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璧。传说中是由楚国人卞和发现

2025-08-13 00:02:42

霍光辅政:为何霍光死后,霍氏就迅速败亡了?你看他们干了什么!

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靠了哥哥霍去病的引荐,他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郎官,进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霍光的特点和弟弟霍去病截然不同,霍去病处处锋芒毕露,而霍光则处处谨小慎微,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办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就凭这一点,就已经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了。霍光做事有多谨慎呢?举个例

2025-08-12 02:51:0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