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张艺兴个人资料简介(张艺兴:三十而立,摸爬滚打并保持前进丨2022娱乐年度人物)

14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25 21:04:18    

2022年的张艺兴属于舞台。

发布全新EP《西》,其中歌曲《面纱》依旧是熟悉的M-POP(融合国风音乐)融合国风;首次举行线上演唱会,开启世界巡演,在美国格莱美博物馆表演,前往哈佛大学演讲……在出道十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张艺兴选择全情投入音乐世界。在这份耀眼的成绩单背后,更多是一年之中没有被镜头记录下的,张艺兴埋头于创作,与音乐和舞台反复对话的那些日子。

张艺兴形容31岁这一年,真正体会到了“而立”的感觉。 受访者供图

张艺兴用“而立”来形容自己的2022年。“按理说是三十而立,但我在31岁这一年感觉自己有更多的成长,心态上也发生了变化。今年也是我出道第十年,所以我觉得它更接近实际意义上的‘而立之年’。”如果说对这一年的自己有什么评价,张艺兴简而言之:“摸爬滚打,但保持前进。”

在巡演中,尝试很多“人生第一次”

新京报:今年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完成了“大航海Ⅱ·未至之境”巡回演唱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筹备此次海外巡演的?

张艺兴:2022年我们一直都在为“二巡”做准备,如果只算准备的时间,应该就有大半年了。但实际上确定、执行是非常迅速的。具体来说,筹备时主要就是排练舞蹈、舞台的设计、舞台搭建、选择歌曲、歌曲制作,哪些歌需要混音,哪些歌需要用原曲,有好多事情需要处理。

新京报:在海外巡演的筹备过程中,有哪些事情对你而言是具有挑战的,或者难度较大的?

张艺兴:其实就演唱来说,已经驾轻就熟了。但筹备的时候变量比较多。比方说演出的时间、地点,包括舞蹈老师的数量,舞台的现场情况,舞台搭建时间,可进场时间……就是各种很难预料的变化,我们都在不断地处理。这次巡回演唱会本来在国内邀请了大概四十多位舞者,一起排练了几个月,但因为种种原因,到海外后,舞者减少了大概四分之三。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去适应,去调整。后来很多海外舞者,只能通过视频连线练舞,这个应该是最有挑战的。对于老师们来说这应该也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所以很感谢他们。

张艺兴“大航海Ⅱ·未至之境”巡回演唱会现场。 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今年的巡演筹备、演出周期都较长,而且大部分是在国外来回奔波。如何在舞台上保持更好的状态?

张艺兴:每天练习就好了。只要你每天练习,状态一定会好,也会延续。但如果你练一阵子就不练了,可能就比较难维持最好的状态。还是需要一直不断地练习。

新京报:除了演唱会之外,今年的海外巡演还有哪些收获?

张艺兴:非常多,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尝试了很多“人生第一次”,比如在格莱美博物馆表演、去哈佛大学演讲、去NBA观赛。还和很多国外制作人一起做音乐、练习舞蹈,也有一点时间去逛街、去海滩看风景——都是收获。

用中国的音乐,讲中国的故事

新京报:其实2019年你就举办了“大航海”巡回演唱会,但你也表达过,今年的巡回演唱会对你而言非常重要。具体而言,它对当下阶段的张艺兴有怎样的意义?

张艺兴:因为到今年我也出道十年了,这次演唱会等于是给喜欢我的粉丝交了一份答卷。同时也很久没有跟海外的粉丝们相聚了,能在出道十周年纪念日跟大家见面,对我来说还是挺开心的。是跟过去的一个告别,也是新十年的开始。

新京报:回望初心,为什么你会一直坚持传播华语音乐,或者在音乐中进行中国风的创作?

张艺兴:首先我要知道我是谁,我是一名来自中国的歌手,我的成长语境是中国的音乐,中国的乐器。我为什么不去用这些中国的乐器,用中国风的舞台,跟大家讲好中国故事呢?其实从一开始做音乐的时候,我就在想,做什么样的音乐会比较有特点、有个性。我想到各种各样的中国乐器,发现它们非常有魅力,然后我就不断往音乐里添加中国元素。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大概四年以后我发行了专辑《莲》,那时候就有了M-POP的雏形和基础的音乐框架。因为有了M-POP音乐的框架,当你再去用舞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就更多会去考虑融入中国风的一些表演。

张艺兴特别为单曲《面纱》制作了英文版本。

新京报:今年《面纱》这首新歌单独发布了英文版本。多发一个版本,相当于投入更多时间、精力、金钱去再做一遍歌,为什么?

张艺兴: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底色上它运用了很多中国的乐器,讲述着一个东方的故事。我一直希望M-POP音乐被更多人听到,也希望外国友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歌曲,更好地感受中国风格带来的魅力。

疑惑和好奇,会伴随我们一生

新京报:你是如何理解三十而立的?你对自己的30+有怎样的期待?

张艺兴:我不知道现在我想的一些事情算不算目标,但我觉得先一步一步走吧。有梦想,为了梦想而活着,还是挺有意思的。

新京报:进入30+的年龄段后,你认为自己的心态有了哪些变化?比20岁那十年想明白了什么,或者有哪些更疑惑的地方?

张艺兴:三十岁也不能说想明白了什么,但也没有太特别的疑惑。因为我觉得疑惑是要伴随我们一生的。因为你的疑惑,因为你的好奇,才会去拓展或者往外求知。它永远都在,所以没有所谓的“更加”。

新京报:除了演唱会,这一年你还有哪些收获?

张艺兴:我觉得是“学习”。这一年我更多的是在不断学习,不管是学习做公司也好,或是学习生活也好,或者是学习如何做音乐、如何跳舞、如何唱歌、如何表演。我觉得这些都要常做常新。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染色体”(张艺兴开设的公司)在进步。

张艺兴说,自己这一年最大的收获就是一直在学习。 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现在很多年轻人会焦虑于繁忙的工作,没有时间学习和充电。你有怎样的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张艺兴:我觉得还是要有兴趣。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如果你有兴趣,就多了解一些。比方说你对管理学感兴趣,对心理学感兴趣,你就可以去学习一下。但如果你没有兴趣,也不要强硬地逼自己去看一些东西。

同题问答

新京报:想对30岁的自己说些什么?

张艺兴: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东西在等待发现和尝试。未来,要继续深耕自己、继续探索、继续突破。

新京报:出道至今,什么是你一直坚持的东西?

张艺兴:音乐,对于音乐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从13岁开始意识到自己喜欢音乐以后,好像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它,让它变得更好。

新京报:请用一个词形容你的2022年。

张艺兴:而立。按理说是三十而立,但我在31岁这一年感觉自己有更多的成长,心态上也发生了变化,今年也是我出道第十年,所以我觉得它更接近实际意义上的“而立之年”。这一年就是:摸爬滚打,但保持前进。

新京报:过去的这一年里,你最脆弱或迷茫的瞬间是什么时候?

张艺兴:某一天,发现自己遇到了问题,但什么也做不了的时候。

新京报:推荐一部你今年看过的最喜欢的作品。

《大道至拙》。

张艺兴:推荐大家去看《大道至拙》这本书。这本书其实讲的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的为人为官及处世之道。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这是我个人近期内读到的最有感悟和收获的书,关于人的弱点、如何克服弱点,如何面对情绪等话题的阐述都是很好的,推荐大家有空可以了解一下。

新京报记者 张赫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卢茜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