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钧:让白岩松一见钟情,丈夫因其嘴含石头练普通话,终成央视名嘴——引言。
#央视主持人#
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离不开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央视名嘴白岩松的背后就有这么个女人。不过这个女人不只是默默给予他精神鼓励那么简单,她还是个行事果断大胆的女强人。
白岩松一本正经、言辞犀利,可很少有人知道他身上流淌着内蒙汉子的血液。1968年,白岩松出生在呼和浩特市,因为父亲很早就去世的缘故,他早早就懂得了责任的意义,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白岩松的妈妈是名教师,潜移默化受到了妈妈的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越,他本人也是个对学业十分执着努力的人。
1985年,白岩松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也就是后来的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他的初恋,也是他相伴一生的女人——朱宏钧。
1990年,那是个热情似火的夏天,白岩松走出单位门,远远就瞧见一名撑着花伞、身材婀娜多姿的女孩向单位走来,而这个女孩就是他未来的妻子朱宏钧。
朱宏钧身上江南水乡的温柔灵动一下子吸引到了内蒙汉子白岩松,彼时的白岩松刚22岁,正值年轻,只觉内心小鹿乱撞,却不明白那就叫心动。
白岩松回到办公室对第一次遇见的女孩产生了兴趣,就向同事打听,得知她叫朱宏钧,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来电台当编辑的。
后来两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过多接触,单位里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工作。直到两人时常被安排在一块出差,才有了相互了解的契机。
一来二去的,两个年轻男女已经熟悉了起来,而这时的白岩松已经对朱宏钧情根深种了。某次加班过后,回城的公交车没了,白岩松只好去附近租了一辆自行车,一路骑着自行车将朱宏钧送回了家。
到了朱宏钧家楼下,白岩松已经是满头大汗了。天色渐晚,白岩松想请朱宏钧吃晚饭,兜里却没啥钱,这时远处飘来了一阵香喷喷的烤红薯味道。
白岩松掏出一块钱买了两个,将其中一个递给朱宏钧,非常抱歉地说“对不起,我只能请你吃烤红薯。”
烤红薯香喷喷的热气扑到脸上,白岩松有点上了头,就鼓足勇气对对面的女孩表白了。朱宏钧不知道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爱意,顿时羞红了脸,仓皇而逃。
表达了爱意的白岩松,在此后就一直对朱宏钧穷追不舍,时间一久,朱宏钧就被这个老实本分的男人动了心。
两人结婚后,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虽然工资不算高,但两人感情深厚。1993年,白岩松等到了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有了做主持人的机会。
白岩松夫妻二人都很高兴,就是家里不是很富裕,缺少一套高级西装撑场面。朱宏钧当即就出门,四处奔波为他找到了一套高级西装。
于是白岩松便如愿以偿当上了主持人,他言语犀利,很有水平,但却被普通话难住了。从小在内蒙古长大的白岩松,很多汉字都发音不标准,常常被扣工资扣到没钱。
白岩松工作压力很大,天天茶饭不思,朱宏钧不忍丈夫陷入窘境,就想了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含着石头子练发音。
朱宏钧对丈夫是够狠,不过非常有效,白岩松的普通话水平突飞猛进,很快便被调到了中央电视台,事业也发展地越来越好。
一代央视名嘴,背后有一半的功劳得归其老婆朱宏钧,朱宏钧有时见白岩松压力大了,还开车带着他出去兜风散心。
朱宏钧不仅是“旺夫体质”,除此之外,她还将儿子培养成了一个“超级学霸”。儿子白清扬从小成绩就十分突出,高中时就被英国伦敦某大学录取,攻读历史学专业。
白岩松能有如今的成就,绝对离不开朱宏钧的支持,正是有一份相濡以沫的爱情,白岩松才毫无顾忌地打拼事业。
本文作者:小雪
责编:蔡蔡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它源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 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使者蔺相如何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从秦国手中保全了和氏壁,并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的传奇经历。2. 和氏璧又称和氏之壁,是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璧。传说中是由楚国人卞和发现
2025-08-13 00:02:42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靠了哥哥霍去病的引荐,他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郎官,进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霍光的特点和弟弟霍去病截然不同,霍去病处处锋芒毕露,而霍光则处处谨小慎微,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办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就凭这一点,就已经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了。霍光做事有多谨慎呢?举个例
2025-08-12 02:51:04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含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会让人疲惫不堪的。启示:这句话并非让我们不要去追求知识,而是提醒我们要懂得取舍。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精力,有选择地去学习,避免盲目地贪多
2025-08-12 00:56:57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感慨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深深感慨。在那个战祸连年的时代,廉颇和蔺相如两位志同道合的人,其实内心向往的只是为国尽忠,力求战乱环境下的一方太平。但就在他们忠心耿耿为国尽职的过程中,却也被不解风情之人误解,甚至误导君主,最终付出了沉痛代价。廉颇和蔺相如
2025-08-11 03:24:0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