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魏超然实习生 郭思芸
昨晚,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原伟伦体校)教学大楼一楼阶梯会议厅座无虚席。樊振东在伟伦体校时的恩师张敏(上图)和罗绍伦以及学院的部分师生,来到现场为杰出校友樊振东加油。虽然樊振东最终没能拿到金牌,但他的两位昔日教练都在第一时间给予他鼓励。
这场比赛从一开始就进入到马龙的节奏,张敏一直看得很紧张。比分来到1比3,她坐不住了,走出场馆在门外的走廊里来回踱步,时不时从门口望望里面的大屏幕,看一眼比分,再转身离开。
“马龙这场球把樊振东算得太死了,太难了。”张敏对记者直摇头,眼神里充满焦急。“无谓失误也多,整个人还是有点紧。”当樊振东把比分追至2比3,放心不下的张敏还是回到了大厅的座位,继续看比赛。
最终,樊振东还是无力回天。当马龙比心庆祝时,张敏也大度地为马龙鼓掌,并夸赞道:“马龙这次调动非常快,尤其是第一局,打得非常漂亮,他的经验是需要樊振东学习的。”
对于爱徒的失利,张敏感到非常惋惜,不过能拿到一块银牌,她也为樊振东高兴:“为他感到高兴,因为在中国争取参加奥运会已经是非常难的了,他能参加已经是非常成功了。”张敏说,希望樊振东回来后好好总结,在技术上更加细腻一点,减少无谓失误。她对樊振东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希望他三年后能实现梦想。
对于自己的爱徒,张敏也给予了好评:“他是非常优秀、非常刻苦的运动员,希望他继续坚持努力,争取打好团体赛,为国家争光。”
罗绍伦是张敏带樊振东时的助理教练,在樊振东去八一队之前,他带了樊振东三年。在他看来,樊振东本场并未完全发挥出水平,被马龙牵制住了,没有打出自己的节奏,“要更释放自己,打出应有的水平。在奥运赛场上发挥百分之百的实力很难。”
不过,罗绍伦也认为,获得银牌已经是一件很可喜可贺的事情:“进入奥运已经是一般人难以实现的梦想,能追逐梦想就可以了,(樊振东)继续努力吧!”
启蒙教练:他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人
“Ping……Pong”循着声音走进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宫乒乓球班课室,只见有数名少年正挥洒汗水进行训练,这里就是中国乒乓球名将——广州仔樊振东的启蒙地。
昨日,在樊振东、马龙会师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之际,记者来到海珠区少年宫,采访了樊振东的启蒙老师,了解这位广州名将的成长故事。
樊振东,祖籍湖南,1997年出生于广州,小学就读于广州市乒乓球重点小学——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入学前,樊振东的父母听说进了校队可以免择校费,于是就先到学校旁边的区少年宫为年仅5岁的樊振东报了乒乓球学习班,没想到此举让儿子从此走上职业乒乓球之路。
回想十几年前初次见到樊振东的情景,海珠区少年宫乒乓球教练文浩光、杨碧瑜还记忆犹新。“胖胖的小孩,我们当时都叫他‘肥仔’,但他不高兴,说‘肥’这个字在他们老家不好听,我们就叫他‘小胖’,一直叫到现在。”杨碧瑜笑着说。
说起樊振东的乒乓球技术,文浩光和杨碧瑜赞不绝口:“他很有天赋,手感特别好,而且善于思考。”文浩光还和记者分享了一个樊振东善于思考、反当“教练”的小故事。文浩光说,在樊振东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他教樊振东搓球,说力度越大球旋转得越快。但樊振东用正胶(胶粒向外的乒乓球拍)试了几次大球后,向文浩光发问:“老师你看,用正胶如果力越大球反而越不转,我轻轻搓,球却转了。”文浩光一惊,用不同的球和球拍做实验后发现果然如樊振东所说。“正胶因为胶粒向外,摩擦力较大,(击大球)用的力度越大反而旋转越小,是他点醒了我。”文浩光说。
跟随着教练,樊振东展现出过人的天分。2004年,樊振东代表海珠区少年宫参加“新苗杯”青少年乒乓球赛获得新苗一组男子第一名。2006年,樊振东被选拔到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原伟伦体校)。2008年,樊振东被八一队看中,当时他才11岁多,父母亲有点舍不得儿子离开家,文浩光和杨碧瑜便给樊爸爸、樊妈妈详细分析,他们才最终作出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道路,不能因为不舍得就困着他,我们这里是‘池塘’,他能去更广阔的天地。”文浩光说。
在广州的启蒙老师们看来,樊振东不仅是一棵勤奋且有天赋的乒乓球好苗子,学习文化课也很认真,而且小小年纪就能独立自主。“他学习成绩很好,每天上完课就去练球,练球后回家自己加热饭菜吃,特别独立。”同福中路第一小学老师李毅嫦回忆说。
2016年,樊振东作为替补队员参加里约奥运会。奥运结束后,樊振东回广州探望老师们。“看见他,我们很惊喜。这么出色的小朋友在取得很大的成就后,还会回来看我们,这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人。”李毅嫦说。
文浩光和杨碧瑜告诉记者,樊振东平常也会在微信上和他们聊天。“现在不敢打扰他,我们只在电视机前为他喊加油!”杨碧瑜笑着说。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编辑: 宝厷
来源:金羊网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