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于和伟简历个人资料简介(从穷小子到“千面视帝”,于和伟是如何一路走来的)

21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27 19:26:20    

2021年,可以说是于和伟的爆发年,从《军师联盟》的曹操,到《巡回检查组》的冯森,从《觉醒年代》的陈独秀再到《悬崖之上》的周乙,每一部都是经典。

于和伟饰演的曹操,被易中天评价为:最像曹操的曹操。

在《觉醒年代》中,他对陈独秀的诠释,也让莫言感叹:于和伟是我永远的神。

很多人都说,于和伟从艺30多年,前后参演过50多部电视剧,9部电影。40岁时,才获得人生中的第一个大奖。他若不红,天理难容。

但他对“演员”这个职业,却有着别样的情怀:

“作为演员,该经历的一定要经历,要先苦后甜。真正经历过,才能将感受赋予角色,让他鲜活起来。”

于和伟的成名之路,正应了那句:不曾经历,哪有懂得。

只有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人,才会永远保持一颗敬畏和谦卑之心。

人在苦中炼 刀在石上磨

1971年,于和伟出生在辽宁省抚顺市,3岁丧父,母亲45岁才生下他,家中兄妹9人,就靠母亲摆摊卖烤红薯度日。

生活的艰难,让这个弱不禁风的家,举步维艰。能活着,能生存下来,就很不易了。

初中毕业时,他遇到了补习班的吴老师,这给他的晦暗生活照进了一丝曙光。能有学上,就能有饭吃。

吴老师告诉他:抚顺幼儿师范第一年招男生,毕业后到小学当音乐老师。学费全免,还是铁饭碗,你就考他吧!明天到我班上来。

一个半大小子,在如同父亲般的男人面前哭得声泪俱下。

考入师范学校不久,抚顺市话剧团到学校招生,全校一共有几十人报名,最后只录取了他和另一个女生。

17岁那年,于和伟第一次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那时的他,就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想去看看抚顺之外的人和事。

一颗悸动的心,埋在了胸膛里最深的地方。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不给家里增加更多的压力,是他当时能想到的最好的结果。

1990年,于和伟毕业后,参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戏。一开拍他就紧张到肌肉痉挛,整句的台词都说不出来。

吃饭时,一位副导演问他,话剧团是专业单位,你怎么这水平?专业单位的演员,连普通话都说不好?说不好就好好学呀!

于和伟为了掩饰尴尬,伸手去夹盘里的土豆,却被副导演敲了回去,还让他说段绕口令。

这次的经历深深地刺痛了于和伟,他从此兜里揣本《新华字典》每天翻看,默默练习。

时至今日,于和伟还非常感谢这位导演当初的鞭挞。

在话剧团的两年间,于和伟经常在边幕看着璀璨灯光下的表演,而他只是个龙套。一位老演员曾对他说,你要找机会出去学习,你应该是站在舞台中央的那个人。

这让他埋在心灵深处的那个梦想,再度起航。

1992年,于和伟先后去了北京和上海,参加戏剧学院的招生考试。他字正腔圆的台词功底,最终被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班录取,那一年他21岁。

开学的700元学费,横在了老母亲面前,这对于他的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母亲埋怨他,放着铁饭碗不要,还去上学,这学费就把人压死了。

最后还是姐姐卖了孩子的钢琴,把4000块钱拍在了他手上说:“老于家就出了你这么一个大学生,砸锅卖铁也得供你上学。”

生活,有时真如一半火焰,一半海水般煎熬。要么在炽热的火焰上烤着,要么在苦咸的海水里泡着,都不容易。

不管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意味着会面临新的挑战,有所失去,就会有所得到。

梦想不死 希望不灭

在新《三国》里,于和伟有一段“髀肉复生”的演绎:在下年近50了,身无寸功,足无寸土,只有髀肉复生啊!庸庸碌碌,岁月蹉跎,老之将至,我这等人,真的能成大业吗?满腔的壮志难酬,瞬间溢满屏幕。

知乎上对刘备的高赞回答仿佛是给于和伟的:

这样的一个人,就算落于九幽之下,也会一步步慢慢爬上来。只要他想,没什么不可能。

经过几年的学习,于和伟的演艺水平日渐成熟,校领导让他留校任教,但一门心思只想演戏的他,婉拒了学校抛来的橄榄枝。

1996年,于和伟分配到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开始了和在抚顺话剧团一样的龙套生涯,这龙套一跑就是5年。

人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哪一位演员不希望有一天,能够站在聚光灯下,站在舞台的中央呢!

多年前,他拿着200元一集的劳务费,走过监控器旁,导演的一句“这小子,有点意思。”给了处于迷茫期的于和伟最大的肯定。

这时的于和伟,才真正开始正视自己这几年的生活。没有好作品,就别奢求别人对你另眼相待,一切都要用作品来说话。

正如一首歌里唱的:就算梦想与现实注定相互对立,也要无所畏惧地追寻到底,为了心中的希冀鼓起勇气,梦想本就不该只用来仰望。

于和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不断地跑剧组等通知中,2003年他碰到了《大宅门2》中,只有5个场景的白占安。经过对人物的细致揣摩和分析,他用自己独特方式,诠释了一位无缘继承家业而瞬间丧失心志的“寄生虫”。

于和伟的表演,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

同年,与高希希导演首次合作,在《历史的天空》中饰演了坏到骨子里的万古碑,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大反派形象。

在剧中,李雪健和他有不少对手戏。拍摄间隙李雪健对他说,你这个角色,以后会有震撼性的效果。

也就是从这个角色开始,于和伟开启了和高希希导演的8次合作,让他渐渐走进了观众的视野。

2010年,在新《三国》中饰演的刘备,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自此拉开了他,“一人千面”的演艺之路。

如果将梦想比作信仰,只要坚定地追求下去,终能走出属于自己的梦想之路。

经历磨砺 才得从容

于和伟的作品中,前有刘备,后有曹操。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复杂的人物内心,为观众呈现出独一无二的乱世英豪。

2017年《军师联盟》开播时,全网因于和伟的曹操一角,开启了热烈的霸屏模式。

视频播放量超过64亿,微博阅读量超过9亿,话题讨论近230余万条。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答:于和伟能把坏人演得戾气十足,也能把好人演得纯良无比。于和伟如今能大器晚成,正是得益于他丰厚的生活阅历。

林语堂说:人生中的许多事,只有经历过,苦过,痛过,才能懂。

也只有在体会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后,当面对惊涛骇浪时,才会更加淡定从容。

《觉醒年代》的导演张永新这样评价于和伟:他的演技总是那样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看似平静却暗藏波澜,他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无形间代入了他自己的风格。

既有精气神又有烟火气的陈独秀,让他获得了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视帝”的殊荣。

于和伟红了,让他更红的是几段短视频的爆火。

“接着奏乐,接着舞”一时间成了流量王者。《大宅门2》里的“呸”竟然成了年轻人乐此不疲的表情包。曹操和刘备的煮酒论英雄,也变成了于和伟一个人的自问自答。

他笑笑说,还好,我还有作品。

多年来,于和伟始终记得他在跑龙套时,姐姐对他说过的话:别把自己太当回事,要把你做的事当回事。

B站上有一个高赞评论:于和伟的火是必然的,他火是因为他把人物塑造得入木三分。抖音、B站这样的平台只是加速了他的火,没有刘备的“接着奏乐,接着舞”,也会有陈独秀的“爱国心与自觉心”。

写在最后

2022年,于和伟受邀参加上海戏剧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

他在典礼上说:先别急着成功,不疾不徐,专注当下,才能磨砺自己,成就自己。作品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曾教育过我,各种滋味酸甜苦辣,值得品味。

也许有一天,梦想会被搁浅,但只要还在路上,就一定不要放弃任何前行的希望。

即使现在,仍在抵达梦想的路上艰难行走,但请相信,只要一直坚持,不言放弃,终有与梦想相拥的那一天。

于和伟的成名之路,正如白玉兰奖的颁奖词一般,经过多年艰辛磨砺,方能成就今日华彩时光。

如今的他还在前行,不断突破表演的疆域,是他永远的追求。

不曾经历,哪有懂得,是他送给每一个追梦人的座右铭。

相信总有一天,你也会站在最耀眼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

作者:红菱,柴米油盐伴着点点文字,听盘碗作响品百味生活,不疾不徐,悦己阅心。

——END——

【文|红菱】

【编辑|娱记】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