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冯巩个人资料及家族背景的传奇

13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2-01 17:06:22    

要说谁是春晚舞台上的常客,冯巩绝对是当仁不让,连续33年登台表演,让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演员。每年的那句开场白:“我想死你们了”也是逗得人哈哈大笑。

冯巩凭借自己精湛的演技,还有高尚的艺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在相声之外,冯巩还是一个导演、影视演员。并且冯巩并不是玩票性质的,他很认真地做着每一份事业:做导演,他关注生活里的小人物,并获得了华表奖的专业肯定;当演员,冯巩摘下了金鸡男主、百花男配的荣誉。其实冯巩之所以能有今天,跟他背后的家庭是分不开的。

他们冯家过去是一个大家族,冯巩的曾祖父是冯国璋,在民国可是北洋三杰之一。

冯国璋的发迹之路

冯国璋的行伍生涯是从北洋武备学堂开始的,这所由李鸿章一手创办的军事学堂,当时国内很多人挤破了脑袋也要进去,冯国璋凭借自己的手段,成功弄到了一个入学名额。

几年之后,冯国璋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连李鸿章都对这个小伙子高看一眼。北洋武备学堂,成了冯国璋的人生第一个跳台,他将凭借这个跳台,开创一个属于他们冯家的辉煌。

毕业没多久,就碰上了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此时的冯国璋还不知道,自己走的这步棋,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随后冯国璋跟着袁世凯一路南征北战,成为了袁世凯的左膀右臂。跟了袁世凯二十多年以后,冯国璋成了北洋派系的核心人物。

在袁世凯死后,他成了直系的首脑,又担任副总统,一时间手握重兵,权高位重。

1917年,张勋复辟,冯国璋出兵抵制,事后他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成了中华民国地位最显赫的人。

这个从河北农村走出来的穷小子,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奇迹,他的成功也意味着,从此他们冯家站起来了。

冯国璋的家族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祖父那代尚是坐拥数百亩田产的富裕之家,但随着父亲多年科举不第而落下精神疾病,家道便中落了,到了冯国璋这里,即便是读书都需要亲人的资助。

冯国璋行四,上面三位兄长有经商的有读书求仕的,他亦在家人的安排下在家乡读私塾,因聪慧机敏性情豪爽成绩也好颇得师长爱护,也曾有堂叔资助到书院进修,可惜家贫无以为继两年之后便不得不辍学了。

此次辍学,也让冯国璋放弃了一直以来读书然后走仕途的道路,转而投笔从戎开始了军旅生涯。入伍之后,他多年苦读反倒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帮助,识文断字既能帮人读写家书又能帮忙记账,所以很快就得到了长官的信任,并经由长官推荐到军校进修。

在校四年,冯国璋的科目成绩都是优秀,因而得到教官的赏识。有意思的是,这期间,他还抽空回了原籍参加科考,中了秀才。

毕业的时候,冯国璋已经是而立之年了。老大不小的他一直想出人头地,同时他也善于抓住机会。在他随同上司到东北考察之时,不怕吃苦和危险,用半年时间走了许多要塞,搜集大量资料,并把它们以上司之名汇编成一本书,他本人则对内容进行注释。

时运来了挡也挡不住,第二年,这本书就在实战中发挥了作用,会来事儿又能干的冯国璋得到了上司的重视,提拔他、举荐他赴日考察军事并把他介绍给袁世凯。

搭上了袁世凯这条顺风船,忠心耿耿的冯国璋一路高升,他擅长练兵,除了主管练兵事务之外还负责几所军校事宜,他的门生毕业之后不少都成为手握一方势力的军官。

袁世凯篡位的时候,冯国璋在关键时刻立下大功,故而在袁世凯上位之后得到重用,但又因袁要称帝而反目。在袁世凯死后,先后担任过副总统、代总统,不久在斗争中失败辞官而去,第二年因病去世。

冯家遇的传奇

冯家遇出生于1888年,他的成长伴随着大清帝国的衰落,也见证着父亲事业的起飞。

当年冯国璋曾经参与创办了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冯国璋的崛起正是得益于武备学堂,所以他知道能到这里镀金有多重要。

冯家遇就在父亲的安排下,成了其中的一名学员。冯家遇本以为自己会跟随父亲的步伐,自此步入军政界,以武报国。

1906年,冯家遇拿到公派留学的名额,到德国柏林工学院学习冶金。彼时清朝的现代工业并未起步,而德国经过工业革命,工业实力已经相当雄厚。

冯家遇在德国学习期间,见到了太多他未曾见过的东西。

回国以后,看到破败的大清国,他觉得参军救不了中国,只有兴办实业,才能力挽狂澜。

对于儿子的选择,冯国璋也没有过多干涉,儿子要钱他就给钱,别的就随他去了。

冯家遇虽然出身于豪门,但绝不是一般的富家子弟,他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他先是创办了东方油漆厂,一举做到了国内第一,不论是产量,还是销量,都名列前茅。

可就在这时,冯国璋意外病逝。冯国璋生前为子孙攒下了丰厚的家产,可这些家产却被别有用心的管家给侵吞了。冯家子弟平常也不过问家里的产业,一时间想不出应对的办法。

这个时候,冯家遇挺身而出,他虽然年龄最小,却最懂得担当。他先是安排了一下家里的各项事务,让大哥冯家遂负责父亲的葬礼,他则连夜赶到南京查账。

冯国璋生前置办了多处房产、金矿、煤矿、银行等产业,这些账目加起来异常复杂。冯家遇一项一项过,足足干了七天七夜,才摸清楚了账目的来龙去脉,查出了很多假账。虽然辛苦,却保住了他们冯家最后的资产。

干完这件事,冯家遇有了更加充裕的资金来创办实业,他又先后创办了保定电灯厂、天津恒源纱厂、天津大陆银行、大城银行等企业,为中国撒下了工业复兴的种子。

后来抗战爆发,大汉奸王克敏前来拉拢他,希望冯家遇能一起为日本人做事。

可冯家遇心里装的是整个国家,他又岂能允许自己与倭寇同行,做这些卖国通敌的勾当。他用黄胆汁抹在脸上,假装身体不好,拒绝了王克敏的拉拢。

冯家遇不仅自己热爱着国家,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严格要求。

他一共6个儿子7个女儿,要求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习传统文化,专门为他们请老师,教他们学习《四书五经》。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他们打好基础以后,再送他们到辅仁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学习西方学术。

冯家遇心里清楚,光靠言传无法让孩子们对这个国家有强烈的热爱,如果没有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只接受西方知识,只会让他们沦为数典忘祖的西式精英。

冯家遇对孩子们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冯家虽然人口多,但家庭氛围特别好。

冯国璋儿女众多,且为不同母亲所生,其中原配所生的三儿子冯家遇是成就最高的,而他也正是冯巩的祖父。

冯家遇是冯国璋即将迈入而立之年所得的儿子,此时他正在军校中进修又中了秀才,虽然还没有取得什么权利,但不出意外前程是光明的。

随着冯家遇的成长,父亲的官位也越来越高。冯国璋希望后代能够成才,冯家遇便也走了读军校之路,出国留学的时候选择了冶金。

学成归国后,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负责制造武器的兵工厂,原本以为可以学以致用,为追赶西方军事力量发光发热,但是彼时的这些工厂腐败落后,冯家遇所学竟无用武之地,失望而去。

后来冯家遇彻底离开了军队,投身实业。那时候的中国各方面都极为落后,但对一个孱弱的国家来说如果能够发展起一定规模的实业,提高经济,便有机会慢慢富强起来。

冯家遇的身影分布在油漆、电灯等领域,这些都是当年对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冯家遇不但做了,还力争做到最好,他持股最高的保定电灯曾经名列国民党的发电厂目录。

在抗战中,冯家遇身为前总统后人又在商场上颇有名望,自然受到了各方的关注。王克敏数度游说他投敌,冯家遇拒绝之后仍然不肯放弃。无奈之下,冯家遇只得装病推辞。

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年老体弱不能上战场杀敌,但也绝不会当汉奸,成为国家的罪人民族的败类。为此,他约束后人,禁止他们寻求外国的庇佑。

冯家后人却也是幸运的,虽然没有从祖辈那里得到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家族基因中秉承的精神品质,却足以滋养他们一生。

相关文章

石碏不护恶子

卫庄公有三个几子,长子仁义,次子知礼,只有小儿子州吁为人骄纵。州吁是庄公的爱妾所生,所以庄公十分溺爱他,对他的所作所为不管不问。卫国的大夫石碏为人正直,看不惯州吁的所作所为,经常劝说庄公管教其子。庄公不听。石碏有一个儿子叫石厚,从小就和州吁混在一起,为所欲为,经常做坏事。石碏知道后,便严厉地责骂他,

2024-11-23 11:00:10

解读《石碏大义灭亲》背后的真相

有句话叫做“虎毒不食子”,为什么石碏会杀死自己的儿子呢?今天让我们来仔细品读一下《左传》之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春秋时期,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的妹妹为妻,名叫庄姜。庄姜长得很美,卫国人特地为她作了一首诗叫《硕人》。但是庄姜没有生孩子,后来卫庄公又娶了一个陈国女子,名叫厉妫。厉妫生下一子孝伯,可惜孝伯又夭

2024-11-23 10:45:31

仕途不得意,爱情不得意,长寿的陆游一生都不得意

历史上的陆游,是个非常长寿的诗人,85岁!可你别以为他生活顺遂才如此长寿,他的一生,非常不得意!心有所爱,却不能长相守,又被迫娶了别人;胸怀壮志,却仕途坎坷,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让我们推开这扇历史的门,看看陆游漫长却悲哀的生平。陆游这长寿的一生,很是悲催。但简单来说,基本用三首诗就可以概括

2024-11-23 10:31:26

大义灭亲的典故:卫大夫石碏

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石厚说:“我父亲当年在朝廷里人人敬佩,主公要是把他老人家请出来,与共国政,您的君位也就稳了。”州吁想着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支持他,或许比打仗有用,就命石厚取白璧一双,白粟五百钟,请石碏入朝议事,石碏

2024-11-23 10:16:23

风流千古“钗头凤”——爱国诗人陆游侠骨柔情的一面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秋谁堪仲伯间。岁月如流,功名似梦。一片豪情雄心,化做无限感伤悲愤。一代文豪陆游,一生宦海浮沉,天资慷慨,独以为国复仇雪耻为己任。早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一首“钗头凤”成为一时佳话,千古

2024-11-23 09:46:5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