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有太多人为追求一己私利不择手段,甚至不惜违背自己的良心,最终只会适得其反,落得个身败名裂。
有的人则淡泊名利,无欲无求,不被名利所羁绊,哪怕功成名就,也不会沉浸其中,从而快速抽身。
演员海清就是这样一个人,高光时不骄傲,低谷时不气馁,坦然面对人生中的胜败得失。
1977年1月12日,海清原名黄怡,出生在江苏南京一个名门望族,外公是一个画家,叔爷则是现代著名民族音乐家甘涛,而父母都是知识分子。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海清的父母早已帮女儿规划好了一切,直言:“你肯定是铁饭碗到老的,很安逸,不需要太辛苦,嫁个人,离我们很近,在我们身边。”
要是海清遵从父母的规划,那么她的一生将会顺遂无忧,然而,她并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小姐,她渴望外面的世界,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闯下一片天。
当然,作为知识分子家庭,海清从小就受到了父母的严格管教,要求她学习四大名著和《弟子规》,既能提高文化底蕴,又能掌握传统礼仪,将来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家闺秀。
海清也没有让父母失望,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一直都是老师心目中的三好学生。
除了文化,父母也十分注重女儿兴趣方面的培养,送她去学习钢琴、舞蹈等,望女成凤。
12岁那年,海清就凭借扎实的舞蹈功底被江苏省戏剧学校选中,开始学习更专业的舞蹈。
学习了五年舞蹈后,海清顺利进入江苏省歌舞剧院,成为一名舞蹈演员。
1996年,海清参加了舞蹈新人大赛桃李杯,还拿到了大奖。
本想在舞蹈界闯出自己的天地,奈何由于长期练舞,导致身上伤病无数,久而久之,就连医生都劝她不要再跳舞了,再跳可就要残废了。
家人更是劝诫她以身体为重,不要拿命赌未来。
几经思考后,海清想到了与之相关的演戏,并决定报考中央戏剧学院。
说起来也是缘分,海清的原名叫黄怡,是外婆给她起的,因为外婆十分喜欢老戏骨秦怡,所以希望海清也能像秦怡一样,成为一名有个人魅力的优秀女人。
所以从小,海清就跟演戏扯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为了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海清开始疯狂恶补文化课,从小就是学霸的她,自然而然轻松过关,还同时被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录取。
可让人想不到的是,最后她居然选择了北影。
让海清没想到的是,老师居然是年轻帅气的黄磊,要知道黄磊只比她大6岁了,如此年轻就成了自己的老师。
所以不少人跟海清一样,抱着怀疑的态度,说道:“这么年轻,能教好我们吗?”
作为硕士毕业的黄磊,因为成绩优异直接留校任教,而海清就是他带的第一届学生。
虽然刚从学生升级为老师,可黄磊却深知教育的要义,对自己的学生要求极其严格,甚至有一次,因为某个问题,海清直接被黄磊骂哭了。
严师出高徒,在黄磊的严格执教下,海清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出演了多部话剧,也得到了黄磊的赏识,为日后两人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毕业前,她还报考了北京人艺,向往更高的舞台,只可惜,连考两次也未能如愿,最终也只能拍戏。
2001年,海清得到了一个担任女一号的机会,主演电影《青苹果》,只可惜反映平平。
接着,她又相继出演了《一见钟情》《玉观音》《书香门第》《梅花档案》《海棠依旧》等多部作品,可都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
就是事业不如意的时候,家人将她叫回了家,并给她安排了相亲对象,好让她先完成终身大事。
回家后才知道,父母介绍的对象就是自己的高中同学,对方一表人才,而且还是银行高管,两人门当户对,加上知根知底,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没过多久,两人就结婚了,完成了终身大事后,海清便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去,再次返回北京闯荡。
2006年,在老师黄磊的力荐下,海清得到了出演情感剧《双面胶》女一号胡丽娟的机会。
据说当时,黄磊十分看好这部戏,并直接对海清说道:“这部戏就算没有钱也一定要去拍。”
这部剧一经播出,引起外界的强烈反响,剧内儿媳跟婆婆由于思想观念不同而发生的激烈冲突,让夹在中间的丈夫左右为难,深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引起了无数观众的共鸣。
而海清扮演的上海儿媳,既泼辣又精明,深受观众们的喜爱,被称为“国民媳妇”,她也由此一炮而红。
经过这部剧,海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和角色定位,开始频繁出演类似的角色。
于是她相继主演了《王贵与安娜》《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等情感剧,角色大体一致,都是坚强独立的女性,很讨观众喜爱。
凭借出色的表现,还相继拿到了金鹰电视艺术节最具人气女演员奖、金鹰奖观众最喜爱的电视剧女演员奖以及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
自此之后,她成为演艺圈的当红女明星。
虽然成名了,可海清却没有被名利所羁绊,而是依旧沉浸在演戏的世界里,坚守本心,做一个演员该做的事。
于是她又相继出演了《心术》《小别离》《红海行动》《小欢喜》等优秀作品,她的演技也越发成熟,哪怕打碎之前所有的形象,出演与之截然不同的角色,也能拿捏得当,成为了演艺圈的演技实力派。
2022年,海清搭档童瑶、张颂文主演的都市情感剧《心居》上映后,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该剧的热度始终居高不下,频频登上热搜。
而海清扮演的冯晓琴,为了融入上海这个大家庭,疯狂讨好婆家人,牺牲了很多,却没有得到任何尊重,丧夫之后,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孩子,并闯出了一番事业。
不少观众看后十分佩服冯晓琴,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外地姑娘,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国际大都市上海扎根,妥妥的女强人。
海清的演技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称赞,直呼她的表演有层次,情绪十分到位,特别是在路边吃饭的那段戏,狼吞虎咽,完全不顾路边的嘈杂声,以及别人的目光,真实反映了外卖员的生活日常,因为时间就是金钱。
海清的表演完全没有痕迹,整个过程自然流畅,给观众满满的真实感。
这部剧,也让海清的人气再次高涨,事业也迎来了第二春。
除了是一个好演员,海清也是一个好妈妈。
2007年,海清为丈夫生下儿子蛋妞,她非常珍惜跟儿子相处的时光,不想错过儿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为了培养儿子,海清从小就给他报各种兴趣班,就是为了让儿子得到全面发展,蛋妞也确实是读书学习的料,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后来,为了让儿子更靠近自己,她拼命演戏,就是为了挣钱买房,将儿子接来北京生活。
在儿子2岁时,海清如愿以偿挣够了钱,买了一套二手房,一家人在北京有了窝。
无论工作多繁忙,海清都会时刻挂念儿子,如果实在回不了家,就会通过电话询问,叮嘱儿子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当然,蛋妞也十分懂事,根本不用海清担忧,从小学习成绩就十分优异,是班里公认的学霸。
而且十分自觉认真,一有空就会看书,哪怕坐高铁,他也要把作业做好了,才肯休息。
后来参加亚洲游泳锦标赛,更是拿到了三金一银的骄傲成绩,让身为母亲的海清十分自豪,忍不住晒出金牌,并发文夸赞儿子。
在教育儿子方面,海清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父母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提供可能性,让他们尽量多一个选择的余地,接触更多的兴趣项目,好让他跟这些项目产生关系,然后变成他们的特长。
不得不说,优秀的人总会选择优秀的做法,海清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值得推广,父母要引导孩子,而不是命令孩子。
如今,儿子已经14岁了,身高也已经超过了海清,从小男孩变成了大男孩,可以为妈妈遮风挡雨了。
自古忠孝两难全,而事业和家庭也往往不能兼顾。
然而,海清却用事实证明,事业和家庭从不是矛盾体,只要你能够调和其中的利害关系,事业家庭就能兼得。
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
年轻时追逐梦想,该结婚时就结婚生子,家庭不该是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是你前进的动力。
海清就深知其中的道理,所以将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处理的很好,让自己游走在两个主体之间。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
只有淡泊名利,才能守得住名利。
海清就是这样的人,她始终将家庭放在第一位,事业放在第二位。
信陵君魏无忌,魏国君王魏安釐王的同父异母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与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谒这几位相比,信陵君魏无忌在招纳门客上更显诚意, 更宽厚仁慈,更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能够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是富贵之人而轻慢士人。魏国有个人叫侯嬴
2025-04-26 03:41:12信陵君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杰出将领和政治家。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仁政治国的方式而闻名于世。然而,这样一位才华出众的人物,却一生未能得到魏王的充分信任和重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背景。在这个时期,各国间的争斗异常激烈,任何一国都希望能涌现出大量的杰出人才来巩固自
2025-04-26 01:46:41战国四公子是信陵君魏无忌(魏国)、平原君赵胜(赵国)、春申君黄歇(楚国)和孟尝君田文(齐国)。信陵君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中最厉害,为诸侯军总指挥,曾两破秦军,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首。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之子、魏安王之弟。魏王为牵制田文,以信陵之地封赏他,故为信陵君。礼贤下士,门客三千。前273年,秦
2025-04-26 01:33:47魏无忌,又被称为信陵君,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公子,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一起被誉为“战国四公子”。他是魏昭王的幼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在魏国日益衰落的时候,他养了数千名士兵,自成势力,并多次出兵助赵国抵御秦国的进攻。他最著名的事迹是偷取秦国的兵符,杀死了晋国的鄙君,解救了赵国邯郸的围城
2025-04-26 00:48:07当“希拉里”穿上龙袍:我们该如何评价武则天?2018年,一部名为《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电影上映,片中武则天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有人赞叹她的雄才伟略,也有人批判她的冷酷无情。抛开那些被时间蒙尘的史料和野史,我们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武则天呢?要
2025-04-26 00:46:4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