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素一
戚薇说找老公的时候,一开始她没想过要找个圈内的。
张翰提醒她说,其实找个圈内的也挺好的,至少你掐手一算,他好过几个都能算出来。
戚薇和她的先生李承铉同属娱乐圈中人。
两个人同年同月生,且都拥有较高的颜值,是娱乐圈中公认的会“撒狗粮”的夫妇之一。
结婚后他们生了女儿Lucky,Lucky继承了父母身上的优点,古灵精怪,十分惹人喜爱。
在一档综艺中,戚薇坦言,其实李承铉的恋爱经历是非常丰富的。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
因为在交往之初,他们就彼此约定,要将过去的恋爱经历都和盘托出,而非从外人口中得知另一半的恋爱史。
有人反问戚薇,对另一半坦白自己过去的情史,这种行为似乎欠考虑。
戚薇则给出了非常坚定回应: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曾经爱过的人,也一定是好人。
1984年,戚薇出生在四川成都。
在戚薇才刚满2岁时,她的父母就因为某些原因离异了。
从此戚薇和母亲、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和父亲极少联系。
戚薇小时候身体不好,妈妈甚至几次接到医院下的女儿病危通知书。
戚薇回忆说,妈妈是被自己不稳定的健康状况吓着长大的。
尽管童年里没有太多关于父亲的记忆,但是好在有外公外婆在,戚薇的原生家庭里从来不缺少温暖,这也让她能身心健康的成长。
在小戚薇心里,外公扮演了正常家庭中父亲这个角色,有严厉、也有父爱如山。
同时,独自带大戚薇的过程中,母亲从没有在戚薇面前展示过脆弱、
母亲不断用言传身教教会戚薇坚强,这也让戚薇从小就明白,即便做女人,也绝不做生活的弱者。
戚薇妈妈从小就非常注重对女儿内秀的培养,从戚薇7岁,妈妈就给她报了小提琴课。
练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戚薇在妈妈的鼓励陪伴下,从小学一直坚持学到了初中,并且拿下了专业8级证书。
尽管一开始妈妈让她学琴的初衷只是希望女儿能提升个人气质,但多年积累的音乐功底,无形中为戚薇后来以歌手身份出道做了最好的铺垫。
微博拥有4千多万粉丝的戚薇,微博认证身份是歌手、演员。
但其实无论是作为歌手、还是作为演员,戚薇都并非科班出身。
在报考大学、选专业这件事上,平时和母亲关系非常紧密的戚薇,因为意见不一,还和母亲闹了矛盾。
做父母的从来是为子女计划长远的,戚薇的母亲也一样。
母亲希望她考大学的时,能报读师范类专业。在母亲看来,小女孩,将来毕业了做老师,是一份非常稳定的工作。
但戚薇却有自己的想法,她不要做老师,她想考艺术类院校。
刚好那时候浙江艺术传媒学院来四川招生,戚薇去参加了面试,报了播音主持和录音艺术2个专业,面试都通过了。
在两个专业要二选一的时候,戚薇想起了妈妈的话,妈妈说:
要学一门技术在手,才能走遍天下哪都不怕。
所以最终戚薇选择了“录音艺术”专业。
不过进入大学之后才知道,这门技术专业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不仅要学习高等数学、英语,还要学习电路焊接… …
跨过高考的独木桥,读上大学的戚薇,感到人生有些迷茫。
2006年前后,各大卫视电视台组织的选秀活动正开展的如火如荼。
戚薇于是带着一颗“玩票”的心,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尝试。
她参加了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
原本打算尽情的释放青春活力,参加完就走人的戚薇,歪打误撞在比赛中取得了全国十强的好成绩。
紧接着签约、各种合作邀约纷至沓来。
20岁刚出头的小姑娘,面对着大型唱片公司的邀请,戚薇表现出了超出年龄的淡定。
还记得当年一份一签就是7年合作期的合约摆在了戚薇的面前。
戚薇收到合约后,也忐忑、也不安,但还是跟老板提出了2个问题。
戚薇的第一个问题是:
做艺人有五险一金吗?
经纪公司沉默。
第二个问题是:
将来对我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经纪公司坦言:要将她向演员方向培养。
尽管懵懂,但戚薇却没有停止思考,任人摆布的事,她不干。
一个唱片公司,说要把自己包装成演员,戚薇果断的认为这不靠谱。
即便公司看好她能成,她也觉得这条路走不通,毕竟多少长的比自己漂亮、唱的比自己好的艺人也没有那么容易成功,她认为公司是在拿她当小白鼠。
虽然不了解行业里的水有多深,但戚薇坚定认为自己不能把命运寄托在一纸合约上,一签就是7年,等于把青春给公司当了赌注,这不是她要的玩法,最终戚薇果断拒绝了。
就这样,戚薇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嗅觉,加上一股子不想人生被他人随意支配的倔强,成功避开了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陷阱。
选秀之后,戚薇的生活,短暂的回归了平静。
后来,她遇到了一个老乡,做了自己的经纪人。
再后来,执着于做自己喜欢的音乐的戚薇,在听了当时马天宇发行的歌曲《该死的温柔》之后,戚薇对经纪人说,我也想做这样的音乐。
于是她们打听到了发行这首歌的唱片公司在北京,决定北上。
《外滩十八号》这首歌,曾经获得2007年全球华语歌曲最受欢迎对唱歌曲奖,这也是戚薇作为歌手的出道之作。
在加入某唱片公司后,戚薇被包装和袁成杰成为一对“男才女貌”的情歌对唱搭档。
一心要唱歌的戚薇,慢慢发现,自从这首《外滩十八号》唱火了之后,自己每天都忙着赶通告、跑活动,但是唱的歌曲类型和这首歌如出一辙。
后来戚薇跟唱片公司要求,想自己作词,原创作品,但是遭到了公司的拒绝。
显然这样的现状与她的预想相差太远。
歌曲火了,戚薇的经济状况却并没有因此得到很大改观。
而真正让戚薇出圈的,不是她的歌曲,是一本杂志,它的名字叫《男人装》。
第一次被邀约拍摄杂志封面时,戚薇是退缩的,因为《男人装》的写真风格是什么样,很多人心中有数。
后来邀约戚薇的负责人和戚薇做了一次恳谈。
负责人对他们拍摄作品的初衷,以及艺术创作的理念进行了详尽阐述,并承诺在写真拍摄期间,全部男工作人员会清场。
这种前所未有的“被尊重”感,最终打动了戚薇,她也咬牙坚持拍摄完了系列作品。
后来戚薇在自己的博客上上传了作品小样,一时之间几张照片被全网疯狂转发,戚薇也一刹那之间,被观众熟知,博客粉丝暴增。
当个人的存在感变高之后,戚薇的话语权也随之增多,之后她的事业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随后,电视剧剧本的邀约纷至沓来。
没有学过声乐,也能出道当歌手的经历,给了戚薇莫大的鼓励,虽然不是表演专业科班出身,但是既然有导演认可自己,邀请她去拍戏,她又拿出了勇气,要去试试。
有人说,一开始要签约她的经纪公司,不就是打算把她包装成一个演员吗?何必绕这么大的圈子,最后还是做了演员。
这两次做演员,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一出道就做演员,和有了自己的名气之后去做演员,起点是不同的。
这里也涉及到一个概念,那就是做事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显然,戚薇是一个要掌握主动权的女人。
她要做的事情,没人可以拦着,她不想做的事情,别人也不能逼她。
一件事,只有你发自内心理解了,接受了,承认了,你才会全力以赴的去做,而如果是别人推着你,靠外力的作用去做,很可能你不会坚持下去,会半途而废。
就这样,戚薇在纷乱的娱乐圈中,用心感受自己,用自己的真实感受推动自己做出每一个重要的人生决定。
凭借着电视剧《夏家三千金》等一系列热播剧,成功从歌手转型为演员的戚薇,在自己规划好的人生路上不断前行。
尽管出道之初,戚薇因为表演经验较少,演的多数是一些刁钻泼辣的千金小姐之类的反面角色,但这并不影响戚薇成为一个好演员。
就像郝蕾在《我就是演员》中怒怼章子怡所说的一样:
我是拍烂戏长大的,但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不专业、或者没有天赋的演员。
戚薇在一部又一部戏中洗礼着自己的演技,用时间和努力证明自己也是可以的。
一边做演员,一边唱歌的戚薇,在事业之路走的正顺的时候,30岁那年,突然选择了结婚生子。
有人劝她,不要这么快就停下事业的脚步,但戚薇却依然选择尊重自己的需求,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说起来,戚薇的老公李承铉也是个个性和她十分搭调的男人。
结婚生子后,同样是艺人,李承铉基本退出娱乐事业,负责在家带女儿、料理家事,而戚薇则抛头露面在外继续营业赚钱,整个家庭呈现出男主内女主外的祥和气氛。
可以说,戚薇的人生无论是事业还是婚姻家庭,有四个字贯穿始终,那就是:
自己做主。
戚薇告诉大家,不管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做出任何的选择都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
人生不是一道数学题,不是1+1=2,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只要你搞清楚了自己的感受,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就不要去理会别人说的“你应该做什么”。
所谓的“你不应该做”的事情,其实只是人生的另一种选择。
每一种选择对每个人来说,都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没有对错。
戚薇说,在她的眼中独立女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独立的精神;
第二独立的财富;
第三独立的生活能力。
就像她在《北京女子图鉴》中扮演的女主陈可一样,现实生活中,戚薇告诉我们,不是每个女孩都能找到可以一辈子依附的人,找到了也未必能依附一辈子。
因为没有什么是可以终生依附的,我们只能选择让自己变得强大。
为了让自己变得强大,我们会来到一个陌生的大城市,从头开始一点一滴的打拼。
因为不奢望“天上掉馅饼”,也不幻想人生会一瞬间开挂,我们选择拼命奔跑。
戚薇被喜爱她的粉丝们亲切的称为“戚哥”,她自己也很爱这个称呼。
戚薇说,她的人生不设限,她更不会去不在乎什么“人设”。
关于要不要生二胎,戚薇说不排斥,但是一定是有计划的。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我们就应该把自己的人生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你变得越强大,越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我们努力、我们付出的目的,也是为了给自己争取到更多关于“怎样活着”的话语权。
也许现在“佛系”的生活是一种流行、一种趋势。
但是能有资格选择“佛系”生活,能维持这种“佛系”的状态,也是因为你有足够的底气、有足够的支撑,才能搭建一个允许自己“佛系”的空间;
如果吃不饱穿不暖,连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无法满足,也无从谈佛系。
戚薇是典型的80后艺人,她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普通80后生活的缩影。
如今36岁的戚薇,和其他的80后们一样,人到中年,处在一个转折点上。
一路走来,无论事业还是爱情,戚薇都更加笃定的相信自己、更有主见,更有规划,相信她也会将人生经营的更好。
屏幕对面的你,读了戚薇的经历,是否也有所触动呢?
祝福每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女孩,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人生更从容。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