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荀子简介(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圣人)

20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0-05 11:00:16    

只要一说起中国文化,我们言必道:孔孟的儒家思想。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他们都是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人物,这一点毋庸置疑。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以后两千多年,儒家都成为了中国的主流思想。如果单靠孔孟的思想真的能管理好一个国家吗?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纵观中国两千年的发展史,从秦朝开始,秦统一中国,用的是法家的思想。到了汉代汉武帝之前基本用的是老庄之术,而到了汉武帝时期用了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董仲舒根据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和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进而提出了三纲五常,不可否认这一思想在维护社会次序和封建政治制度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汉朝并没有剔除法律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所以封建社会时期国家也提倡依法治国的法家思想,也提倡以德治国的儒家思想。也就说提倡礼法并用的思想,而提出这一观点的正式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

其实荀子才是真正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圣人

图为荀子


荀子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提出的礼法并重治国思想比孔孟思想更具现实意义。荀子虽然自称是儒家的代表,但是通过读《荀子》这本书,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直到,他其实就是一个杂家,里面既有“天道自然”的道家(阴阳家)思想,也有推行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荀子的思想是一个以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为主脉,吸收了各家长处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治国体系。

荀子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运用

荀子有三个徒弟:书法家也是法学家的李斯、法学家韩非子、天文学家张苍。其中对中国同意影响最深的就是李斯和韩非子。从这方面足可以看出荀子在法家上造诣也是相当顶尖的。如果不是荀子自称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后世肯定会把荀子归为法家代表人。


其实荀子才是真正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圣人

图为李斯

李斯和韩非子都是从荀子之处学习帝王之术到秦国,被秦国君王嬴政重用。最终秦国依靠着李斯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而统一了六国。然而法家的所推行的一些的严刑峻法导致了暴政的出现,激起了民众的反抗,最终导致了秦朝传二世而亡。归结原因可能就一个秦朝只推行了过于严酷的法家思想,忽视了儒家思想的作用。也可能是嬴政没有给李斯实行儒家思想的机会就被灭亡了。秦朝以后几乎每一个朝代都采用荀子的思想——–礼法并用,就是注重道德的约束也注重法律的作用。荀子的思想无论是在封建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都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荀子提出过一个观念:“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似乎成为了秦朝的灭亡或者说是中国每一个王朝灭亡的不变的规律。这一理念似乎成为了万世不变的真理。

所以荀子的思想不仅是古代的帝王之术,也是现代的治国之术。他的影响力远超孔孟。

其实荀子才是真正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圣人

图为韩非子

荀子在文学上的影响力

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用赋写文章不仅具有诗歌的押韵也有散文的文采。荀子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学体裁。

所以真正影响中国2000多年的思想不是孔孟思想,而是荀子的思想,他的治国理念,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都不会过时。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品客微修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来源网络

品客微修(微信公众号):pinkeweixiu

相关文章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霍去病打下4座城,取了4个名字,从未改名并沿用至今,名字很耳熟

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起初的崛起都是靠“裙带关系”,卫家前后出的这两位大将军都是私生子。但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要更加幸运一点,他出生后一年,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回宫中。次年,卫子夫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怀有身孕,被封为夫人。卫青也九死一生、因祸得福摆脱了“骑奴”的身份,成为了建章监和侍中,跟随在汉武

2025-09-14 01:58:16

肉食者鄙的平原君!一生平碌无作为,生不逢时的守平之臣

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

揭秘秦惠王杀商鞅真实原因,第3条是关键

秦惠王上台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车裂商鞅、灭商鞅之家,难道秦惠王与商鞅真的有不共戴天之仇吗?秦惠王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重用张仪、司马错、公孙衍、魏章等人,东出函谷,西平巴蜀,南下商於,北伐义渠,在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为秦国的壮大做出重大贡献,难道他的心胸如此狭窄,容不下一个商鞅吗?商鞅变法之初,太

2025-09-13 00:31:57

初唐四杰最惨,含着金钥匙出生,却半生被病魔缠身

闻一多先生曾言,“初唐四杰”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因为浪漫,所以不为世俗所容,遭受诸多非议;而正是这些悲惨遭遇,又使他们赢得了不少神同情与共鸣。初唐四杰中,命运多舛。王勃不慎溺水身亡;骆宾王因讨武而牺牲;杨炯在任安详离世,可谓善终。而卢照邻,他在年仅40岁时选择投河,其人

2025-09-12 01:58:2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