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再“少女”,也会腻。高叶和赵丽颖的清醒会让很多人脸红!

13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2-19 12:00:37    

要想早日出名,“早”字不仅仅指年龄。

更说明那部戏,只有成名够早,才能红很久。

长期走红积累的人气和商业价值,直接决定了日后在剧本选择上的用词权。

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上有的演员明明年纪一样。

但是一个可以演偶像剧的男主,一个只能演新一代的父母。

当然,演员有选择剧本的权利,观众也有吐槽的权利。

什么年纪演什么样的角色,年到中年了却还要硬凹做作的少年少女感。

凹多了不会引得好评不断,反倒会被贴上油腻的标签。

《东八区》张汉就是这样,半生不在,霸主归来。

《二八定律》饰演千金律师的杨幂也是如此。前者的歪嘴笑很经典,后者瞪着嘴巴撒娇。

从刘涛到杨幂,明明有代表作品走红,却一次次陷入“少女派”的诱惑,无法自拔。

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阶段,中年玉姐的魅力是她们当中最迷人的。

同样年过30,高叶和赵丽颖的选择就聪明多了。

高叶从少女变身霸女,从《理想之城》变成《狂飙》,眼光一流

很多人从年初才认识了高野。《狂飙》的成功,让观众看到的不仅是最有权势的鱼贩高启强的狠辣。

再加上陈淑婷这位野蛮嫂子的美貌,大家也都看出来了。陈书婷的美并没有迎合当下白幼瘦的审美,却让大家怀念上个世纪的港风之美。

一便是修身的连衣裙,这让整个人看起来没有所谓的讨好感,反而是一股子自信。

高高的颧骨和硬朗的面部线条,原本的造型就不太适合甜美少女路线。

另外,他的个性比较强。高叶的戏剧之旅,从一开始就计划好了,从正剧开始。

红梅《理想之城》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导致了她极其刚毅的性格。

又或者《狂飙》话不多,心思缜密的陈淑婷。

在选择角色时,他倾向于选择具有一定复杂性的角色。

清晰认知到自己的优势所在,低调演戏多年终获得认可。

赵丽颖凭可爱出圈,《知否》后转变戏路进军主旋律,连上两部爆款作品

如果说高叶一开始就定位明确,那么赵丽颖则是有条不紊地进行挑战和改变。

刚入圈的时候,作为一个素人,她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客串了团里的女仆。

这得益于她在各种背景节目中的配角,加上稚嫩的外貌,让她在偶像剧剧组中很受欢迎。

在成名与生存之间,他决定先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从《陆贞传奇》到演古装言情到《知否》。

从一开始她只演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到后来她能从小姑娘演到妈妈了。

虽然都是带着少女感出演的角色,但这种微妙的变化已经说明了赵丽颖计划的进展。

乡土剧《幸福到万家》,以以最淳朴的状态,淡到没边的妆容。

继续演《风吹半夏》的中年女人,哪怕外界评价她演技烂。

这个选择很大胆,但她还是不听他的。最终,他凭借着两部剧的表现,狠狠地给了之前不看好他的人一记耳光。

我们可以从高叶和赵丽颖身上看到两种不同的选择。

天生就没有少女感,所以不需要苛刻的凹凸。

凭可爱大火,也可以不被同类角色绑住前进的步伐。

从偶像派到实力派,只要肯转型路多宽广。

大家觉得呢?

相关文章

赵武灵王的惊天战略如果实施了,能灭掉秦国吗?

赵武灵王的谥号可能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因为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前面的武是美谥,而后面的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从这个谥号就能看出后世赵君在评价他的时候内心有多复杂。作为战国最为杰出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绝对是同时代的另类。在秦国日益崛起,其他诸侯不得不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却在琢磨如果打击秦国!不

2025-09-06 11:21:43

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武安君白起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战场上?

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秦赵长平之战的秦军最高统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安君白起,而战后的坑杀几十万赵军也成为白起最大的一次“人屠”。但奇怪的是,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秦国从一开始就对赵国的战略决战来准备

2025-09-06 09:52:28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为什么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