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课本上的历史名人》抒情诗之王——刘湛秋
在我们的课本上能出现的作者都是大咖级别,在我们的印象中他们都是几百年前的历史名人或近代的已故作家。而刘湛秋老师偏偏是个例外,在百度某篇文章上显示刘湛秋老师的生卒年月是1935年—2014年,这是错误的。因为时至笔者写下此文时,刘湛秋老师依然健在,也希望他老人家身体健康。
刘湛秋老师出生于1935年,安徽芜湖人,是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在80年代,被大学生们誉为“抒情诗之王”。
要了解刘湛秋老师,我们要先从他的家乡说起。芜湖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如今已是长三角洲中心区城市之一,华东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工业基地。
芜湖港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是安徽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勤劳的芜湖人,以此过上了富足安逸的生活。刘湛秋老师成长在芜湖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安定的生活,使他可以醉心于文学创作之中。
芜湖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繁昌“人字洞”是人类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50万年左右。吴楚文化的历史沉淀给了这座城市以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刘湛秋老师被染上一身文学气。
地处长江中下游,以阶地和河漫构成的平原为主的芜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半城山半城水,风景优美,景色秀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刘湛秋老师才写出《雨的四季》这样优美的作品。
《雨的四季》这篇散文出自于《散文》1989年第四期,这时的刘湛秋老师已是天命之年,对自然之美有着更加细腻的体会。春天的雨清新而纯净;夏天的雨热烈而粗犷;秋天的雨端庄而沉思;冬天的雨自然而平静。全文语言清新优美,抒发情感细腻流畅,处处匠心独运。虽已年过半百,却有着一颗年轻的心,通过此文抒发自己对雨的爱恋和对人生的追求。
刘湛秋老师的的作品散文颇丰,以抒发感情、人生为主,有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在山林文学的代表,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意、德等多种文字。著有诗集《生命的快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散文诗集《抒情诗得旋律》等作品。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去感受刘湛秋老师文字的唯美与自然。
战国时,秦昭襄王为了给范雎报仇威胁赵王交出魏齐,赵相虞卿带着魏齐逃出赵国,想要前往楚国。在路经魏国时,虞卿找到信陵君求助。虞卿之所以求信陵君,全在于信陵君对名士很敬重,喜欢帮助别人,而且在各国名气很大。1.知天下事公元前277年,信陵君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薨逝了,他的兄长魏圉继承了魏国的王位,是为魏安
2025-05-06 00:08:40信陵君在赵国一住十多年,当所有人都以为,他将终老赵国的时候,秦军突然进攻魏国。魏安釐王抵挡不住秦军,于是立刻急招信陵君回国。当时,信陵君还发了顿脾气:用不着我的时候,就任由我住在赵国,十多年不闻不问。现在用得着我了,一封诏书就想把我叫回去,这不是欺负人吗?不去!这件事闹得很大,立刻就有两位贤人劝说信
2025-05-06 00:01:40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对内以文治天下,厉行节约,鼓励农桑,发展生产,实现了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对外开疆拓土,先后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了高昌、龟兹和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引得北方地区各少数民族势力纷纷称臣纳贡,因此获得了“天可汗”的尊号。看看史书你就会发现,
2025-05-05 00:17:17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他的名字取意“济世安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李世民于599年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馆,他的父亲是隋朝官员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他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
2025-05-05 00:08:21在信陵君魏无忌近乎传奇一般的事迹中,魏安釐王对其的猜忌几乎可以说是从始至终。在《魏公子列传》中,史家开篇就记有魏王因信陵君在赵廷的信息源而产生猜忌的情况,这种猜忌一直延续到了魏安釐王晚期,魏王在秦国散播的谣言下持续对信陵君持猜忌态度,一直到两人于同年逝世。这种说法甚至延续到了西汉初年,在魏国遗民口中
2025-05-04 02:10:0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