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诗人余光中简介(思乡情切写《乡愁》)

18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0-12 11:00:15    

中新网12月14日电 据台媒消息,诗人余光中今日在高雄去世,享年90岁。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1950年迁居台湾,直至1992年才首次应邀回大陆。他的著名诗歌《乡愁》,在海内外华人间广为传诵。

诗人余光中逝世:思乡情切写《乡愁》

资料图:余光中。中新社记者 王中举 摄

诗人生平:曾阔别大陆40余年 《乡愁》被广为传诵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在重庆读中学。1950年他随家人迁居台湾。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写下《乡愁》。40多年来,这首诗在海内外华人间广为传诵。

1974年至1985年,余光中在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任教。1985年后定居高雄,在台湾中山大学任教,去年退休。

1992年,余光中首次应邀回大陆。虽然不是小时候的故乡,但看到的北京的胡同、故宫和梁启超故居,还是十分亲切。他真正回故乡是2000年,当时余光中第一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南京大学,感慨万千。

余光中说:“虽然出生之地已到处高楼大厦,但也不乏依然故我的江南人家,以及庭院里生长着的一株株桂树枝叶茂密,它让我闻到了小时候的桂花香味,只是再也寻觅不到儿时捉迷藏的小伙伴了。”

20余年来,余光中回大陆60余次。到了山东、湖南、湖北等很多“小时候都没去过的地方”,写了许多关于返乡的诗。他说,大陆变了,人口多了,道路也顺了;故乡的菜、方言还保留,可是有些自然环境已经改变。

文学成就:擅诗、散文、评论、翻译 出版著作近百种

余光中擅诗、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其“四度空间”。多年来,余光中笔耕不辍,在华文世界已出版著作近百种。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多篇诗作更屡经罗大佑等人谱成歌曲传唱。

余光中早年因战祸颠沛流离,却无碍他在文坛崭露锋芒,1949年转学到厦门大学,至来年5月来台湾之间的短短时间里,就发表了6、7首诗作、7篇评论和2篇译文,展露不凡文学才情。

余光中先后主持多种文学刊物、文学奖,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是当代华文世界经典作家之一,对台湾现代文学影响既深且远,遍及两岸三地的华人世界。

梁实秋曾评说:“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评论家张瑞芬曾说:“谈到台湾现代主义时期的散文,余光中和他的‘逍遥游’诸作最被推为代表。”显见余光中散文在上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盛行时期的重要性。

在新诗领域,余光中是艺术至上的拥护者;而在散文中,他认为,通过教育的普及,在大众化的基础上,文学是有机会兼顾艺术化的。他将五四运动以来的散文,以口语入文的散文和大众化划上等号,而称艺术化的散文为现代散文,意味着这类散文兼具现代人的生活内涵和创作形式上的现代手法。

诗人余光中逝世:思乡情切写《乡愁》

资料图:诗人余光中和夫人范我存女士。中新社发 骆云飞 摄

个人生活:与妻子结婚61年 几乎没吵过什么架

诗人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结婚61年,去年庆祝钻石婚,两人相知相惜,互信互补。诗人对美满婚姻的心得为: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相处是靠妥协。

范我存小名“咪咪”,是余光中的远房表妹,两人相识超过七十年。余光中曾说,钻石婚必须两个人合作,如果其中有人先走,无论是离婚或早夭都不能成,得两个人都长寿,且不分离。

结婚61年,夫妻几乎没吵过什么架。范我存说,因为彼此的兴趣、价值观差不多,这可能与成长经验有关,两人都是童年逃难,历经抗战、内战。“我们是抗战儿女。”也许是经历过那一代日子,对很多东西都比较珍惜。一直到现在,两个江南人私下说着话,用的还是四川音。

余光中表示,结婚的理想是追求幸福,是妥协的艺术,各让一步。夫妻曾为十几对新人福证,他总会准备一本英国剧作家王尔德的喜剧中译本“理想丈夫”,勉新人相互体谅,白头偕老。

去年余光中曾不慎跌倒,颅内出血住进加护病房,之后康复出院。今年10月23日,台湾中山大学刚为余光中庆祝90大寿。当时,余光中摇摇头不想当人瑞,却是提起《战国策》中的“行百里者,半九十”,接下来的路才艰辛,希望能够健康写作,再出2本书。

夫人范我存表示,活到90岁,最大的感触是“有些朋友都走了,世界很多变化。”看着多元化的社会议题,夫妻俩也会有一些喟叹。两人生活很平实,规律写作,天气好时会到爱河散散步。

相关文章

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的崛起有哪些独特之处,对唐代有何影响

都有女人能顶半边天,但在唐朝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位女皇帝,不仅做到了统治地位的顶峰,更是成为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为什么她能够做到别人却做不到,她的崛起究竟有那些独特的地方,而伴随着她的统治,又对唐朝以及后世有着怎样的影响?唯一正统的女皇帝在古代社会当中,伴随着君主集权制的出现,男权至上更加明显,男

2025-04-23 00:55:22

女皇武则天的文化贡献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也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她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政治才能:武则天在位期间,政通人和,善于治国理政,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如重用人才、重视农业、加强中央集权等。她能够冷静处理各种政治危机,稳定

2025-04-23 00:43:39

武则天:大唐盛世的成就者

武曌(zhào)即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被选入宫中,成为唐太宗才人,被赐号“武媚”。唐太宗去世之后,武则天二度入宫获封昭仪。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人材的选拔,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

2025-04-22 03:26:38

武则天的丰功伟绩

第一、任用宰相最多唐朝能称为宰相的官职很多,左右仆射及门下、尚书、中书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由此造成了唐朝的宰相数量总体上要超过其他朝代。譬如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而宰相就任用了二十五位,不过这个数字比起武则天来就是大巫见小巫了。武则天珍惜人才是出了名的,除了大兴科举之外,还鼓励地方各级官员推荐

2025-04-22 02:23:05

信陵君窃符救赵,侯嬴担心晋鄙不交兵权,建议必要时令朱亥杀晋鄙

公元前257年,秦国军队包围赵国首都邯郸,赵国灭亡在即。赵国平原君赵胜之妻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姐姐,凭此关系,赵胜多次写信请求魏国援救赵国。魏安釐王起初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结果秦昭王得到消息后派人恐吓魏安釐王说:“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秦昭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秦国

2025-04-22 00:59:4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