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显微镜下的大明:张若昀演的像丧尸?邓知县其实就是入仕的帅家默

18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02 17:40:39    

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剧情已经过半了,张若昀饰演的帅家默,也是再一次死里逃生,范渊早就想把帅家默碎尸万段了,当初他应该也是害死帅家默父亲的元凶之一。

好在是程仁清,用一个有纰漏的计划,骗过了范渊,明着是把帅家默逼入死地,但实际上是救了帅家默,不然的话,以鹿飞龙的脾性,直接就把帅家默和丰宝玉,砍杀在揽溪县的架阁库了。

后面的剧情越是越来越精彩了。

不过最近对于主演张若昀的演技,已经开始有争议了,网上对张若昀的演技争议点,大多集中在,演什么都像范闲,以及演得像一个丧尸。

个人对《显微镜下的大明》中张若昀目前的表现来看,评价是虽然不是那种吹上天的精湛,也可以说是可圈可点的。

说他演什么都像是范闲,这一大原因是,很多人多张若昀这个演员的了解,是从《庆余年》开始的。

因此张若昀身上已经被打上范闲的烙印了,但你要说他演的徐凤年像范闲,我能接受,但你说帅家默像范闲,这是哪里看出来的?

帅家默这个真诚的憨憨是范闲,他没范闲那个机灵劲好吧。

当然在剧中,不知道是帅家默的人设问题,还是张若昀的演技问题,总有一些时刻,我们能看到帅家默狡猾的一面,就是不经意间,会感觉这帅家默是装傻,是扮猪吃老虎,不然他小时候就被害死了。

也有人说张若昀饰演的帅家默表现得像是个丧尸,还拿具体的病症,去说他的表演不对,帅家默的病不该是如此表现。

这个就过分的吹毛求疵了,不能拿着教科书上的具体病症,来评价张若昀的演技啊,毕竟这是电视剧,是需要一定的形象塑造的,再说了,每个人的病症也是有不同的,就像有的人得了流感,只是咳嗦,有的人就是流鼻涕一样。

个人的评价是,张若昀在《显微镜下的大明》中的表演,可圈可点,不拉垮,不然这部剧就垮了大半了。

《显微镜下的大明》最新剧情中,帅家默不是被抓了嘛,他和张帆饰演的邓知县的戏份,何有寓意啊。

邓知县这人还算是个好人,在算术领域,两人堪称是知己,相见恨晚,但邓知县迫于现实,也不能帮帅家默,他能帮的就是,让帅家默了解其父亲之死的真相,他还是要抓帅家默,并且把帅家默押给范渊,他无力改变这种局面。

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张帆饰演的邓知县在算术领域不如帅家默,但两人也都可以称得上是这个领域的天才。

从某种程度来说,邓知县就是步入官场的帅家默。

如果说,帅家默没有遭遇父母早年离世的事情,他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并且他是一个相对正常的人,也有算术方面的天赋。

最后他也入仕了,当了一个知县,但他大概率还是活不成如今单纯的样子,也无法做到造福一方的父母官。

就像张帆饰演的邓知县说得那样,他曾经也有抱负,但是到了同阳县,他才知道,想要坐稳这个位置,他已是如履薄冰。

他只是一个流官,而他身边的小吏,都是世代继承的,在当地已经形成了实力,自己要是办事拿捏不好分寸,很快就会被他们抛弃的,最后身败名裂。

《显微镜下的大明》中邓知县说了一大堆,帅家默只是说自己听不懂,听不懂就对了,他的世界单纯的很简单。

邓知县也笑了,帅家默听不懂就对了。

正是因为帅家默听不懂,他才能说给帅家默听,正是因为帅家默听不懂,帅家默才能去做邓知县不敢去做的事情。

可以说邓知县和帅家默的境遇,就是大明衰败的一个缩影了,按照剧中的年代,好像再有50多年,大明就亡了。

当时的局面,哪怕是再有一万个帅家默也无力扭转了,这是一个帝国日薄西山之时,不是凭借个人能力,可以扭转的。

即便帅家默没有遭遇童年的悲剧,成功入仕了,当了一方父母官,但他还是活不成自己,只能活成邓知县,面对无力改变的局面,逐渐消灭意志,最后沉沦。

相关文章

赵武灵王的惊天战略如果实施了,能灭掉秦国吗?

赵武灵王的谥号可能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因为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前面的武是美谥,而后面的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从这个谥号就能看出后世赵君在评价他的时候内心有多复杂。作为战国最为杰出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绝对是同时代的另类。在秦国日益崛起,其他诸侯不得不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却在琢磨如果打击秦国!不

2025-09-06 11:21:43

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武安君白起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战场上?

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秦赵长平之战的秦军最高统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安君白起,而战后的坑杀几十万赵军也成为白起最大的一次“人屠”。但奇怪的是,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秦国从一开始就对赵国的战略决战来准备

2025-09-06 09:52:28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为什么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