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张若昀演得不比韩国人好?《显微镜下的大明》这样拍,谁还看韩剧

22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02 18:40:32    

看到《显微镜下的大明》评论区狠人称张若昀为“张无续”我愣了,回忆一下可不是吗,这位年轻一代的实力派演员,这几年可占了不少大IP的男一,愣是没一部有续集!

这一次他饰演马王爷同名小说中的“算呆子”,不光IP基础弱一些,而且人物设定远不像前面范闲和徐凤年那样是人中龙凤,属于底层特异类人群,这个是马王爷作品的风格,但明显不是张若昀这个演员的风格。

我看过这部剧的前期采访,主创人员给帅家默的设定是一个“算呆子”,也就是说这个角色不能有太夸张的演技输出,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让观众感受到“呆子”的不同寻常,这个要求对演员来说可不算简单。

这样一个呆傻、失忆的角色,注定不能有太过夸张的表演痕迹,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让观众能感受到演员的输出,这一点对演员来说是相当困难的!

从拍摄花絮中可以看出,张若昀在这部剧中有自己的话语权,这个角色的很多细节设计都来源于张若昀自己。

他在回应某些片段时,除了眼角一块小小的烫疤在提示这个角色曾经遭受过火灾外,同时他的下眼角会不由自主的去抽搐两下;想事情放空僵硬状态;算数时从发髻中取出木簪子的习惯;这些细节都在辅助演员去完成帅家墨这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

其实个人觉得张若昀是用了心的,首播几集的评论中,很多人对于他的评价并不算客观,甚至针对男主进行了攻击,这让我想到去年韩国一部剧《非常律师禹英禑》。

角色设定是女自闭症患者成为才华横溢律师的故事,这部剧在豆瓣一直拥有较高的评分,剧集评价也很宽容。

事实上看过这部剧再来看《显微镜下的大明》,真的不能昧着良心说,朴恩斌比张若昀演得有多好,但国产剧或者说内地演员承受了更多的苛责。

《显微镜下的大明》前几集,我们就看到一个管杀不管埋的帅家墨!

他在给村民田间测绘时发现,实际测绘数据跟地契对不上,并且对雇主直言不讳。

在雇主互相追究责任,大打出手时,这个引起一切的算呆子,没有任何反应,一直在思考“我没有算错,为什么会对不上?”然后施施然远离。

又因为有超乎寻常的算牌能力,每次陪自己发小丰宝玉去赌场赚钱,他没有以赌挣钱的羞耻感,也没有在赌坊耍手段会遭殃的忧虑感,丰宝玉拉着他就去。

这次正好碰到需要平赌坊帐的鹿飞龙,于是在两个人各凭手段都拿到了“至尊”牌的局面下,作为赌坊这一方的鹿飞龙,直接认定两个人耍诈,要留下两个人的双手,并以此为条件要求帅家墨给他平赌房的账。

而另一边丰宝玉的姐姐,火腿肠女老板丰碧玉知道弟弟被扣后,闹到赌房大打出手,那个引起一切祸端的帅家墨,又撅着屁股,不受所有纷扰地在算他自己的账单。

还有后来在公堂上,他直愣愣地告诉大家,自己一定要等丰宝玉来才开始,因为自己的好兄弟要凭借这一次扬名。

更让后来因为自己原因,站在他身后支持他查丝绢案的知府头疼,背后教他一些小伎俩,也不得不叮嘱他,千万不要当众说这些是他教的,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操碎了心的男主!

除了拥有粉丝力量和号召力的张若昀,剧中的配角也没有掉链子,高亚麟饰演的知府黄凝道太难了。

人前他是一个笑容可掬,官场应酬得当的好上官,私下里他又野心勃勃,想要用“丝绢案”赚政绩的朝廷官员,他与前来搅局的各方知县你来我往地算计看起来很过瘾。

饰演仁华知县方懋珍的是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侯岩松,一出场就是愁苦模样,一看就是胆小怕事,两面为难的小官。

但是在后来的一系列剧情当中,这个貌似胆小的知县却懂得制衡之道,很有自己的小聪明,在要查清“丝绢案”知府的眼神压迫下,各自应对,那小表情简直了!

而且相较于架空狗血的古装故事,我更喜欢具有历史偏向的古装剧集,马王爷就很善于编写这类故事。

《显微镜下的大明》就是根据明代真实案件改编,事件原委记录于《丝绢全书》中,案件前后持续十年,牵扯进无数大小人物,包括海瑞、张居正等,也留下了大量的书信、题记、申文,是明代民间县级记录最全的事件之一。

电视剧在“历史”这一方面拍得很用心,包括税法制度、乡村俚习,虽然有必要的戏剧加工,但看起来很和谐,应该是最近最值得推荐的古装剧集了。

在古装剧里,国剧要是认起真来,真没韩剧什么事儿。

相关文章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为什么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三国东吴:威权震主,自致颠覆的五位权臣

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

杨朱、墨子都是什么主张?为何孟子批他们“无君无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