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显微镜下的大明,张若昀又演活了一部古装剧

18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02 19:10:55    

起初是看到我老公在追这部剧,我在旁边正好也看到了,刚开始剧情的节奏也不快,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好的,就很普通的感觉吧(不过我在开头时,心里也一样疑问,为什么算出来的数量会比实际的少了四分,而这,也是后面事情发展的引火线)。

但是,接下来,故事也没有直接就按照这个事情展开,而是通过去赌坊,闹赌坊将人物都介绍出来。丰宝玉、以及丰宝玉的姐姐丰碧玉,都鲜活的呈现在屏幕中。

不过赌场这段,看起来还是有点尴尬的。但是这场斗争,也是为了将丝绢案在公堂上印出来,也就是我开头说的这个疑问。

而中间穿插的知县和奴仆的谈话,也侧面说明了知县奉行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还有其他几个相邻知县的碌碌无为,为接下来的丝绢案的申诉困难奠定基础。

随着新官上任旧案堂审,丝绢案的暴露,几方势力的牵扯,剧情也逐步推向了高潮。

一方是知县官员,明知道丝绢案的问题,却一直压着,就是希望安安稳稳的做他的县令。而其他几个县也不希望这笔赋税的真相重见天日,一旦让几个县一同分担,那么就会增加当地百姓的压力,拉低其他县的经济水平。

一方是丝绢案背后的掌控者,他们的级别更高,远在知县之上,而如此庞大的数额究竟是进入了皇家国库还是人为私吞,真相一旦揭露,牵扯的就不只是百姓的赋税问题,而是朝堂纷争。

而接下来,剧情也会从帅家默为何要揭开丝绢案的真相,他的父亲又为何会背上贪污的罪名,而掌控着这笔丝绢赋税的操纵者又是谁铺展开来。

如果说满分10分的话,那目前可以给这部剧打7分,主要是在开头就已经猜到了结局,想要看的心情就少了一半了。

回想张若筠之前的剧,我最喜欢的还是法医秦明的第一部,剧情不拖沓,而且结局也是出人意料,让你想要去追。观看过程中,既有吃惊、害怕,搞笑,也没有那种刻意的爱情cp,就不会让人反感。也期待张若昀有更多好的作品。

相关文章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为什么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三国东吴:威权震主,自致颠覆的五位权臣

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

杨朱、墨子都是什么主张?为何孟子批他们“无君无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