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若昀、王阳、戚薇主演的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已正式发布预告。进入预热阶段的同时,也将在2022年Q4季度与观众见面。
该剧以马伯庸的历史读本《显微镜下的大明》中的六案之一“丝绢案”作为雏形,并延请了马伯庸亲自担任编剧。
讲述了算学天才帅家默(张若昀饰演)意外从县衙的税簿中发现了该县承担了周围7县百余年的丝绢税负。
由此探访真相,开启了从县衙到府衙乃至最高行政单位的“鸣冤”之路。
单从目前公布的预感来看,走的是古朴路线。“灰扑扑”的滤镜虽然让人看得压抑,却也透着质感。
可惜,即便出动了张若昀担任男主,对于《显微镜下的大明》不免仍是让人担心。
毕竟,该剧的编剧是马伯庸,他身上则有着“扑街”魔咒。
在《显微镜下的大明》官宣演员阵容时,张若昀当之无愧的便是一番男主的存在。虽没有单开一行的“优待”,剧方却在预告中给足排面。
领衔主演“张若昀”,硕大的三个字单开一页的同时,另两位领衔主演王阳与戚薇只能并排在第二页中显示。
可见,剧方对于张若昀实力的肯定。
王阳与吴刚在《庆余年》中与张若昀也有过合作的同时,此次也被延请到了《显微镜下的大明》中。让人有了梦回《庆余年》的既视感,更是有着演技的保证。
此外,《显微镜下的大明》在制作上也尽显诚心。
背后的制作公司名为留白影视,马伯庸早前影视化的《长安十二时辰》与《风起洛阳》两部大剧也是留白影视参与制作。
算得上是马伯庸的老熟人,看过《长安十二时辰》与《风起洛阳》也该明了《显微镜下的大明》会有着怎样的画风。
可惜,不管是《长安十二时辰》还是《风起洛阳》。有着可靠的剧本,也有着精良的制作,却徒留“叫好不叫座”的结局。
而这背后都有着同一个姓名——马伯庸。
雷佳音、易烊千玺主演的《长安十二时辰》于2019年开播,目前仍有着8.2的评分。
剧中精美地还原了盛唐风貌,热依扎的唐妆造型更是一度火上热搜。
可惜,烧脑的剧情并不适合“下饭”。仅适合小众人群下,《长安十二时辰》有着高口碑,却改变不了扑街的“命运”。
到了《风起洛阳》时,因为有了黄轩+王一博+宋茜的演出阵容,也带动了该剧的热度。避免了扑街的命运,却“砸”上了口碑。
剧情不如《长安十二时辰》出彩,部分演员的演技还要遭受质疑。
而此后的《风起陇西》更是变成了一个“笑话”。收视率砸穿了央八的底心,更是惹得编剧直接在线“发疯”。
“央八好像完全没有预热宣传吧!”
一顿“甩锅”,怪观众、怪平台,却依旧无法挽救《风起陇西》惨淡收场的局面。
不过8.1分的评价倒是给《风起陇西》挽回了一点面子。而该剧也再次陷入了马伯庸“叫好不叫座”的魔咒中。
为此,有了马伯庸确实有了制作上的保证。“画风”符合大众审美的同时,总是在“高深”的剧情中,让观众迷失了方向。
而《显微镜下的大明》则是马伯庸继《风起陇西》后的新作。该剧由其亲自担任编剧的同时,也仅只有14集的播放量。
相比动辄40集以上的电视剧而言,可谓是“短小精悍”。
不过,仅是影视化“丝绢案”一案。14集的体量倒是恰如其分。至于张若昀能否打破马伯庸的“魔咒”,唯有等《显微镜下的大明》播出后再一见分晓。
随着《显微镜下的大明》开播在即,张若昀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而这背后的原因自然还是因为《庆余年2》。
作为“欠债”很多的男演员之一,早在《雪中悍刀行》开播时便有不少网友询问《庆余年2》何时能来的消息。
毕竟,在2021年6月,腾讯就公布了《庆余年2》回归的消息。而在11月还透露第一季的众多角色将回归的同时,还会有新角色出现。
可惜,观众日盼夜盼等着《庆余年2》开拍,却始终等不来开机的消息。
《雪中悍刀行》开播时,弹幕中尽是“催债”的,亦可见观众对于《庆余年2》的期待之情。
然而,眼见着《雪中悍刀行》开播与收官,《庆余年2》照旧纹丝不动不说,观众还得接着等《雪中悍刀行2》。
张若昀欠的“债”越来越多,自然观众最想等的依旧是《庆余年2》。
可是,眼见着《显微镜下的大明》也要开播了,《庆余年2》依旧迟迟没有动静。让人等的心焦的同时,也不知它究竟何时能来。
谁曾想,这边剧粉还在等着开机,那边就又有新消息传来。
“庆余年2剧本还没出呢,暂时还没有。”
这是粉丝发布的与李小冉之间的对话。而在李小冉的“对答”中,可见《庆余年2》别提开拍了,就连剧本也没有。
这恰恰也成为了《庆余年2》项目迟迟未动的关键原因。
为此,剧粉与其逮着张若昀“催债”,还不如催着王倦赶紧把《庆余年2》的剧本写出来。
毕竟距离《庆余年》的播出已经时隔近3年。原班人马的班底越来越难凑的同时,不少《庆余年》中的演员也与张若昀有过了二搭。
一次又一次地“狼来了”诉说着《庆余年2》即将来了,可惜时至今日就连剧本都没有,确实也着实有点“辜负”剧粉的殷切期盼。
不过,好剧不怕磨。
确实也有多得是10年磨一剑,5年磨一剑的存在。只盼王倦能够体谅观众等待《庆余年2》的心情,切莫让观众等那么久才好。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