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硬凹“妹感”没出路!周迅与虞书欣告诉你,“姐系美人”才是王道

21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03 17:30:31    

当薛凯琪官宣加盟《无限超越班》时,不少人是意外的。

出道20年,今年41,论资历,她去做导师都可以了。

然而,她却选择跟一众演戏还没多久的新人一起入职。

本以为她身为大前辈,是去节目里做榜样的。

谁成想她的出现却诠释了少女感演员的困境,那就是被自己的风格所束缚。

被观众称为“香港最后一个少女”的薛凯琪,年到41岁仍如20出头模样。

靠美貌她还能再战10年,然而提起实力,在《宫心计》里。

她甚至演得还没24岁的周洁琼演得好,也难怪在自我介绍时。

惠英红会因为她的形象问题而对她产生质疑,41岁了,却没有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成熟感。

薛凯琪的舞台上的尴尬,其实也是当今娱乐圈的风向变化。

随着白幼瘦审美逐渐被压制,坚持“妹感”已经是泯然众人的结果。

如今出场即惊艳的人物,如陈书婷高启兰,均是姐系霸气。

硬凹青春感,只会审美疲劳。

杨紫接连出演偶像剧,《199爱》扮17岁黄瀛子,相似的发型一样的演技

童星出身的演员,总会经历一个蜕变的过程。

因为观众是看着他们长大的,所以下意识地把他们当成孩子对待。

未成年时这是路人缘方面的优势,可在成年后,需要更多风格剧本时。

观众的慈爱目光,反倒是一把枷锁。

吴磊在《星汉灿烂》前,没人看好他的微硬汉风格。

觉得他还是印象里稚嫩小孩的模样,是凌不疑的成功。

扭转了口碑,让吴磊的转型之路顺利。

然而同样是童星起步,如今年过30岁的杨紫却陷入了接本怪圈。

除开电影《猎毒》尝试了一次女卧底外,近3年来她接的角色。

不是都市剧里的活泼少女,就是古言剧里的小机灵。

变的是服化道,不变的是修饰脸型的刘海发型,与预告片里必然要拿出来重点宣传的哭戏。

《199爱》里,她又回到了舒适圈。

演绎了一个风格转变没那么大的黄瀛子,从她的17岁开始演起。

过分雷同的戏路与基本不变的状态,让她主演的作品,评分一降再降。

她本可以早早往姐感路上走,如周迅。

周迅为《李米的猜想》放弃保养皮肤,虞书欣转回清冷风格,热度差别明显

34岁的周迅接拍了《李米的猜想》,因为角色是个烟不离手。

担心寻找失踪男友,在外人看来精神状态都有些不太正常的女司机。

所以为了打造出人物的颓废感,在知道镜头是高清的情况下。

周迅进组前就断了保养的日常,进组后更是抛弃偶像包袱。

让化妆师把黑眼圈与雀斑往她脸上肆意化,最终,她凭借影片再次封神。

论灵气妹感,周迅何尝不是能走偶像派的。

可她却明白比起一时的鲜艳,接好本子,演好角色才是真的。

后辈虞书欣虽然没她那么拼命,但起码在挑选角色上,已经有了自己的清醒想法。

在《苍兰诀》热播时,有人爱她的可爱,有人嘲她的做作。

觉得她的声音太假了,明明不是团队里最小的,却硬要装出团宠的模样。

然而这位姐,马上转身去了《云之羽》剧组。

扮演了个穿着一身黑的女间谍,路透里几乎笑都不带笑的。

精修照一经放出,瞬地出圈。

比起《仙剑6》走保守风格,虞书欣稍微改变一下表情管理,即能引得话题飙升。

戏外富家小姐的她,还没入圈时的贵气风格便姐感满满。

如今出演云为衫,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本色出演了。

就算不看这两位的转变,从待播剧的女主人设也可以看出。

比起啥也不会的傻白甜,有勇有谋的姐姐们更招人喜欢。

那么,你们觉得圈内还有哪些姐系美人呢?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