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章子怡刘亦菲曾黎同场比美,没想到跟精修图差别最小的是章子怡

18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04 18:00:50    

一年一度的澳门国际电影节在澳门举行,每年出席的内地明星都不多,今年只有四位。

在这四位明星中,只有一位男明星——王凯,身着黑色西装套装的他看起来是帅气的,但这样的服装实在太普通了,没什么可讨论的,所以我们还是把目光放在另外三位女明星身上吧。

其余三位女明星都各具风情:章子怡、曾黎、刘亦菲。

先来看三人中年龄最小的刘亦菲吧,八先生看到精修图的时候,觉得刘亦菲不愧是“神仙姐姐”,随便对着镜子拍一张,就诠释了什么叫貌若天仙。

造型师给刘亦菲选的这条蓝色纱裙也很仙,既能凸显腰身,也能小秀性感,配上卷发和红唇,很符合大家对美人的想象。但万万没想到,这套造型离开精修后,还是有点落差的。

刘亦菲的现场图颜值还是很高的,但身材明显不像精修照那么瘦。

毕竟这种看似收腰的蓬松长裙,其实很需要纤细的腰身才能穿出精修图那样的效果,不然分分钟会显胖。

偏偏刘亦菲如今的身材是丰腴的,所以生图看起来几乎没有腰线,跟精修图里的细腰差很大。她的脸如今也是肉肉的状态,但修图师修得比较狠,所以精修图里的脸会比生图小一圈。

总的来说,刘亦菲的生图其实不胖,但跟精修图放在一起对比,就显得微胖了。

再来看曾黎,她没有穿裙子,反其道而行选了一套黑色西装套装,配上黑长直和红唇,气场全开。

曾黎今年46岁了,还记得她上次出席活动,生图让不少吃瓜群众都觉得惊艳,因为整张脸没有太多皱纹和细纹,看着很有精神气,很显年轻。

没想到这次曾黎出席澳门电影节的状态没有那么好了,生图里的脸有着显而易见的肿胀状态,苹果肌紧绷得不得了,笑起来的时候跟红毯主持人就像亲姐妹似的。

将曾黎的生图和精修图放在一起对比,就能直观感受到她脸部状态的差异了。左边的生图是略肿的,右边的精修图则是全脸紧致但完全没有丝毫肿胀的年轻状态。

章子怡跟曾黎是同班同学,两人都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但章子怡比曾黎小3岁。

按理来说,女明星如果只差3岁,应该看不出什么差别,但章子怡的状态明显好一些,至少脸是没有肿胀感的,除了法令纹外没有太多明显皱纹。

不过如果对比精修照的话,就会发现修图师完全是将章子怡往少女的方向修,画面看起来有点朦胧,毛孔、细纹通通看不见。

今年43岁的章子怡生过两个孩子,但生图里的身材还是维持得很好,20+的时候是这样,现在40+了还是这样,想必私底下一定做了很多努力。如果没有纤瘦的身材,估计真没办法轻松驾驭这条深V高开叉蓝色吊带长裙。当然也是因为她气质好,整体效果才会这么好。

对比一下章子怡的精修照,是不是差距算小的?

35岁的刘亦菲、46岁的曾黎、43岁的章子怡同场比美,本以为是最年轻的刘亦菲精修前后差距最小,没想到是章子怡。

相关文章

赵武灵王的惊天战略如果实施了,能灭掉秦国吗?

赵武灵王的谥号可能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因为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前面的武是美谥,而后面的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从这个谥号就能看出后世赵君在评价他的时候内心有多复杂。作为战国最为杰出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绝对是同时代的另类。在秦国日益崛起,其他诸侯不得不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却在琢磨如果打击秦国!不

2025-09-06 11:21:43

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武安君白起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战场上?

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秦赵长平之战的秦军最高统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安君白起,而战后的坑杀几十万赵军也成为白起最大的一次“人屠”。但奇怪的是,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秦国从一开始就对赵国的战略决战来准备

2025-09-06 09:52:28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为什么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