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谭松韵:娃娃脸很困扰她,化妆戴耳环就是为了显得不那么小孩

12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05 14:50:20    

送福利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号“新京报Fun娱乐”,回复“谭松韵”即有机会赢取她的亲笔签名照,还有视频福利哦!

生日:1990年5月31日 出生地:四川泸州 星座:双子座

身高:162cm 院校:北京电影学院 代表作:电视剧《甄嬛传》《最好的我们》《浪花一朵朵》

谭松韵因为《后宫·甄嬛传》“淳贵人”一角受到关注,后又因主演一系列青春偶像剧,如《旋风少女》《最好的我们》《狐狸的夏天》而人气激增。她说,娃娃脸曾经也很困扰她,大学时候也曾化妆戴耳环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小孩,“但是后来就看开了,顺其自然吧。”跟她相处,会发现她是个特别有主见的人,除了唱歌跳舞这些活泼的爱好,还爱看电影。问到最爱的片子,她说是《天堂电影院》,“这是我很小就特别喜欢的电影,如果没看过的大家可以去看看。”

跳舞是受爸爸影响

谭松韵极爱唱歌,唱功不错,而且什么都会唱,说她是中华小曲库也不过分。粉丝们也喜欢听她唱歌,以至于生日粉丝见面会差点就变成了一场演唱会。其实她从小就喜欢唱唱跳跳,“家里人也给我讲,我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每次只要一哭鼻子,我外公在旁边一扭秧歌我就咯咯咯地笑了。”爸爸以前是舞蹈老师,排舞时谭松韵就在旁边看着,别人还没学会呢,她就已经可以跳给爸爸看了,“我还特别骄傲的样子,哈哈,那会儿真是什么都敢啊!”

于是,谭松韵就在四川泸州老家开始学习跳舞。四川省舞蹈学校去泸州招生时,当地的一个老师问她想不想去,就这样谭松韵报考并很顺利地考上了四川省舞蹈学校。“小时候喜欢跳舞,也觉得好玩,所以不会觉得特别辛苦。上了专业院校之后,因为之前也知道跳舞会比较辛苦,所以也没什么意外,就是很开心自己成了一名专业的舞蹈学生了。”

回想起上学时候的艰苦,谭松韵说:“真的是很辛苦,我都不知道那会儿是怎么过来的。现在回想,要是再让我回去过那样的生活,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上学期间给谭松韵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光是练舞的辛苦:“由于学校是全封闭的,我周末要出门买个水果都要开出门条,出门前给爸妈打个电话告诉他们,回来再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回来了。”

拍《甄嬛传》过程有点蒙

谭松韵从小就是个“戏”多的孩子,“小时候有个很有意思的事儿,那会儿爸妈去上班了,我自己在家对着镜子就开始想象,如果有一天我爸妈突然告诉我我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然后我自己就哭了,也是戏不要太多!”所以,她从小就有想要演戏的念头,“具体多大开始都没有算过,从刚懂事开始,我就说我想像电视里面的人一样。最开始让我羡慕的就是琼瑶戏,《还珠格格》啊,《情深深雨濛濛》啊。”

谭爸爸正好有朋友在峨眉电影制片厂,就把谭松韵的资料留下了。机会在15岁这年到来了。“当时也没试戏,他们觉得形象合适,就让我去演了。记得第一次听到要进剧组拍戏,很紧张也很兴奋,觉得剧组是个很神秘又有些神圣的地方,正式拍戏以后其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记着老师和导演说的话,按照去做就好了。整个下来就是一个字:‘蒙’。”

后来,其他剧组也会去峨眉电影制片厂选演员,有合适的角色就会找谭松韵来演,慢慢地谭松韵就开始进入这一行。“《甄嬛传》的时候是我经纪人告诉我有一个古装戏要不要去试试,我一听是古装戏就去了,因为当时特别想演古装戏。见过剧组之后,剧组说还要试戏,当时我去不了,就录了一段视频给他们,他们看了就定了。去拍的时候也没想很多,我记得当时是有其他演员跟我说过,我演的这个角色出来应该是挺招人喜欢的。后来好多朋友跟我说,好牛啊你演了《甄嬛传》,但是我其实还是蒙的。”

入戏深,曾不想再拍戏

《甄嬛传》之后,谭松韵可谓是马不停蹄,每年都有2~3部作品播出。常年连续的工作,让她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但偶尔也想叛逆一下。之前拍摄《最美时候遇见你》时,谭松韵饰演一个毫无压力的小镇姑娘,这让她一度曾经无法从角色中抽身,甚至不想拍戏了。“(角色)没有任何的压力,和我现在生活完全不一样。回到北京之后,我坐在从机场回到家里的车上,看着路边的霓虹灯,觉得自己还是那个人物。我就跟我经纪人说,我不想拍戏,只想这样生活。经纪人跟我说,不行,后面这个戏你必须拍。其实调整状态就是一瞬间的事,我第二天就好了。”

当下她在《浪花一朵朵》中饰演女主角“白云”,同剧的男主角熊梓淇曾经爆料,说谭松韵是他见过的“最不像女演员的女演员”,因为太放飞自我了。谭松韵也说现场特别欢乐:“很多趣事,比如现场尬舞啊、踢毽子啊、笑场啊。有场戏要求熊梓淇跟我说‘我比赛的时候你要一直看着我’,我问为什么,他再答‘因为你看着我我就不会输’,然后我没有台词,只有一些表情反应什么的。结果实拍的时候,他说完最后一句我还追问‘为什么’,他愣了一秒,有点想笑,继续说‘因为你看着我我就不会输’。空气安静两秒,全场爆笑,那场戏就卡那儿了,一说到那就笑场停不下来,哈哈哈!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