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简介(袁枚是怎么死的?)

16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0-16 08:00:13    

人物档案

姓名:袁枚

字:子才

号:简斋

别名: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国家:清朝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钱塘

出生时间:公元1716年

去世时间:公元1797年

职业:诗人、散文家

官职:翰林院庶吉士、沭阳知县、江宁知县、上元知县

著作:《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简介,袁枚是怎么死的?

袁枚画像

袁枚是清朝时期著名的文人,为“乾隆三大家”之首的称号,同时于同时期的纪晓岚共称“南袁北纪”。袁枚虽然进士出身,曾经也在朝为官,但是事实上在政治方面袁枚的成就不高,他的所有才情都站在在文学上。

袁枚生于公元1716年,去世于公元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浙江钱塘汉族人,为清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袁枚少时便已经因为擅长写诗文而才名彰显,为时人所知。乾隆四年,袁枚进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关于此次科考高中,其中还有一番波折。但是可靠的时候,袁枚题“赋得因风想玉珂”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诗句。虽然句子极妙,但是到底有所犯,所以当时的评审官认为他“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好但是刑部尚书尹继善将其留住,袁枚才能顺利的进士及第。

授翰林院庶吉士之后,袁枚便一直安心待在翰林院中,直到三年之后才外调做官,为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袁枚外调做官期间,法治严明,权贵平人都一应对之。用法不必权贵,甚得治下百姓爱戴,政绩颇显,很得当时的上司尹继善的赏识。后来他从沐阳县调任的时候,百姓夹道送行,攀车饯酒,洒泪话别。

乾隆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749年,袁枚三十三岁的时候失去了他的父亲。四十岁的时候,当时在朝为官的袁枚决定辞官,此后归乡赡养自己的母亲。关于这一点,有人赞袁枚的孝顺,也有人说此前袁枚早就已经无心官场。无论是何种原因,离开官场的袁枚才真正的开始绽放光芒。

袁枚在江宁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好友钱宝意作诗颂赞他:“过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领取十年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应。”袁枚亦作一副对联:“不作高官,非无福命只缘懒;难成仙佛,爱读诗书又恋花。”

就这样袁枚开堂授课、闲居在家、游山玩水、品尝美食,过了将近五十年的舒适生活。袁枚是一个非常会生活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敢于不凡之人,他心境高阔,随性自由,这样的性子是不适合待在官场的。

晚年的时候,袁枚四处游历南方诸名山,与诗友交往。就这样一直活到八十二岁的高寿,然后安然离世。去世之后,葬在城中百步坡。

相关文章

从“围魏救赵”到“窃符救赵”,赵魏之间发生了什么?

围魏救赵,魏国攻打赵国,齐国出手相助,攻打魏都大梁,解赵国之围;窃符救赵,秦国攻打赵国,魏国出手相助,和楚国联手攻打秦国,解赵国之围。魏赵之间发生了什么,导致魏国对赵国是又打又救的?赵国又是怎么回事,总是被救?要明白这些,得先看看他们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元前353年;窃符救赵,发生在

2025-04-21 01:28:13

大功告成:女皇武则天千古一帝

成语“大功告成”出自嵩山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两个故事。一是大禹治水成功,玉皇大帝赐大禹一件黑色的玉器(玄圭),并在嵩山万岁峰悬崖处赐无字匾,告诉世人,成功于天下(可参考“匾挂石崖”一文)。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一生却与中岳嵩山有着紧密的联系,她当皇帝和实际执政期间,有史料记载的就有八次来到

2025-04-21 01:15:18

魏信陵君窃符救赵为什么能成功?离不开这三个人的帮助!

一: 历史背景 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件事情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秦吞并六国的动作日益加剧,频繁的发动战争。 公元260年,在长平大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又乘胜围困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吞并韩魏,扫除东进的障碍,完成统一六国的计划! 当时诸国摄于秦国的兵锋之威,不敢援助。而魏国是

2025-04-20 02:15:52

窃符救赵后,流亡在外的信陵君为何声威不减

历史人物千千万,太史公也是有偏宠的。于是,我们看到《史记》里出现了一位让人眼前一亮再亮的人物——魏信陵君公子无忌。在太史公笔下,信陵君既是儒雅潇洒的贵公子,又是担当世事的真英雄。儒雅的他礼贤下士,为弱者复仇,与屠者在市井谈笑风生;英雄的他洞悉局势,窃符救赵,后又率五国之军,将秦国打得只能保守防御。影

2025-04-20 01:57:31

信陵君窃符救赵,壮举背后付出了哪三个沉重代价?|读战国(69)

信陵君魏无忌“谁要是再敢替魏王使者通报,劝我回国,立即处死!”客居赵国的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怒气冲冲地对门客说。门客们噤若寒蝉,一言不发。前247年,即信陵君“窃符救赵”事件十年后,他大哥魏安釐(lí)王因秦国入侵,无将可用,于是派使前往赵国,诚恳邀请魏无忌回国抗秦。魏无忌为什么要呆在赵国?为什么一

2025-04-20 01:3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