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郦道元简介(北魏“狠人”,郦道元)

15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0-17 12:30:29    
北魏“狠人”,郦道元

郦道元画像

郦道元,字善长,祖籍范阳涿州(今属河北涿州),后迁居青州,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生于北魏延兴二年(公元472年)。

出身官宦世家,曾祖父郦绍曾任职后燕濮阳太守,祖父郦嵩任职北魏天水太守,父亲郦范为北魏青州刺史。

郦道元少年时期就博览天下奇书,游历淮河南北,长城以南大部分地区,考察风土民情,搜集掌故逸闻,创作了《水经注》巨著,文字隽永,生动鲜活,开游记散文之先河。

郦道元踏入仕途,经历坎坷,历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青州刺史、鲁阳太守、河南尹等官职,受封永宁伯。

《魏书》把郦道元列入“酷吏列传”之中,他究竟有多么残酷呢?

我们先看看《魏书》“酷吏列传”中一个极端人物——秦州刺史于洛侯。

秦州百姓王陇客因故刺杀王羌奴、王愈,论罪当斩。

王陇客本应受到斩首示众的惩罚,可是于洛侯为了震慑州内的民众,竟然将王陇客残害致死,不亚于凌迟酷刑——生拔陇客舌,刺其本,并刺胸腹二十余疮。”

于洛侯还把王陇客的四肢砍断,在他奄奄一息,还有一口气的时候,“始斩其首,支解四体,分悬道路。”

百姓见此惨状,怨声载道,竟引发民变。

孝武帝元宏为平息众怒,将于洛侯处死。

郦道元和于洛侯同时被列入“酷吏列传”过于牵强,其“酷绩”可谓“乏善可陈”。

《魏书》记载:郦道元为官,出任东荆州刺史的时候,执法严厉,不畏权贵,遭致境内很多豪强和皇族宗室的忌恨。

郦道元出任河南尹的时候,得罪了汝南王元悦。

北魏“狠人”,郦道元

郦道元雕像

汝南王元悦有个同性好友丘念,两人经常吃住在一起,形影不离。

元悦取向异于常人,喜好男色,讨厌女人,动不动就出手殴打妃妾,而对男友丘念却极为宠爱,百依百顺。

元悦当时任职司州(河南洛阳东部)牧,州内提拔官员,都取决于丘念。

郦道元决心除掉这个伤风败俗的丘念,丘念常常藏匿在元悦的王府,偶尔回一趟家,郦道元就趁着丘念在一次回家的时候,将其抓捕起来,关进监狱。

汝南王元悦大为不满,担心男友丘念被杀,于是请求嫡母胡太后出面,赦免丘念。

郦道元获知消息,先于赦免令发布时诛杀了丘念,并弹劾汝南王元悦纵容属下破坏吏治等违法行为。

郦道元因此得罪了汝南王元悦,当时雍州刺史萧宝夤已经出现了谋逆的迹象,元悦想出一个借刀杀人的诡计。

于是联合城阳王元徽怂恿胡太后,任命郦道元为关右大使,去安抚并监视萧宝夤。

萧宝夤对郦道元上任十分忌恨,担心他的到来会破坏自己的“大计”。

元悦又暗中怂恿萧宝夤,派遣行台郎中郭子恢在阴盘驿亭围困即将赴任的郦道元。

《北史》记载:郦道元一行人处在山岗位置,没有水源,于是命随从在山岗掘井,挖掘十余丈也没有水,一行人因无水而体力下降,丧失了抵抗能力。

郭子恢派手下翻墙而入,郦道元“瞋目叱贼,厉声而死”,被杀前瞠目痛斥贼寇,时年仅五十五岁,同时遇害殉职者还有郦道元的两个弟弟——郦道峻、郦道博,两个儿子——长子郦伯友、次子郦仲友。

萧宝夤派人收殓了郦道元等人,将灵柩运抵长安城东安葬。

武泰元年(528年),朝廷收复长安,追赠郦道元为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郦道元第三子郦孝友承袭了父亲的爵位。

郦道元为官清廉,执法如山,临终前大义凛然,壮烈殉国,本该在忠臣行列,为何被列入“酷吏列传”呢?

《魏书》对郦道元殉国的事迹只字未提,而《北史》却为郦道元单独立传,并记录了郦道元慷慨赴死的细节。

《魏书》的作者魏收为何故意隐瞒郦道元殉国的事迹呢?

史料称魏收“好声乐,善胡舞”,是个很轻浮的人,他为自己能获得写史的资格颇为傲慢自负,借机酬恩抱怨。

魏收曾狂妄地宣称:“你小子算什么玩意儿?敢跟我魏收甩脸子,我动动笔抬举你,可以上天,诋毁你,就能下地狱!”

魏收比郦道元小三十几岁,他为啥没有让郦道元“上天”呢?

北魏“狠人”,郦道元

水经注

清代学者、《水经注》研究专家赵一清大胆推测——也许是魏收和郦道元素有仇怨,魏收嫉妒郦道元的才华的缘故。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