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黄渤的一路坎坷,造就了他的幽默!

16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5-22 13:10:28    

有人评价1974年出生的黄渤是很特例的明星:因为他无颜值、无身高、无肌肉。然而就是这样的黄渤,硬是在各种小鲜肉、大长腿林立的影视圈闯出了一条属于他的星光大道。

黄渤不仅丑,学习还不好,虽然从小生长在机关大院,父母也是知识分子,他却完全没有继承父母的知识优点,而是梦想做个大歌星。

黄渤中学时代和几个爱好音乐的同学经常到酒吧驻唱,小小年纪的黄渤不仅唱歌好听,还懂得在台上活跃气氛。九十年代初,中专毕业的黄渤南下广州,签约“太平洋唱片公司”,此时,同期的毛宁和杨钰莹已经红透大江南北,而黄渤却因为长得太矮连上台的机会都很少。没有办法的黄渤只能灰溜溜回到青岛,自己组建了“蓝色风沙”这个组合,因为团队成员的意见不合,最后也是昙花一现,灰飞烟灭。

黄渤最后只身来到了北京,晚上在酒吧驻唱,驻唱期间,曾经被人起哄:下去,滚下去!黄渤回答:那好吧,我下去;于是,他走下一个台阶,然后接着唱第二首。后来黄渤说,并不是我有多机智和幽默,而是只有唱满4首歌,才能拿到钱;他白天骑着自行车推销自己的唱片。和他一起跑场子的还有周迅、满文军、零点乐队、胡东、沙宝亮等一些寻找机会的年轻歌手。黄渤的人缘很好,跟随都能聊上几句,在北京的日子,结交了不少朋友。但是因为自身条件太差,在北京还是失败而归。

再次回到青岛的黄渤打算认命接受现实了,接受了父母的建议,在姐姐和父母的帮助下开了一家皮革厂,做起了老板,生意做的有声有色。然而,上天会考验一个有梦想的人的极限承受能力。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来临,黄渤的皮革厂在这个潮流中不幸倒闭,生意伙伴反目成仇,债主讨债逼上门来。本来已经妥协的黄渤,不仅梦想没有了,还欠下了一堆的债。

就在黄渤一展莫愁的时候,黄渤在北京原毕业于中央戏曲学院的一个叫高虎的发小,当时出演管虎导演的《走吧,上车》里面的男主角,告诉黄渤剧中缺少一个长得丑的男配角,邀请他参演该剧这个丑男配角,黄渤把自己的照片发给剧组,担心太丑,特意找人PS过才发,谁知管虎看了照片后说:“太帅了,不行”,黄渤想:呵呵,第一次有人说自己帅啊!高虎急着跟管虎导演拍胸脯说:“保证他本人比照片磕碜一百倍”,管虎在高虎的保证下答应黄渤来试镜,一试,竟然很吻合剧中人物形象,竟然成功通过了。

后来为了报答高虎,黄渤成名后还特意邀请高虎出演《民兵葛二蛋》出演男二号。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黄渤有了信心,干脆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而此时,他已年近三十。而且,第一年,因为长得丑没考上;第二年,还是没考上;而他当年在青岛教舞蹈时的学生却考上了;第三年,表演专业临时开设了配音班,新专业大家都不懂,也没有人报考,这样给黄渤捡漏考上了,1974年出生的黄渤和1987年出生的刘亦菲成了同一届的校友。

虽然考进了电影学院,黄渤的演艺事业仍然没有太大的起色,虽然参演过《大脚马皇后》《黑洞》《红楼丫头》等作品的配角,其实和群众演员差不多,甚至连台词都没有。

直到2006年,一个初出茅庐的叫宁浩的导演需要一个价低又肯吃苦,还能不顾形象的性价比高的演员,他找到黄渤,让他出演《疯狂的石头》,虽然不是主角,但是黄渤一出场,观众就记住了这个颠覆形象的“黑皮”。

成名后的黄渤曾经在机场遇到一个很热情的粉丝,粉丝说:我很喜欢你的作品,黄渤问是哪部作品?粉丝:《天下无贼》,两人一直聊到飞机起飞,临行前粉丝请黄渤在自己的T恤衫签名,黄渤签下“王宝强”三个字。

黄渤的幽默来自于他一路走来的坎坷,许多人被他的幽默风趣、高情商深深折服,在幽默养成的背后,却是无数独自吞咽的泪水。

黄渤曾经为王菲等歌星写过歌,写了很多本,鲁豫在采访中问他:有唱火过吗?黄渤说:有他们唱的发火的;他还说:自己把写好的歌和录制好的小样给一些歌星,很多时候在回头的时候,就能在垃圾桶里找到。

在拍《斗牛》的时候,造型奇脏,牵着牛在山上来来回回奔跑,鞋子都跑烂了十几双,累到呕吐,最后片子杀青的时候,黄渤在车上大哭:原来一切真的都会过去。

成名后的黄渤在各种场合被人取笑,黄渤都能自如应对,面对恶意的嘲讽和无意的打趣,黄渤每每都以超高情商机智化解,他的临场应变能力堪称教科书级,获得媒体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我们看到的1974年出生的黄渤的幽默风趣,是用曾经的酸甜苦辣、无数的委屈和卑微、一路坎坷历练出来的。每个成名的明星背后,都有着吞下委屈的格局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希望历尽坎坷的黄渤越来越好,给观众朋友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相关文章

赵武灵王的惊天战略如果实施了,能灭掉秦国吗?

赵武灵王的谥号可能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因为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前面的武是美谥,而后面的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从这个谥号就能看出后世赵君在评价他的时候内心有多复杂。作为战国最为杰出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绝对是同时代的另类。在秦国日益崛起,其他诸侯不得不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却在琢磨如果打击秦国!不

2025-09-06 11:21:43

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武安君白起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战场上?

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秦赵长平之战的秦军最高统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安君白起,而战后的坑杀几十万赵军也成为白起最大的一次“人屠”。但奇怪的是,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秦国从一开始就对赵国的战略决战来准备

2025-09-06 09:52:28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为什么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