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武松简介(一个被当作圣人的凡人)

14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0-26 10:00:17    

武松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真正的绿林好汉,正义、忠义、豪迈,在施耐庵的笔下他最富血性。金圣叹曾评价武松:”武松,天人也。武松天人者,固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勇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也。“三岁儿童都知”武松打虎”的故事,然而少有人知武松也曾被一条狗扑到泥坑里面去。

武松:一个被当作圣人的凡人

其实,武松自始至终只是一个普通人,旁人看他的那些圣人事,都是将他逼向绝望的利刃。

故事,还是从武松的少年开始说起。施耐庵的书中并没有提及武松的童年,武松与人也没说过。我们大可不必将武松想象成一个天生的英雄,就将他当作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孩。

武大郎和武松自小没有了父母,是武大郎靠卖烧饼一把屎一把尿把武松养大。武松没有父母的管教,哥哥又因为身体原因常常被邻里捉弄嘲笑,他长大之后成了一个喜好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浑小子,因为喝酒闹事没少给哥哥惹过事。但武松心中终究还是正义而质朴的,这些品质,还是源于武大郎的言传身教。

和很多正常人家的小伙子一样,武松喜欢打扮,施耐庵多次写过武松的穿着,颜色搭配也挺青春时尚的。武松也颇有仪式感,杀人之前都要换一身合气氛的衣服,还注重个人卫生,施耐庵写了好几处他洗漱沐浴。另外,武松也是个正常的荷尔蒙爆发的少年郎,他喜欢看美女,施耐庵从武松的视角写美女,都是细节到穿着、发饰的。就是这样一个本可以和兄长平静过一辈子的有点小正义感的少年武松,突然一天喝醉酒打伤了人。武松当时连人死没死都不确认一下,赶紧跑掉了,没有钱,没有个可以投靠的远房亲戚或者朋友,只得在外闷头流浪。

武松:一个被当作圣人的凡人

武松第一次遇到了宋江,和宋江待了几天,宋江没给他什么好处,他却感动得落泪了。可见武松的小半辈子,过得其实是很孤独。再后来武松打虎,成了英雄,风风光光回到了乡里。他和很多一朝成名的年轻人一样,丝毫不知掩盖锋芒,逢人便说自己是打虎英雄。

武松很重感情,对他而言,其实去哪里都一样,唯有哥哥在才有一个家。而潘金莲联手西门庆、王婆将武大郎毒死,武松就彻底成为了一个无家可归之人。生我未养我,断指可报。未生我、为养我,何以为报,长兄如父。武松面对兄长的枉死,曾经也想通过报官解决,岂料西门庆已经贿赂了知县,武松在无奈之下才必须以自己的方式收集证据,寻找乡邻证人,通过冷静的布置和思考,才有了杀潘金莲、西门庆,捉王婆,以祭奠兄长的血腥举动。

武松:一个被当作圣人的凡人

后来的武松,就再也不是那个打虎的少年郎了。他遇到了施恩,几顿好菜,几句兄弟,他就单枪匹马替施恩醉打蒋门神,在这场黑吃黑之中成了施恩的棋子。而反观当年武松打死了老虎之时,知县将人们凑的一千贯赏金按照约定全部给了武松,但武松当时没有收,只是将这些钱分给了众猎户,那时的他多善良。而无论是施恩还是蒋门神,都是鱼肉百姓的一方恶霸,武松若还是存着当年的正义感,定不会助纣为虐。

武松:一个被当作圣人的凡人

武松找了蒋门神的茬,并且将他胖揍一顿,但他没要蒋门神的命。在受到张都督的礼待之后,武松原本自暴自弃的心,突然燃起了那么点希望。他买了个柳藤箱子,在张都督这里给自己置办了家具,说明他是真心诚意将这里当作家了。在中秋夜宴席之上,张都督要把自己养的歌女玉兰赏给武松做老婆。武松那颗自暴自弃的心,终于重新燃起了一点点希望。

武松从杀了潘金莲之日起,怕没有一日如那一晚舒畅轻松,但很快,一个巨大的阴谋出现。武松听到人喊捉贼,而已经许配给他的玉兰指着后花园说贼跑到那里去了。众人顺着玉兰的指向,一直搜到了武松的箱子。那些曾经对武松十分客气友好的张都督家眷们,全都露出了真面目,一个个指着武松冤枉他。

武松杀了张都督和家眷一共十五人,他后来非常平静地对张青说起杀人的细节,他并非是激情杀人,不是盲目的见一个杀一个,所有的家眷他都认得,而且清清楚楚记得他们在陷害他的过程之中扮演者怎样的角色。武松在杀玉兰的时候,十分果断,他最后那点对普通人生儿育女、安乐生活的念想都被彻底掐断。

武松:一个被当作圣人的凡人

武大郎没死的时候,这个世界还能给武松一丝温存和善意。武大郎死后,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直到飞云浦,这个世界对他仅有的善意也消失了,所以在鸳鸯楼中,他愤怒屠杀,对那些端茶唱歌的婢女都丝毫没有原谅的余地。

“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一百个,也只有这一死!”

鸳鸯楼的复仇已经和杀潘金莲、西门庆之时彻底不同,他对官府的腐败洞若观火,已经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他对自己已经没有了道德约束,任凭自己成为了无情、暴虐之人。

不知,从景阳冈下的打虎英雄,倘若看到血溅鸳鸯楼滥杀无辜的自己时,该是怎样一副心情。

后来,背负了这么多血债的武松,在孙二娘的提议下扮作了头陀,以逃避法律的制裁。

孙二娘说,这一身头陀的衣服和头骨佛珠是曾经一个路过十字坡的头陀留下的,那头陀已经被孙二娘做成了人肉包子,张青都来不及救。武松穿上之后,张青道:”简直和头陀一模一样,难道是前世有缘?”而后孙二娘又叹了一次”前生注定”。武松听罢哈哈大笑,他这笑,有人听的是潇洒,而有人听的是悲壮。

中国古代名著之中,有两位行者,一位是行者武松,一位是行者悟空。武松和悟空,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外貌、穿着、神力、性格,他们都曾打虎,都曾被狗欺(孙悟空被哮天犬追过)……按照作者创作的时间,应该是悟空借鉴了武松的诸多经历和特点,可能吴承恩对武松,同样是无奈和叹息。

两个字”命运”罢了。

当你发现你身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不过是上天安排好给你的”八十一难”,所有的心酸苦楚,不过是让他尝尽人间得失、知晓情欲之苦,最终穿上这身早就在十字坡等着他的头陀衣服。若不参透便罢,参透之后会对这种人生会有多么失望!

在张都督府中曾经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的武松已经一去不回,当他参悟了这人生的可悲可笑,他再也没有以”打虎者”自居,从此与人介绍自己,他说的都是”行者武松”。

武松:一个被当作圣人的凡人

都说遁入空门,放下一切,方得大自在。而空门规矩众多,人生的大自在,本就不应拘泥于形式之中,更何况是嗜酒如命的武松。

武松却出家了,一直到80岁死去。

他求的不是自在,而是——服命。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