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道州楼田堡(现湖南道县清塘镇楼田村)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其学术思想被称为“上承孔孟,下启程朱”,千百年来影响中华文明甚深。
湖南日报新湖南记者 胡宇芬
壹 三篇短文意旨深,后人以此为家训
距永州道县城西6公里的楼田村,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端午,周敦颐出生在这里的一个书香门第。周敦颐的父亲周辅成中进士后曾任桂岭县令,不久辞职归隐楼田村。周敦颐在这里生活到10多岁父亲去世。家乡、家庭,给了周敦颐最初的精神滋养。最终,他成为“上承孔孟、下启程朱”的理学鼻祖。
长沙的儒家学者黄守愚先生新主编的《湖湘家道·厚德传心》一书中,收录了周敦颐的三篇短文,分别是《爱莲说》《养心亭记》《拙赋》。“和其他先贤比起来,周敦颐留存于世的家教文字很少,这三篇文章并非专为家教所作,周氏后人却多以此三文为家训,文虽短而意旨深。”在黄守愚看来,周敦颐为官时所展现的淋漓尽致的浩然正气、超拔流俗的文化自觉和人格魅力,已经超越了寻常意义上的血缘认同、家教家训,成为后人向往和追寻的精神家园。
说起周敦颐的家教,绕不开他舅舅郑向的影响。
周敦颐父亲过世后,母亲郑氏带着15岁的儿子北上汴京开封,投奔兄长龙图阁大学士郑向。受舅舅学问和为人耳濡目染的时光,是周敦颐受到家庭影响最深远的时期。郑向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他很喜欢外甥周敦颐,把他当自己的儿子看待,为其改名,督促其苦读经史,为他安排婚事,并将封荫子弟的机会给了周敦颐,使他开始了官场生活,直到去世前两年归隐庐山脚下。几十年里,尽管做的主要是地方小官,周敦颐也像舅舅一样始终是清官典范,每到一处就兴学重教,深得百姓爱戴。
贰 操守和格局:如何与上下级相处
一个人如何与上下级相处,很能体现一个人的操守和格局,也是养成一个家庭风气的主基调。周敦颐为官30多年,毫无世俗官气,把权力当作为苍生谋利益、实现人生理想的工具。
周敦颐在南安军司理参军(相当于上等县的副县令)任上时,南安监狱有一囚犯法不当死,但顶头上司王逵非要将囚犯问成死罪。身微言轻的周敦颐据理力争,王逵根本听不进去,周敦颐马上写了一份辞职报告,连同自己的任命书及印信一起呈交王逵,说:“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王逵被镇住了,听从了周敦颐的意见。后来王逵对周敦颐非常信任,推荐给朝廷,周敦颐升任郴县县令。
与包拯齐名的赵抃曾是周敦颐在合州工作的顶头上司。当时有人诬告周敦颐不务正业、沽名钓誉等,赵抃将周敦颐列入“小人”行列冷眼相看。周敦颐既不主动巴结以缓和关系,也不刻意辩解以改变他的看法,更不追究告黑状的人,照常处理公务。几年后周敦颐再次与赵抃在虔州相遇成为工作搭档,通过朝夕相处,赵抃彻底改变了对周敦颐的看法,成了莫逆之交。他不无自愧,主动向朝廷举荐周敦颐。
周敦颐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处理了“杜万石”事件。由于端砚珍贵,制作销售端砚有着巨大的利润空间,时任端州知州杜咨垄断了整个砚石开采、砚台制作与销售,人称“杜万石”,当地百姓对杜咨恨之入骨。周敦颐接到百姓告状后化装到端溪调查,了解到情况属实,奏请朝廷下令:地方官不仅不能参与端砚石的开采,而且自取不得超过二枚。
叁 写诗打发亲友求官办事者
周敦颐做的是小官,为政清廉,为百姓利益得罪过上司,其家产情况如何呢?
黄守愚先生介绍,38岁的周敦颐在南昌做知县时得了一场怪病,昏死过去,一天一夜后才醒过来。当时大家准备给他料理后事,发现他家里就一个破箱子,里面除了几件破衣服和几本旧书,还有他的积蓄——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几百元钱。后来给周敦颐作墓志铭的潘兴嗣目睹了这个过程,也了解他在用钱方面的仗义,说他“奉养至廉,所得俸禄分给宗族,其余以待宾客,不知者以为好名,君处之裕如也”。
周敦颐任郴县县令时,曾给拜他为师的上司、知州李初平讲学,双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友谊。两袖清风的李初平因病去世,家里连办理丧事的钱都不够。周敦颐将后事全部承担下来,亲自护送灵柩回其老家安葬。此后,周敦颐“往来经纪其家,始终不懈”。
亲戚朋友求办事,一般有职有权的人都难于拒绝,周敦颐是如何接招呢?
周敦颐任永州通判的消息传到故里后,同父异母的哥哥周励的儿子仲章到永州看望他,说家里一些亲戚都想请他高抬贵手给个一官半职,周敦颐拒绝了,并在侄儿回乡时特地写了一首《任所寄乡关故旧》,要他带回去传阅,以此堵住乡关故旧的求官之请:“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诗中“事冗不知精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之句与《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样,都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他后来的诗句“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也是异曲同工。
肆 “诚”“俭”“忍”:周氏爱莲家风三要诀
周敦颐有两个儿子周寿、周焘,张泽槐《周敦颐探秘》一书的记载可窥见他们的为人。
长子周寿,在1082年即周敦颐去世9年后中进士,善书法,能诗,曾与黄庭坚为同僚,彼此友善。黄庭坚称周寿“纯粹动金石,清节不污,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次子周焘,1088年即周敦颐去世15年后登第,与苏轼同官,亲如兄弟,唱酬甚多。人称“茂叔有子,良不诬也”。周焘生有三子,其后裔迁居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其中迁徙浙江的一支成为周恩来、鲁迅(周树人)的远祖。
周氏后人总结的治家报国的《周氏家训》,各地字句虽长短不一,但基本内容皆为尊先祖祖训“出污泥而不染”,其中的“规行矩步”“立身厚道”“尊老爱幼”“出仕为宦,官清吏瘦;摄职从政,报国为民”等内容,体现了周敦颐爱莲文化的精髓,教化了历代后人,使后人中为民者“积德、行善、慈爱”,为官者“兴农事、重教化、救良民”。
“诚”“俭”“忍”三字,是《周氏家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传承周氏爱莲家风的三要诀,更是周敦颐后人周恩来持身自律、严肃家风的渊源所在。
伍 从《爱莲说》到《周氏家训》,再到周恩来十条家规
2010年,在周恩来逝世34周年之际,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先生手写本《周氏家训》出版。该书近8000字,11项,核心内容是教化后辈如何做人。周敦颐《爱莲说》以莲喻“廉”,形象地体现了为官之德与为人之德;《周氏家训》说:“俭,美德也。俭可养德,可惜福,可无困穷之忧,可享温饱之乐。故治家以省俭为第一义。治躬亦以俭朴为第一义,与其求人,不如求己。勤而能俭,自能兴家,俭而益勤,自能持久。勤俭二字相需亦相成也。”周恩来的四伯父周贻赓常教育晚辈勤俭、奋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刻苦学习、助人为乐。这些给少年周恩来及周家后代带来了深刻影响。
周恩来一生品德高尚,严于律己,青少年读书时代就在家中大立镜旁贴着手书的警句:“面必净、发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正;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曾制定十条家规:晚辈不得丢下工作专程看望他,只有出差顺路时可以看望;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由他付;在食堂吃饭,有工作的自己买饭票,没有工作的由他代买;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个人生活凡能自己办的事,不要别人代劳;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情况下不要说与他有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对此,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周恩来继承祖训,将勤俭视为“治躬”(自省)第一义,治家第一义,更将勤俭作为治国法宝,“勤俭治家,勤俭建国”。
从周敦颐的《爱莲说》到《周氏家训》,再到周恩来同志的十条家规,是一脉相承的。
采访手记
身教照亮灵魂
胡宇芬
一位千年前的湖湘先贤,一位在逝后140多年才被朝廷封谥褒彰的思想大师,一位仅留下6000多字著述的理学鼻祖,他的齐家之道如何?
在寻找专家解读的过程中,费了一番周折。周敦颐的哲学著作虽然只有2000多字,却因其独创的精深思想开启了宋明理学,成为专家们研究的重中之重。而对其家教方面的研究,囿于史料的缺乏和考证的艰难,鲜有专家涉及。
幸运的是,在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会长、湖南科技学院教授张京华的推荐下,我聆听了长沙著名儒家学者黄守愚先生的研究心得,他刚刚编著了新书《湖湘家道·厚德传心》。原来,“身教重于言传”这个家庭教育的真谛,在周敦颐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现。
身教,对后辈的人生观、价值观润物细无声,也因此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所代表的对高洁品德和独立人格的追求,不仅仅存在于周敦颐的《爱莲说》,更伴随着周敦颐的大半生特别是仕途人生。所幸,历史记载下了一些周敦颐的为官故事,其造福社会的抱负、清廉公正的作风、抱朴守拙的品行,尽管没有写进家戒、家规,也没有挂上联训、匾训,却照亮了周家后代每一颗向善的灵魂。虽然远隔几千里,虽然时隔几百年,都在共同追寻的文化基因中努力修行。
声音
周氏家训概括起来就是“清、正、和”
《爱莲说》里面的一句话,充分体现了周敦颐为人的品格,那就是描写荷花的“中通外直”。当一个人心怀天下,关注苍生百姓的时候,就破除了自己的小我,这是传统儒学教育和理学教育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反过来说,他又克服了自己的贪欲,使得自己的内心世界好像光风霁月一般,光明磊落,考虑自己的事情少了,自己个人的私欲和物欲淡化了,这就形成了“中通”。所以,我觉得“中通外直”相当形象地体现出他的为人品德。
——江西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吴国富
“敬父母、和兄弟、慎交游、禁游惰、禁赌博、勉读书、守法纪,安本分。”这八条家规强调的是在修身上下功夫,做一个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的谦谦君子。周氏家训概括起来,就是“清、正、和”三个字,清就是清廉,正就是正气,和就是和谐。我们家训主要有两大要义,一是立品行,二是要节俭。人无论贫富贵贱,都要修身养性,不为世俗所染,不为功利所惑;而且切记不要暴殄天物,挥霍无度。我们在外工作,家中长辈常会叮嘱:不该拿的别拿、不该贪的别贪。周氏家规有条底线,凡是在廉字上出了差错,就不配做周氏后裔。所以如果周氏后裔在外面当官,贪污腐败被弹劾了,家谱里面就会将他除名。物必先腐,而后虫生;防微杜渐,首在家训。
——江西九江濂溪区周氏后裔、幼儿园园长周秀丽
公元前719年鲁隐公四年,卫国公子州吁纠集党徒袭杀了卫国国君卫桓公姬完,自己登上了国君之位。虽然进入春秋时期之后,屡屡发生弑杀国君上位的事件,但在春秋早期篡位者自身的威望要足够高,可以得到精英集团的信任,否则只能等着被人赶下去。虽说春秋时期已经礼崩乐坏了,但还没彻底崩坏,如果吃相过于难看,也会有人来
2024-11-22 10:32:57陆游,这可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超级大明星!他的一生,那叫一个丰富多彩,绝对能让你大开眼界。咱们先来说说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陆游写诗那可是一绝,堪称“写诗狂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留存下来的就有九千多首!这是什么概念?简直就是一部诗歌的百科全书啊!他的诗题材广泛,啥都能写。有爱国情怀满满的,像“王师
2024-11-22 10:17:31卫国庄公有一个儿子名叫州吁,是庄公的小妾所生,州吁长大后,爱好军事,卫庄公便派他去做军队的将领。上卿石碏(que)听说后便劝谏卫庄公说:“骄奢淫逸,这四种恶习是走上邪路的开始。而这四种恶习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给孩子的宠爱太过。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的人,是很少见的。您如果喜欢自己的儿子
2024-11-22 10:03:16提到陆游,很多人会想到“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的标签。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人说陆游是个“渣男”。说他“渣”,是他与前妻唐婉既已分手6年,在沈园偶遇,竟不顾唐婉已有新夫君、新家庭,挥笔在沈园墙上提下《钗头凤·红酥手》,诉说曾经的痴恋、现在的愁苦。唐婉看到这首词后,忧伤郁积于心。4年后,她又来到沈园,
2024-11-22 09:48:41宋太宗赵光义,作为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公元939-997年,庙号“太宗”,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他的统治时期从公元976年到公元997年,这段时期对大宋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不过作为皇帝赵光义却是充满争议。赵光义的早年生涯赵光义,原名赵匡义,是后来为了避讳皇帝赵匡胤的名字而改的。其与赵匡胤是在后周时期投
2024-11-22 09:33:0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