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活跃在人们眼前最多的面孔一定是张国立,基本上能想到的综艺,张国立都上过一遍。
对于娱乐圈有着一席之地的国立老师来说,上综艺也不过就是打发时间罢了。
在竞技类综艺《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的节目上,张国立自称“奖已经拿遍了”时,霸气言论震惊四座,却也无人反驳。
在首期节目中,把汉奸气质拿捏的稳准狠的张国立,在对手李冰冰面前,丝毫不受影响,两人的完美演绎,堪比神仙打架。
最令人敬佩的是强悍的控场水准,舞台上就连一个举手投足都能拉近角色和观众之间的关系。
这一切其实都得益于张国立老师当导演的沉淀。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1955年1月17日,张国立出生在工人之家。
在那个本就贫穷的年代,一家七口的费用,靠着父亲微薄的薪水根本维持不下去,所以张国立兄弟几人时常都是去做卖报纸的工作。
1963年,在张国立要上学的时候,正巧父亲负责修建西安到陕西韩城的铁路,为了减轻母亲家里的担子,他随着父亲由天津来到了陕西渭南。
看透了儿子心思的父亲,规划着自己的工薪,供着张国立在渭南读了小学和中学。
1972年,16岁的张国立,初中毕业了,碍于家庭的困难,在与父亲进行了一番谈心之后,被安排到了贵州,成了一名铁路工人。
他不埋怨,因为他知道书上有一句话叫:“行行出状元!”
有着如此心态的张国立,对自己的工作一直都是秉承着精益求精的态度,甚至比同期的工人都要好出不止几倍。
枪打出头鸟,随之而来的是同工的冷漠和忽视。
人言可畏,这个未满十八岁的少年终于也忍不住了。
于是张国立又一次掀开了自己奉以为信仰的书籍,并学到了一句:“宽厚之人,必是有宽厚之心。”
将其牢记于心并引以至用的张国立,认识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不善言辞的他开始努力学习普通话,从语言无障碍开始,在严格要求了自己一个月之后,张国立在众人的眼中亲近了几分。
这一次努力,给张国立带来的不止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因为自己的普通话说的好,被破格调到了铁道部的第二工程局文工团。
1974年,在西影厂要拍一部铁路方面的戏,有着深厚铁道经验的张国立被选上了一个角色。
1983年,导演米家山找到文工团领导,拿着张国立的剧照,点名要找张国立。
这对于当时还是一个知名度默默无闻的演员来说,算是打了一剂强心针。
在努力了几个月后,电视剧《弯弯的石径》上映,以黑马之势一举斩获飞天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同年,优秀的张国立被颇具慧眼的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以打欠条的方式挖走,这一次他成了一名话剧演员。
话剧舞台上的高标准,叫人们怀疑着张国立的实力,严以律己的张国立又怎会不珍惜这一次的机会呢?
于是表演当天,在所有人都充满震惊的双眼中,表演完了话剧《流沙》,老练的表现,不出意料的又一次叫其成为了话剧天才。
可世上哪有天才,不过是有一个充满了执念的人生罢了。
之后的时间里,被颁发了二等功的他有如神助一般,一跃成为了四川人艺的金字招牌,揽获了梅花奖在内的各大奖项。
放弃掉的鱼,是选择熊掌的代价
90年代初,北漂的浪潮愈发壮大,张国立和夫人邓婕一番商量过后,踏上了这一条充满挑战的路。
在北京,高物价的生活一度叫他们支付不起,他们也没有后悔过,因为张国立常说:“努力的人生没有后悔,奋斗的青春当属骄阳。”
张国立每天都游走在各种剧组间,不断的试戏,不断被拒绝,很长时间没有收入。
1991年,将近一年无业的时间里,终于接到了《编辑部的故事》这一部大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这部剧虽然很火,但张国立本人还是没有知名度。
备受打击的张国立,为了生活,联系起了米家山学导戏。
在老友的帮助下,完成了从场务到联合导演之间的身份转换。
几年过去,逐渐小有名气的张国立,被北影厂点名执导了电影《闯入者》。
这份来自大工厂的信任让张国立更加严格认真,电影上映后,可观的票房,和广受好评的张国立团队完成了名利双收。
演艺圈失利,导演圈得意的张国立,萌生了不再演戏专心致力于导演的想法,甚至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但人算不如天算,1994年,《宰相刘罗锅》中,乾隆的角色找到了张国立,张国立为表决心,一连拒绝了三次导演,但张子恩导演的不折不挠,动摇了张国立的决心。
遵从于内心表演的欲望,结果便是成就了张国立乾隆专业户,自此名声大噪。
之后的张国立,没有大众印象中那种“成名后的彷徨和迷茫”,反而是带着在影视圈里做演员和做导演之间摸爬滚打的敏如嗅觉,依旧致力于自己喜爱的影视行业。
无须扬鞭自奋蹄,会当击水三千里
1996年,张国立开始向影视圈进军,凭借着他随和的性格、敏锐的头脑,在圈中赢得了很多机会。
作为商人的邓建国在看过张国立演的《宰相刘罗锅》后,两人一拍即合,搭伙开启了张国立的制片人时代。
就这样,《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电视剧开拍了,这部剧播出后,可算是影视圈里的一个闪电霹雳。
在两岸三地受欢迎的程度堪比惊天地泣鬼神,也是让投资方狠狠的赚了一笔。
当时的张国立却是在亏钱演戏,为了拍好戏,张国立把自己的片酬搭进去不止还自掏腰包拍摄,依旧乐此不疲。
在《康熙微服私访记》的4部剧集拍摄期间,张国立不仅是制片人,主演之一,到了后期还兼职做了导演。
就是这样的一个系列剧,成就了张国立的事业,也叫他对影视项目的运作经验日渐丰富。
在2005年,张国立曾经创立的小小工作室,正式转型成为“国立常升影视公司”。
彼时,曾和张国立一起创立过公司的冯小刚已经加入了华谊兄弟,并致力于电影拍摄,张国立却将视角转向了公司的经营。
将自己看的十分清楚的张国立,将自己“国立常升”的锐意创新提升到了投资,不仅致力于高品质电视剧的制作发行,更将影视投资深入到电影领域。
流水不争先,只争滔滔不绝
2008年,张国立把公司的触角伸向了电影投资领域,宁浩作为潜力十足的电影导演,在拍摄《疯狂的赛车》时,得到了张国立的青睐。
这部低成本,有内容、有意义的国产电影,为张国立的公司带来了上亿元的票房收入。
之后张国立继续与宁浩导演合作,投拍其新作中国第一部西部公路片——《无人区》,并参与投资中影集团建国六十周年献礼巨制——《建国大业》。
张国立的理念就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投资需谨慎!”
在张国立为数不多导演的电影中,《第601个电话》具备着商业电影的优点和温情电影应该拥有的动情之处。
这部小成本电影,定位准确、投资合理,故事新颖浅显,通俗而贴近大众。
同时不乏明星加盟,对观众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后来张国立再也不执导电影,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如今在节目上能欣赏到张国立飙戏的同时,还能亲身感受到国立老师参与的瞬间,这对观众们来说不正是弥补遗憾的机会吗?
张国立始终能保持着游刃有余,从未树立过什么敌人,这与他身份的多样性和做人的智慧、厚道密不可分。
张国立老师的标签应该是“大智如愚!”
这样的张国立,能在当年冯小刚和张艺谋的强势围攻下分得一杯羹也就不为奇了。
孟尝君,名叫田文,曾经做过齐国国相,是齐国最有势力的贵族,和魏无忌、赵胜、黄歇并称“战国四公子”。孟尝君非常有钱,且仗义疏财,喜欢招揽天下人才,以壮大自己的实力。据说他门下养了三千食客,可这些食客大多是些滥竽充数、欺世盗名之徒,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其中最出名的两位食客就是成语“鸡鸣狗盗”的主人,他俩
2025-02-06 01:22:00说到大清十二位帝王,那是各有各的特色,撩妹达人乾小四,工作机器大胖橘,但要论功绩而言,无人可与康熙争锋,康熙一生有何功绩?凭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康熙 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大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自出生以来,拿的就是天选之子的剧本,一路死爹死妈死老婆,他8岁登基在位61年,是
2025-02-06 00:56:14康熙帝画像一、三征噶尔丹康熙帝安抚蒙古各部,三征噶尔丹,打击准噶尔部,又进军西藏,尊崇达赖喇嘛,挫败分裂势力,将新疆、西藏牢牢的控制在中国版图里。二、收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由于郑氏效忠明朝,不断侵扰沿海地区。康熙帝命施琅为水师提督,澎湖海战大展神威,一举收复台湾,统一全国。收复
2025-02-06 00:35:35康熙的治国能力、战争规划能力很好,但你要说他的战役指挥能力也很强,算千古一帝,那就很让人绷不住了。至少李世民和朱棣等人会很不服气,因为在他们眼中,康熙的战役水平也就是“坐小孩那桌”。康熙一生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在于他没有亲自指挥过一场战役,你说他和噶尔丹亲自PK过,那是你电视剧看多了。历史上的康熙远征
2025-02-06 00:33:22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也叫做食客。
2025-02-06 00:08:1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