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名人 >

钱学森简介及资料(缅怀为国奉献的科学家钱学森)

62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4 14:32:18    

今天是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逝世13周年。2009年的今天,钱老抱着对祖国无限的热爱而逝世,享年98岁。这位誓死也要效忠自己的祖国的知识分子,曾被美国海军部副部长放狠话称“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秘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宁可把这个家伙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他冲破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国家的国防事业,孜孜以求地工作,终身无悔。

一、为了能报效祖国,他受了很大的折磨和漫长的等待

旧中国积贫积弱,勤奋聪明的钱学森于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喜讯传到美国,时年38岁的钱学森兴奋得彻夜难眠。科学研究可以跨越国界,但他笃信的,是科学家要报效自己的祖国。为了能回到祖国去,他受到麦卡锡主义的排斥和折磨,失去了工作,经受了折磨。

先是遭受了无理的拘禁,探照灯24小时对准他,不让他得到片刻休息,15天的非人折磨,使他体重暴跌,甚至一度推动了语言能力。被保释出狱后,39岁的他开始了长达5年的软禁生活,没了工作,宝贵的学术资料被没收,不能自由参加活动。对于这样一位年轻富有才华的科学家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打击。

他不灰心,瞅了机会,在一张香烟纸上写了求助信,这封信,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辗转到了周总理的手里,在这封信里,他的赤子之情,跃然纸上,他写道:

“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念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

经过谈判,钱学森于1955年10月8日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

二、坚信我们中国人一定行

在国防工业项目的论证上,陈赓大将曾请教他我们中国搞导弹行不行,钱学森的回答是:“怎么不行?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

1956年10月,由钱学森受命组建的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55岁的他作为试验总技术负责人。他参与并见证了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解决了远距离投送能力的关键问题。

由于钱学森的毅然回国,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发,至少向前推进20年。使新中国的国家安全提升了一个量级。

三、心系国家未来的能源前途

钱学森还富有远见。1992年,时年81岁的他写信给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提出我国汽车工业应跳出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入新能源阶段。这是考虑到了我国的能源结构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并就我们搞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和条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离92年到现在,已经有30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回过头来,钱老在1992年所提出的构想:“我们决不应再等待,要立即制订蓄电池能源的汽车计划,迎头赶上,力争后来居上!”现在看来,钱老是多么有战略眼光!

钱学森曾说:“人民说我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就是最高奖赏。”

永远缅怀钱学森,始终要有报国心;一生勤勉为人民,无愧做我华夏人。

相关文章

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经历与卓越社会贡献的传世之帝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一说陇西狄道,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

2025-05-24 00:51:42

信陵君窃符救赵,擅杀大将晋鄙,幕后操纵者竟是个看城门的老头?

公元前257年的一天深夜,魏王的寝殿内,宠妾如姬正在急切地寻找虎符,而魏王已经醉倒在了床榻上。如姬冒如此大险,只因受信陵君所托,盗取虎符,带军解赵国邯郸之围。信陵君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是当时魏国国君魏安釐王的弟弟,因封地是信陵,所以世人称其为信陵君。他与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

2025-05-24 00:22:43

战国后期,三位将领曾大败秦军,他们分别是谁?

在战国后期,尤其是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山东六国除非抱团,否则难以和强大的秦国相抗衡。换而言之,此时的秦国已经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了。不过,在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赐死了白起,而精锐的秦军,也出现了较大的损耗。因此,以下三位将领依然取得了战胜秦军的成绩。但是,这三人的结局,同样令人叹息。一、信陵君魏

2025-05-23 00:24:56

窃符救赵的故事为何大受推崇?

侯嬴自刎侯嬴的人生终局比开场亮相还要精彩,遗憾的是它已经无关于国家大事,所以《资治通鉴》只字未提。在《史记》的记载里,当信陵君虎符到手,准备出发去晋鄙军营的时候,侯嬴有一段临别赠言,说自己本该跟公子一道,但年老了,就不拖公子后腿了,自此一别,自己会数着日子,当估算到公子抵达晋鄙军营的那天,自己会面向

2025-05-23 00:18:56

浅谈唐太宗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成就

李世民前言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姓李,名世,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魏州(今河北大名东)。李世民是大唐帝国的创始人、唐太宗。在历史上,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极盛时期,当时的唐朝在世界上是很有影响力的,疆域也是最大的。登基之后,积极进取,开疆拓土;为百姓考虑,轻徭薄赋;

2025-05-22 01:19:5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