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逝世13周年。2009年的今天,钱老抱着对祖国无限的热爱而逝世,享年98岁。这位誓死也要效忠自己的祖国的知识分子,曾被美国海军部副部长放狠话称“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秘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宁可把这个家伙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他冲破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国家的国防事业,孜孜以求地工作,终身无悔。
旧中国积贫积弱,勤奋聪明的钱学森于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喜讯传到美国,时年38岁的钱学森兴奋得彻夜难眠。科学研究可以跨越国界,但他笃信的,是科学家要报效自己的祖国。为了能回到祖国去,他受到麦卡锡主义的排斥和折磨,失去了工作,经受了折磨。
先是遭受了无理的拘禁,探照灯24小时对准他,不让他得到片刻休息,15天的非人折磨,使他体重暴跌,甚至一度推动了语言能力。被保释出狱后,39岁的他开始了长达5年的软禁生活,没了工作,宝贵的学术资料被没收,不能自由参加活动。对于这样一位年轻富有才华的科学家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打击。
他不灰心,瞅了机会,在一张香烟纸上写了求助信,这封信,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辗转到了周总理的手里,在这封信里,他的赤子之情,跃然纸上,他写道:
“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念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
经过谈判,钱学森于1955年10月8日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
在国防工业项目的论证上,陈赓大将曾请教他我们中国搞导弹行不行,钱学森的回答是:“怎么不行?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
1956年10月,由钱学森受命组建的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55岁的他作为试验总技术负责人。他参与并见证了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解决了远距离投送能力的关键问题。
由于钱学森的毅然回国,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发,至少向前推进20年。使新中国的国家安全提升了一个量级。
钱学森还富有远见。1992年,时年81岁的他写信给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提出我国汽车工业应跳出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入新能源阶段。这是考虑到了我国的能源结构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并就我们搞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和条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离92年到现在,已经有30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回过头来,钱老在1992年所提出的构想:“我们决不应再等待,要立即制订蓄电池能源的汽车计划,迎头赶上,力争后来居上!”现在看来,钱老是多么有战略眼光!
钱学森曾说:“人民说我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就是最高奖赏。”
永远缅怀钱学森,始终要有报国心;一生勤勉为人民,无愧做我华夏人。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