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清朝时期的皇帝,说到清朝很多人会认为清朝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朝代,确实,清朝的经济没有以前所有朝代的好,而且,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是清朝的第十位皇帝,而且据说当时清朝道光皇帝的继位还有争议,那么,道光帝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
道光帝即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出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即公元1782年9月16日,去世于道光三十年,即公元1850年2月25日。道光帝原名爱新觉罗·绵宁,登基之后改为爱新觉罗·旻宁,他是嘉庆帝的次子,其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因为嘉庆帝的长子早夭,道光皇帝是事实上的嫡长子。他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
乾隆五十六年,十岁的道光帝跟随乾隆打猎获鹿,乾隆帝大喜,赐黄马褂、花翎。嘉庆元年,道光帝大婚,娶满洲镶黄旗布彦达赉之女钮祜禄氏。嘉庆四年,被秘密立为皇储。嘉庆十三年,原配嫡福晋钮钴禄氏薨,继娶佟佳氏为嫡福晋。公元1820年继位,改元道光。
嘉庆帝期间,清朝的朝政已经开始颓败,嘉庆帝为了挽回颓势,做了一系列的努力。比如推行维新,整顿朝纲,清算贪官,要求官员大小事务都要据实已报等等。可是尽管嘉庆帝为此不遗余力,可是最终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个问题。所以到了道光帝期间的时候,清朝的国力已经日益衰弱。道光帝和其父亲嘉庆帝一样,为了挽回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他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等等。
道光帝提倡节俭到了什么地步呢?作为一个皇帝,富有天下,但自己的裤子破了,道光帝都没有丢掉,而是打了补丁,继续用。所以由此可见,道光帝想要挽回清朝颓势的决心。可惜他作为一个帝王资质不高,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在历史进程的潮流下,清朝注定一步步走向颓势,与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学历史的时候应该了解到,中西方之间的差异,最根本的就是制度上的。西方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东方是落后的封建主义制度,若不进行彻底的变革,东方不可能战胜西方。而作为清朝的当权者,作为封建制度的最大受益人,道光不可能彻底改变制度,所以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败给西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也是鸦片战争中,清朝败的那么彻底,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协议的根本原因。
对清朝历史稍微有点了解的都知道,嘉庆皇帝去世,实际上是有些争议的。因为去世突然,所以历来有很多种说法。比如被雷电劈死等,稀奇古怪的死法。虽然这些说法,即为离奇,但嘉庆皇帝去世突然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他的突然猝死,道光帝的继位受到了一些争议。
《清史稿·托津传》记载:“仁宗崩于热河避暑山庄,事山仓猝,托津偕大学士戴均元,手启宝盒,奉宣宗即位。”
《清史稿·戴均元传》也记载:“扈从热河,甫驻跸,帝不豫,向夕大渐。戴均元,乾隆进士,官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均元与大学士托津督内侍检御箧,得小金盒,启,宣示御书立宣宗为皇太子,奉嗣尊位,然后发丧。”
《清宣宗实录》也记戴:“仁宗疾大渐,召御前大臣赛冲阿、索特纳木多布斋,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卢荫溥、文孚,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和世泰,公启鐍匣,宣示御书: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卯初,立皇太子(旻宁)朱谕一纸。戌刻,仁宗崩……扈从诸臣,遵奉朱笔遗旨,请上即正尊位。上号恸仆地,良久方起。”
几个史料都有一些疑问,因此道光帝的继位是存在争议的。毕竟依据祖制,嘉庆帝去世后,应派大臣急驰北京,到乾清宫取下正大光明匾后的秘密立储敕书,但是,当时并没有这样做。而宗室宗亲也对其继位,持犹豫态度,最后还是皇太后懿旨,才给了道光帝登基强有力的支持。“今哀遘升遐,嗣位尤为重大。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现随行在,自当上膺付托,抚驭黎元。但恐仓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素所深知。为此特降懿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以慰大行皇帝在天之灵,以顺天下臣民之望。”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