彘(zhì),豕也,即家畜猪。人彘就是把正常人变成猪的一种极其残忍的酷刑,主要做法是这样的:首先,先把四肢砍掉,挖出眼珠,把铜水注入耳朵里,使其失聪;其次,用喑药灌进喉咙,割去舌头,破坏声带,使其不能言语;最后,扔进茅坑里,让其痛苦地死去。
提起人彘,后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戚夫人。刘邦死后,吕后将戚夫人砍断手脚、毒哑熏聋,制成人彘,还让汉惠帝刘盈去观看,结果汉惠帝吓得直接病倒。《汉书》中描述了很清楚,“帝视而问之,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以如此残忍的方式对待戚夫人,吕后在两千年间被视为蛇蝎女人,手段狠毒无情。
吕后真的如此歹毒吗?现代人在看历史故事时,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用现代价值观想当然地认为古人也应该要这样做,结果忽视了真实的历史。吕后的生平经历诠释了一点,男人成功后,很容易抛弃糟糠之妻,即便皇帝也是如此。历史专家直接毫不客气地说,“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完全是活该。”无论专家和吕后,给出的原因都是一致的,“咎由自取”。
刘邦当了皇帝后,越看吕后越不顺眼,而吕后也因多年的辛劳,不复当年的容颜。就在此时,戚夫人来到了刘邦的身边,她年轻漂亮,又擅长跳舞,很快就生下了刘如意。在戚夫人的枕边风影响下,刘邦看刘如意越顺眼,认为刘如意最像他。
《史记·吕太后本纪》里记载,“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吕后陪伴刘邦一路奋斗,对他不离不弃,刘邦取得江山后怎么做的呢?
不仅对自己不闻不问,而且还要改立太子,是可忍孰不可忍!戚夫人千不该万不该参入夺嫡的政治斗争当中,从决定参与那一刻起,这就是一条九死一生的道路。刘邦去世后,戚夫人让后人真正了解了何为自作孽不可活的道理。
刘邦这边一死,那边刘盈登基,是为汉惠帝。吕后则成为了吕太后,开始了临朝称制,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戚夫人软禁在永巷,让她舂米。戚夫人根本不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她一边舂米一边唱着《舂歌》(即《戚夫人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这是《舂歌》的内容,吕后听到后勃然大怒,戚夫人竟然还不死心,还希望儿子能起兵造反来救出自己。吕后直接来了个斩草除根,先毒杀刘如意,后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参考资料:《汉书》、《史记·吕太后本纪》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