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国民党上将胡琏简介(于淮海战役中逃逸,1977年病逝,葬于澎湖列岛)

19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22 09:40:20    

可能大家都多多少少了解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又被蒋介石极为宠爱的西北王胡宗南,那么也一定知道蒋介石最喜欢就是任用同乡之人,所以他的手下多为浙江人士。

然而胡宗南却是其中最受宠爱的一位,1924年,胡宗南报考黄埔军校,从此开始从军生涯,一生经历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内战、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曾经带兵打入革命圣地延安。

国民党上将胡琏,于淮海战役中逃逸,1977年病逝,葬于澎湖列岛

胡琏

再谈起他的军事指挥理论实力,胡宗南于1936年4月在黄埔军校成为国民党陆军中的第一个军长,在国民党兵败飞逃台湾之时,胡宗南是第一个跨入将军行列、也是唯一一个在离开大陆以前获得第三颗将星的人。

那么可见胡宗南可称得上“天下门生第一人”有所缘由,然而其野心勃勃、胸无大略、不辨恶善、狂妄自大,抗战时避居西北拥兵称王(于是有西北王之说)军事作战最终一败涂地。

后来1936年7月9日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提问周总理怎样评价胡宗南,周总理用这样一句话回答的:“蒋介石手下最能干的指挥官恐怕要算胡宗南了。”

国民党上将胡琏,于淮海战役中逃逸,1977年病逝,葬于澎湖列岛

胡琏

然而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国民党军中却流传这样一个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那么这个金门王又是何许人也,这个人就是胡琏,与胡宗南并称为“二胡”(此二胡并非乐器,我个人认为虽然胡宗南比胡琏军事指挥作战能力差,也许因为胡琏是陕西华县(今陕西华州)人,疑心重重的蒋介石便更看重同乡的胡宗南。

胡琏在抗日战争中被任命为第11师师长,并且在鄂西保卫战中坚守石牌要塞,此战胜利保证鄂西大捷,所以胡琏便顺理成章地荣获“青天白日勋章”。

国民党上将胡琏,于淮海战役中逃逸,1977年病逝,葬于澎湖列岛

胡琏

解放战争中,胡琏曾率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参加内战。解放后到台湾,曾参加金门海战,于是便有着“金门王”的称号。

虽然得知胡琏这“金门王”之称,仍不理解胡琏究竟哪一点比胡宗南强。胡琏原名为胡从禄,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1926年10月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至1930年,随第十八军参加蒋桂战争、蒋冯战争及中原大战,由于其胆识过人,骁勇善战所以才会步步高升,所以胡琏于1944年8月升任18军军长,后又升任第12集团军副司令。

国民党上将胡琏,于淮海战役中逃逸,1977年病逝,葬于澎湖列岛

胡琏

在抗日战争中1937年淞沪会战之际,胡琏曾组织敢死队以集束手榴弹炸毁日军坦克,组织机枪火力网封锁日军前进通道,一昼夜成功抵御日军十几次进攻。

称其“猛如虎”绝不为过,而且其有勇有谋,在1938年6月胡琏以计谋成功配合海军特种部队炸沉日军舰船六十余艘,然而其没有胡宗南那样狂妄自大,而且自古骄兵必败,可能就是这一点被认为比胡宗南强的原因之一。是可谓“猛虎”那么其“狡如狐”又是怎么回事,这得谈起他从我军包围圈中曾4次成功脱逃谈起。

国民党上将胡琏,于淮海战役中逃逸,1977年病逝,葬于澎湖列岛

胡琏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5月,国民党把18军整编为11师,胡琏任命为师长,其率军多次在中原战场上给中原野战军带来很多麻烦,所以我军与他所指挥的11师交锋成为必然。

1946年9月其率国民党军第5军和整编第11师与余部,连陷定陶、菏泽、东明等城。9月下旬又继续东犯,我方为给予重击开始了巨野之战。刘伯承元帅设下了口袋阵,直等胡琏入我彀中,以包围式和节节抵抗、节节后退战术欲一举歼灭,可惜胡琏借大雨之势狡猾行动使我方失去一举歼灭的时机,胡琏先是以主力军正面对抗并逐步缩团,又把其他军队靠拢过来,成为一个“刺猬”,于是第一次我军没能逮住他;

1948年3月我方趁胡琏兵团正自漯河东进商水,进攻中原野战军刘邓主力之际发起洛阳战役以稳固并扩大解放地区,4月刘伯承元帅于驻马店以西和南阳中山区再次布网,胡琏察觉后派先遣军前行,以征粮为诱,得以再次成功脱逃;

国民党上将胡琏,于淮海战役中逃逸,1977年病逝,葬于澎湖列岛

胡宗南

1948年6月刘伯承元帅以中野第1、第3纵队包抄其两翼,胡琏立刻后撤蔡县城,成功与敌其他部队互为犄角,再次逃脱,此时刘伯承感叹道“这个胡琏,真是猛如虎、狡如狐啊!

8月,刘伯承元帅以铁口袋欲擒胡琏,胡琏再次以刺猬反食蛇的战法鼓舞斗志,可惜我方军队部署了铁口袋,无奈黄维和胡琏分开逃跑,黄维被捕而胡琏第4次脱逃,由此可见胡琏的确“狡如狐”。但是这支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部队最终在淮海战场所没落,但胡琏所乘着时机冲出了重围,打到了南京。

解放战争顺利结束后,胡琏随同蒋介石逃亡到了台湾,开始了“金门作战”。1972年,胡琏晋升陆军一级上将。

相比于淮海战役中其他被俘的国民党将领而言,我不知道侥幸出逃的胡琏,他的余生又当如何评价?1977年,胡琏因病在台北逝世,其尸体以海葬的形式安葬到了澎湖列岛海域之内,实现了其后半生“魂护台澎”的遗愿。

相关文章

魏延与张郃三次对决,谁才是三国真正的武将之王?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

如果刘备为魏主、孙权为蜀主、曹操为吴主,三国会发展成怎样?

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

乐羊灭亡中山国以后......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

霍光:鲜为人知的铁血人物,历史上第一个斩首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