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简介(为何会在“朋友妻”家中,被戴笠团伙谋杀?)

20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24 09:40:15    

王亚樵的名头有很多:铁血锄奸团团长,斧头帮帮主,民国第一杀手等等。王亚樵的名号,是令无数政界要员闻风丧胆的存在,这些政要里包括蒋介石等。也因此,王亚樵还是上海王杜月笙唯一惧怕的对手。

开篇前,先来讲讲铁血锄奸团,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爱国志士自发组成的抗日组织。铁血锄奸团的组织分布全国各地,上海、扬州、及山东等地均有组织成员。汉奸卖国贼听到这个名字,无不闻风丧胆。

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杀手王亚樵并不是五大三粗的模样,相反,王亚樵身材瘦弱,长相文弱,喜欢戴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文有礼、文质彬彬。

但就在这样一副外表下,却潜藏着一颗好勇狠斗的灵魂。

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为何会在“朋友妻”家中,被戴笠团伙谋杀?

王亚樵


王亚樵不畏权贵,他的死亡名单里,几乎无一例外全是当今政要。1923年,王亚樵设计刺杀了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1931年,王亚樵刺杀民国财政部长宋子文,虽未成功,但令宋子文从此留下巨大心理阴影。1935年,王亚樵刺杀汪精卫,汪精卫险些当场丧命,多年后因毒子弹毒发身亡……

近代史上有名的暗杀行动,几乎无一例外都与王亚樵有关。此外,他还策划了两次对蒋介石的秘密暗杀,也是这两次暗杀,让蒋介石一提到王亚樵就假牙发酸。

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王亚樵眼见无数革命志士丧命,更是发誓:誓死与蒋介石对抗到底。王亚樵继续谋划刺蒋行动同时,大肆发动反蒋演说,并组织各地反蒋人士联合反蒋。

这些行为,渐渐让王亚樵与拜把子兄弟,蒋介石心腹时任军统特务头子的戴笠产生嫌隙。王亚樵与戴笠,早年是义结金兰的兄弟,王亚樵重兄弟情义,所以,在戴笠与他政见完全分立时,王亚樵也始终未曾侧眼看戴笠。

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为何会在“朋友妻”家中,被戴笠团伙谋杀?

戴笠与王亚樵

但戴笠对王亚樵却并非如此,最初与王亚樵结拜,戴笠就是出于利益考虑。所以,当两人立场相悖时,戴笠已然决心与王亚樵决裂。

王亚樵放话:誓与蒋介石对抗到底时,蒋介石也立下誓言:不惜一切代价,追杀王亚樵。

随后,蒋介石派出军统戴笠领导追杀行动,蒋介石觉得:戴笠是最熟悉王亚樵的人,也只有他能杀掉王亚樵。

蒋介石的推断是完全正确的,戴笠是王亚樵一手扶持起来的兄弟,他对王亚樵的了解,胜过任何人。


但王亚樵何等聪明,几次交手下来,王亚樵都成功逃脱。最终,戴笠决定智取,他找到的突破口是一个叫余婉君的女子。

余婉君,铁血锄奸团成员余立奎的小妾。1935年11月1日,王亚樵策划刺杀汪精卫,事发后逃往广西梧州,军统特务戴笠旋即以绑票的方式将王亚樵的部下余立奎从香港抓到南京,关进了监狱,余立奎誓不叛变。戴笠等人找到余立奎的小妾余婉君,以重金收买。

戴笠企图通过余婉君将王亚樵引出来,而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戴笠知道,王亚樵与余婉君这位“朋友妻”,早年曾经有过一段不能言说的感情。王亚樵重情义,兄弟情义加上男女情义,因此,戴笠料定,只要余婉君向王亚樵求助,王亚樵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为何会在“朋友妻”家中,被戴笠团伙谋杀?

王亚樵与铁血锄奸团成员

于是乎,1936年10月间,余婉君突然由香港来到梧州,对王亚樵说:我们在香港生活困难,所以只能开梧州投靠你。

10月20日,拿了军统重金的余婉君,依照军统特务的安排,以要事为由请王亚樵去她家商谈,不知情的王亚樵只身前往。

王亚樵到死也没想到的是,王亚樵到达余婉君住处时,军统的十几个特务已埋伏在余婉君的房中。

等到王亚樵一进门,特务就立即向他撒了一把石灰,王亚樵双眼被迷,但仍坚持同特务搏斗。最终,王亚樵身中五枪,被刺三刀,当场死亡。特务又残忍的用刀将王亚樵的脸皮剥去。在撤退途中,为了灭口,又将余婉君杀死。

王亚樵惨死在敌人的枪下后,几位老友不顾一切帮他收尸,并将他安葬在了梧州倪庄。与其说王亚樵死于轻敌,或是死于美人计,不如说他是死于重情重义,倘若,王亚樵在和戴笠决裂后果断除掉戴笠,又或者,他不在亡命时分还想着帮助情人,大概会是另一番结局吧。有人说,如果多给王亚樵几年时间,或许,中国历史会被改写…..

毛主席评价王亚樵: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相关文章

战国美男子邹忌为何要装疯卖傻度过后半生

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在他的从官生涯里,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臣民积极进谏,他主张修订法律,严格执法,从此齐国走上富强。邹忌(网络图)齐威王求贤若渴,邹忌抓住机会,通过将君臣关系比作鼓琴奏乐,获得齐威王赏识,被封为

2025-08-09 12:19:02

平原君杀妾留客,是重友轻色,这是礼贤下士?

平原君家的高楼靠近一户老百姓家。这家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的美妾看到这情景,就哈哈大笑起来。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门来,请求道:“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不远千里来这里,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鄙视姬妾啊。我不幸有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讥笑我,我希望得到讥笑我的人的脑袋。

2025-08-09 11:50:24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