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学家伏尔泰是一个“中国迷”,在他一生的作品中,有不少都是借鉴了中国文化的元素,尤其是一部由《赵氏孤儿》所改编的戏剧,更是在法国大为著名。至于其改编行为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完全与他的创作理念有关。伏尔泰的这句话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曾经涌现出一批泰斗级大师,其中就包括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的伏尔泰。伏尔泰原名叫做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是18世纪时期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伏尔泰的一生,一直为“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而奋斗,同时也撰写了许多著作,用于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其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等。
伏尔泰所生活的时代,正值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前夕。对于法国统治阶级专政的蛮横,伏尔泰早已厌倦不已,与此同时,在英国考察了英国资本主义阶级革命的他,开始倾向于民主,他坚定地认为,只有民主,才会让法国走向更加辉煌的道路。
伏尔泰曾说过一句名言,叫做“世界的历史起源于中国”,正是这样一句话,体现了他睁眼看世界的格局,同时也表明其自身对于古老的华夏文明的接纳与包容。伏尔泰的思想过于先进,对于当时麻木的法国人并未形成太大的影响力,以至于他的“改变世风”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思想的禁锢,来自于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在法国皇家内部,他们以麻痹的方式欺骗底层民众,自己却醉心于享乐之中。在如此观念之下,社会道德体系开始迅速崩塌,人们也开始形成了唯利是图的利己观念,整个法国之内弥漫着一股奢侈浮夸之风。正是因为如此,伏尔泰决定以华夏儒家的精神理念唤醒世人,令社会体系迅速回至常态,经过反复筛选,他最终找到了中国著名的历史故事——《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曾被太史公记载于作品《史记》之中。《赵氏孤儿》讲述的是,在晋国晋景公时期,以赵盾为首的赵氏家族控制着朝内的大权,但是晋景公本人却崇信奸臣屠岸贾,二人合谋铲除了赵氏家族,令其满门皆灭,只留下一位怀孕的赵庄姬。
赵氏家族中的家臣程婴与公孙杵臼二人,为了能够保住赵氏血脉,一人舍子、一人舍命,最终将前来搜查的屠岸贾欺骗,含辛茹苦在山中将赵氏孤儿赵武养大,并顺利回到宫中为家族复仇,不仅诛灭了屠岸贾,而且还令赵氏家族再次兴旺发达,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赵氏孤儿》作为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曾被各种戏曲形式所吸收,演绎出一幕幕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在整个故事之中,主角程婴为了能够保住主人的血脉,忍痛将自己的孩子献出,用“调包计”换来了希望,并在欺骗屠岸贾之时,背上了忘恩负义的骂名。与此同时,公孙杵臼不惜以性命为饵诱屠岸贾受骗,诠释了忠义之士一生最执着追求的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之中,一直崇信“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内核,生命固然只有一次,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牺牲生命而取忠义之道,却是一种被人称道的追求。在程婴与公孙杵臼的允诺中,二人都在尽全力保存赵氏骨血,相互之间也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即使在赵氏孤儿大仇得报之时,年迈的程婴也并未享受胜利果实,而是选择了自尽,因为他急于去地下与公孙杵臼和赵盾相会,完成自己“言必行,行必果”的誓约。
伏尔泰所看中的,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国人高尚的道德观念,因为在他看来,这无异于是现代社会的最终理想目标。故此在伏尔泰的笔下,一部名叫《中国孤儿》的话剧就此产生,并在1755年8月20日开始在巴黎各大戏院正式上演,可谓是盛况空前。
《中国孤儿》的出现,受到了底层民众以及贵族阶级的欢迎,同时也影响了国外剧作家的创作方式。在此之后,英国的谐剧作家默非根据伏尔泰的剧本进行改写,编著了一部英国版的《中国孤儿》,于伦敦地区上演之后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由此可见,“守信重诺”与“自我牺牲”并非是一隅之间,而是全世界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一种值得所有人肯定的美好品德。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起初的崛起都是靠“裙带关系”,卫家前后出的这两位大将军都是私生子。但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要更加幸运一点,他出生后一年,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回宫中。次年,卫子夫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怀有身孕,被封为夫人。卫青也九死一生、因祸得福摆脱了“骑奴”的身份,成为了建章监和侍中,跟随在汉武
2025-09-14 01:58:16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