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杜月笙简介(一生挥金如土,上海民间盛传其富可敌国,如今可排名多少?)

19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8-10 10:00:22    

引言

清代初期,一些从事漕运水手工作的普通百姓为保卫自身利益,不受官府压迫,纷纷开始秘密结社,壮大己身。

据史料记载,雍正年间曾有一帮社成员大江南北皆有分布,且数量日益增多,命名为粮船帮。随着清末水上运输业的不断繁盛,该帮受众达到数万人,势力迅速发展。不久之后,粮船帮系分裂,其中一支改名为青帮。民国时期,上海等沿海城市受西方列强侵略影响,成为龙蛇混杂,三教九流频出的复杂地带,杜月笙抓住时机应运而出,一度成为上海青帮的大头目。

杜月笙一生挥金如土,上海民间盛传其富可敌国,如今可排名多少?

▲杜月笙旧照

杜月笙,1888年出生于江苏省川江厅一个普通家庭。四岁时,父母相继去世,杜月笙由舅父养育长大。十岁时,杜月笙进入上海青帮龙头的黄金荣公馆,负责黄金荣旗下的烟馆、赌场等地。1925年,杜月笙担任上海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主席,不久又创立中华共进会,成为和黄金荣、张啸林并列的上海滩“青帮三大亨”之一。

杜月笙一生挥金如土,上海民间盛传其富可敌国,如今可排名多少?

▲上海法租界近照

作为青帮头目,杜月笙靠着自己的狠劲与拼劲集聚了大量财富。聪明的杜月笙在兵荒马乱时期并没有只依靠帮派势力攫取利益,他用金钱铺就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将当时国民政府的要员全部贿赂于网内,甚至带兵征战的国军高级将领也对杜月笙礼让三分。当时上海滩盛传,杜月笙富可敌国,人称“地下皇帝”。作为上海滩最有钱的人物之一,杜月笙究竟有多少钱呢?

杜月笙一生挥金如土,上海民间盛传其富可敌国,如今可排名多少?

▲抗日战争飞机轰炸油画场景复原

清末时期,整个上海没有一辆汽车。到了民国二年(公元1912年),上海滩登记在册的汽车大约有1400辆,仅杜月笙名下就多达9辆。事实上,杜月笙的奢华富贵之处不仅体现在汽车数量上,他还拥有一辆车牌号为7777的雪佛兰轿车,风光无限。抗日战争爆发后,杜月笙从美国科蒂斯莱特处订购了120架军用飞机赠予国民政府,而当时,政府所拥有的飞机数量也不过30架,可见杜月笙的财力之雄厚。正是因为杜月笙的捐赠,我国空军才能在日后的抗日战场上博得一席之地。

杜月笙一生挥金如土,上海民间盛传其富可敌国,如今可排名多少?

▲杜月笙为筹措军费四处奔波旧照

杜月笙即使有帮派背景,政府官员支持,恐怕也没有如此多的钱吧,他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民国时期国家虽然混乱不堪,却也给杜月笙滋生出一个发大财的好土壤。杜月笙利用自己帮派的身份和许多商人合伙开办银行,且创办轮船公司、面粉厂、缫丝厂等众多实业性产业。光他创办的三鑫公司,每年营业额就达到3万银元,他每年收的保护费大概就有100万银元。同时期,鲁迅先生曾以3700块银元在北京买了一个三进三出的四合院,相比之下,可见杜月笙拥有的财富之巨。

杜月笙一生挥金如土,上海民间盛传其富可敌国,如今可排名多少?

▲“淞沪会战”油画场景复原

杜月笙纵横政商两界,深深明白国家形势对于商人的重要性,因此他多次向国民政府捐献物力财力。早在“淞沪会战”时期,杜月笙就专门成立了为国民革命十九军筹措军饷经费的组织,总计筹得900万两银元,其中有一半都是他自己捐赠的。1943年,抗日战争进行到高潮时期,杜月笙带头筹措大量资金解决重庆政府物资短缺的问题。1946年,江苏地区受战乱影响导致流民四起,国民政府无力安置,杜月笙挺身而出,向国民政府捐献10亿用于救助。

杜月笙一生挥金如土,上海民间盛传其富可敌国,如今可排名多少?

▲中央财政部长宋子文旧照

正是由于杜月笙的仗义疏财,他在政府里面才会有许多好朋友,中央财政部长宋子文、军统局长戴笠都是杜家的座上宾。杜月笙对待政府要员十分友好,对待普通朋友也十分仗义。他统领上海地下势力数十年,很多人都曾向杜月笙借过钱,由于朝局动荡,借钱人有很多都没有及时归还,但杜月笙在晚年病重,穷困潦倒之际却吩咐人将所有借条一把火烧掉,从不派人追讨,可见其人之大度气节。

杜月笙一生挥金如土,上海民间盛传其富可敌国,如今可排名多少?

▲杜公馆近照

曾拥有巨额财富的杜月笙按现今财产估算,他是怎样的水平呢?杜月笙名下9辆轿车,按照当时汽车稀有度,每辆轿车都有今天劳斯莱斯、宾利的经济价值,9辆车价值加起来应该在6000万左右。其名下住宅无数,仅将位于上海的杜公馆折算,就可以估价3亿元。杜月笙还藏有数量众多的珍宝,光金条就有数千根,按照一根“大黄鱼”金条折合现在金价,每根就值10万元,数千根价值接近一个亿。可以说,将杜月笙的所有财富放在今天,他至少是排名前10的巨富。

结语

“是梦匆匆,几度烟雨黄,往事终消亡。”杜月笙身为一代枭雄,在为人处事及性格特征方面确实有可取之处。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也应一路披荆斩棘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幸福而奋发向前。

参考资料:

《岁月风云之上海皇帝》《大上海》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