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这是地贼星鼓上蚤时迁在梁山的最终排名。
平心而论,倒数第二,实在委屈了“特工之王”时迁。如果真正落实宋江“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的排名指导思想,时迁排进梁山前40名都不为过。然而,梁山终究只是一个论出身、排资历、凭背景、看长相的世俗之地。贼眉鼠眼的鸡鸣狗盗之徒,终究还是难登梁山的大雅之堂。时迁,特工工作干得再出色,也只能委屈委屈了。
但是,更让人扼腕的是,征辽国、平田虎、灭王庆、擒方腊,南征北战的时迁没有死在厮杀的战场,最后却倒在了功成名就的前夜。
梁山石碣排位之前,时迁就利用超强的特工能力,屡建奇功。
在连环马一役,时迁将偷盗的本领发挥到极致。他临危受命,神不知鬼不觉取来雁翎圈金甲,骗得徐宁上梁山教使钩镰枪,为击败呼延灼立下头功。
在攻打大名府一役,时迁又展现了心细如发和潜入敌后的能力。他先是明确指出花瓶兄弟孔明、孔亮演技的破绽,随后如约火烧翠云楼,引起城中混乱,为梁山攻破大名府创造了充足的外部条件。
在打破曾头市一役,时迁又出色完成了收集情报的任务。他潜入曾头市,将对方的军事部署、要塞陷坑都摸得一清二楚,为吴用提供了最准确的参考情报,也为打破曾头市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基础。
受招安后,时迁随梁山大军东征西讨,凭借出神入化的特工能力屡立战功。
征辽时,时迁与石秀潜入蓟州城,藏身宝严寺。两人在城中放起三把大火,直接制造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和混乱场面,辽国大郡蓟州由此而破。
征田虎时,时迁又与石秀搭档,混入盖州城,放火为号,里应外合,助宋江一举拿下田虎重镇盖州。
征方腊时,时迁编入卢俊义一部。面对独松关、昱岭关两处险要卡口,宋军久攻不下,损失惨重。时迁不惧艰险,都是趁月黑风高摸上关放火放炮,卢俊义才得以拿下这两处军事要地。
飞檐走壁的身手、心细如发的应变、情报收集的准确、悄无声息的潜伏,这就是梁山的“特工之王”——时迁。
任劳任怨的时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在战争的夹缝中艰难存活了下来,然而就在功成名就之时,命运却和时迁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生死自有天定。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留下满腔遗憾。而时迁却是“出师已捷身也死”,更让读者为之叹息。
在水浒原著第119回中,宋江平定方腊,大军从杭州启程回京封官受赏,而超级特工时迁,却突然“感搅肠痧而死”,结束了自己坎坷又传奇的一生。
那么,害死时迁的“搅肠痧”,到底是个什么病呢?
关于“搅肠痧”,中、西医存在两种不同看法。
《医宗己任篇·霍乱》中就写道:“有干霍乱者,俗名斑痧,又名搅肠痧。吐泻不见,面色青冷,腹中绞痛,乃阴阳错乱最恶之候。”此病的症状就是想吐不吐、想泻不泻,腹中绞痛。中医认为此病是感受天地邪恶污秽之气所致,这倒也符合时迁掘坟盗墓的经历。
西医则认为此病病因有寄生虫、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
当然,时迁的“搅肠痧”,在神医安道全眼里也许只是小菜一碟。假如时迁能活到现在,那更是小病一桩,绝不会白白丢了性命。但是,在中国的文化思想中,鸡鸣狗盗终究只是不入流的下三滥,此类人君子不屑、道德有损,很难善终。况且《水浒传》归根结底还是一部小说,本质就是给人以喜怒哀乐,我们也就不要过于为憋屈的时迁过多纠结了。
赵武灵王的谥号可能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因为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前面的武是美谥,而后面的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从这个谥号就能看出后世赵君在评价他的时候内心有多复杂。作为战国最为杰出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绝对是同时代的另类。在秦国日益崛起,其他诸侯不得不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却在琢磨如果打击秦国!不
2025-09-06 11:21:43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秦赵长平之战的秦军最高统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安君白起,而战后的坑杀几十万赵军也成为白起最大的一次“人屠”。但奇怪的是,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秦国从一开始就对赵国的战略决战来准备
2025-09-06 09:52:28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