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诗骨是谁(一代诗骨陈子昂的那些传奇)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7 15:47:43    


陈子昂(661-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射洪县)人。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彰显了唐时推崇的“汉魏风骨”,被誉为一代“诗骨”。

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为富裕,这造成了他轻财好施、慷慨任侠的性格。他属于浪子回头式人物,后来发奋攻读,博览群书。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士,任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勇猛直率,直言敢谏。当时武则天当政,任用酷吏,滥杀无辜,陈子昂不畏强权,屡次上书。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羌人,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686年),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亲病逝。在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对他横加迫害,最后冤死于狱中。

陈子昂一生里最富有传奇的事迹,发生在他第二次参加京试期间。

唐代的进士考试,卷子不密封,考官除了看考生的卷子外还要看他的名气,更重要的是看是否有达官贵人的推荐。因此参加进士考试,首先就要在长安出名,使自己的诗文让一些有名望的人知道。那如何才能“暴得大名”呢?

唐高宗末年,陈子昂在长安街头踟蹰徘徊,偶然见有人捧胡琴求售,索价高昂。其实,这个卖琴的人说不定就与陈子昂一样,抱有成名的渴望。达官贵人、文人骚客,争相传看,由于价格离谱,却无人敢于下手。陈子昂看了琴之后,二话没说,倾囊便把琴买下。围观者啧啧称奇,陈子昂觉得差不多了,大声道:“我生平擅长演奏这种乐器,只恨未得焦桐,今见此琴绝佳,千金又何足惜。”众人异口同声道:“愿洗耳恭听雅奏。”陈子昂说:“敬请诸位明日到宣阳里寒舍来。”

第二天,果然宾客满座。在酒酣耳热之际,他手捧昨天新买来的琴说:“我陈某虽无二谢(谢脁、谢灵运)、渊明之才,也有屈(原)、贾(谊)之志,自蜀至京,携诗文百轴,奔走长安,到处呈献,竟不为人知。弹琴,我虽擅长,恐污尊耳。”说罢举琴就摔,“哗啦”一声,把琴摔得粉碎,在众人目瞪口呆之下,他才把自己的诗文遍赠宾客。众人愈以为奇,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摔千金,此人必是豪贵、奇人,奇人所作,必为奇诗奇文,不观也知其妙。”于是争相传诵。一日之内,子昂诗名满京华。其中“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之句,使人赞不绝口。

不久,陈子昂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赏识。他的诗是唐代革新派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

糖画起源于四川,民间又称“糖影儿”“糖饼儿”。顾名思义,糖画就是以糖汁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是广泛流传于巴山蜀水、备受老百姓喜爱的民间工艺食品。相传它是在古代“糖丞相”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这一民间工艺在四川主要流行于成都市、新都、双流、金堂、温江、郫县、都江堰市、彭县、绵阳及自贡、泸州、重庆、乐山、内江等地。

相传陈子昂在家乡时很喜欢吃黄糖(粗蔗糖)。不过他的吃法却与众不同。首先是将糖熔化,清洁光滑的桌面上倒铸成各种小动物及各种花卉图案。待凝固后拿在手上,一面赏玩一面食用,自觉十分有趣。

后来陈子昂到京城长安游学求官,因初到京师人地两生,只做了一个小吏。闲暇无事时便用从家乡带去的黄糖如法炮制,以度闲暇。一天,陈子昂正在赏玩自己的糖画。谁知宫中太监带着小太子路过,小太子看见了陈子昂手中的小动物,便吵着要。太监问明了这些小动物是用糖作的时候,便要了几个给太子,欢欢喜喜回宫去了。谁知回宫后小太子将糖吃完了,哭着吵着还要,惊动了皇上,太监只好上前如实回禀。皇上听完原委,立即下诏宣陈子昂进宫,并要他当场表演。

陈子昂便将带去的黄糖熔化,在光洁的桌面上倒了一枚铜钱,用一支竹筷粘上送到小太子手中,小太子立即破涕为笑。皇上心中一高兴,脱口说出“糖饼(儿)”两字,这就是“糖饼(儿)”这一名称的由来。由此陈子昂便得到了升迁,官至“右拾遗”。唐朝及后来朝代设置的小官,分左、右拾遗——咨询建议官员,字面意思是捡起皇帝的遗漏(政策失误),相当于当代的监察兼助理机构。左右拾遗为正八品官职,除了元代,汉族统治者朝代皆以左为大,右为小。所以左拾遗比右拾遗大一些(元代以右为大)。后来,陈子昂解衣归里后,为了纪念皇上的恩遇,同时也因闲居无聊,便收了几个徒弟传授此技。这些徒弟又传徒弟,并将它传向四方。有的干脆以此为业,走村串乡做起“糖饼儿”生意来。这“糖饼儿”生意虽小,但因曾得到过皇帝的赏识,所以生意十分兴隆,学的人越来越多,并代代相传,这一技艺从此就流传下来。


相关文章

石碏不护恶子

卫庄公有三个几子,长子仁义,次子知礼,只有小儿子州吁为人骄纵。州吁是庄公的爱妾所生,所以庄公十分溺爱他,对他的所作所为不管不问。卫国的大夫石碏为人正直,看不惯州吁的所作所为,经常劝说庄公管教其子。庄公不听。石碏有一个儿子叫石厚,从小就和州吁混在一起,为所欲为,经常做坏事。石碏知道后,便严厉地责骂他,

2024-11-23 11:00:10

解读《石碏大义灭亲》背后的真相

有句话叫做“虎毒不食子”,为什么石碏会杀死自己的儿子呢?今天让我们来仔细品读一下《左传》之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春秋时期,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的妹妹为妻,名叫庄姜。庄姜长得很美,卫国人特地为她作了一首诗叫《硕人》。但是庄姜没有生孩子,后来卫庄公又娶了一个陈国女子,名叫厉妫。厉妫生下一子孝伯,可惜孝伯又夭

2024-11-23 10:45:31

仕途不得意,爱情不得意,长寿的陆游一生都不得意

历史上的陆游,是个非常长寿的诗人,85岁!可你别以为他生活顺遂才如此长寿,他的一生,非常不得意!心有所爱,却不能长相守,又被迫娶了别人;胸怀壮志,却仕途坎坷,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让我们推开这扇历史的门,看看陆游漫长却悲哀的生平。陆游这长寿的一生,很是悲催。但简单来说,基本用三首诗就可以概括

2024-11-23 10:31:26

大义灭亲的典故:卫大夫石碏

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石厚说:“我父亲当年在朝廷里人人敬佩,主公要是把他老人家请出来,与共国政,您的君位也就稳了。”州吁想着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支持他,或许比打仗有用,就命石厚取白璧一双,白粟五百钟,请石碏入朝议事,石碏

2024-11-23 10:16:23

风流千古“钗头凤”——爱国诗人陆游侠骨柔情的一面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秋谁堪仲伯间。岁月如流,功名似梦。一片豪情雄心,化做无限感伤悲愤。一代文豪陆游,一生宦海浮沉,天资慷慨,独以为国复仇雪耻为己任。早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一首“钗头凤”成为一时佳话,千古

2024-11-23 09:46:5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